移风易俗,南方一些宴庆习俗在逐步改变

      移风易俗,南方一些宴庆习俗在逐步改变。

     楼下有人办喜事,16岁志庆,从昨天开始,一早就放炮竹了。福建的南安晋江石狮一些地方有此习俗,泉州市区少见点。志庆照例是要放炮、烧金纸、摆酒宴。闽南的酒宴多,除了常见的红白事、风俗节日,还有一些当地才有的节日:佛生日、普度日、尾牙等等。

500

     老家鄱北的枧田街、侯家岗也有类似风俗,但办的十岁酒,也没有象闽南这样还要烧金纸。老家烧纸就供二种:先人先祖,菩萨仙家。老母在世时,初一十五,都要在观音象前点香烧纸。闽南人是初二十六烧香烧纸,供财神土地。办十岁酒,田畈街、碧山就少见。

     广东的潮汕也有类似习俗,那次印象特别深,请老祖(巡太公):如同抬轿子那样,把老祖的牌位从宗祠家庙中请出来,年轻力壮的抬着,后面跟着一队人吹拉弹唱,村里面转一圈,家家摆酒吃花茶,那花茶,多种款式,挺好吃,挺入口。

     粤西的茂名湛江,有个吃年历的风俗,也是比较隆重,早年攀比之风有些盛行。大多是开年后的第一个月,也有的是在中秋时节,每个村每个姓节日时间不同,以前如此攀比,比那家做了多少桌席,比来了多少人,比酒席做得如何丰盛,数那家最有人气、最阔气!

      三年疫情防控以来,移风易俗,这种风气改变了许多,攀比吃喝之风也没有那么重了。政府要求一切从简,不要超过几桌。攀比嘛,化钱多、浪费多。喝多了酒,容易出事。来的客都是一个村里的亲戚朋友,路上耍酒疯打架,那那不好啦!

       疫情解封之后,农村酒席又多起来了。以前在外地买房,少有人回老家办酒的,但今年村里面,好几个在外面买了房,也要回老家办酒。

      农村的一些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涉及到习惯,也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农村消费低,平常没什么支出,支出大事最主要就是做房子、红白事,至于教育医疗开支不在这里讨论。许多人兼职专职从事相关职业,烟酒、菜食、烟花炮竹是大项,人工费用也是大项:执事佬、厨官、帮工佬、腰鼓队、地师风水师、道士等等。附近那些建材店、百货店、菜贩子、烟花炮竹店等等,就盼着有人做房子、办酒席呢,越热闹越好啊,越攀比越好啊!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