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观感——味道有点怪

  任何文学艺术无外乎都要表现人的情感,电影当然也不例外,而作为表现人的艺术,最难的还是对人物的内心的把握(刻画),所谓画人画面难画骨。

  记得小时候写一篇记述好人好事的记叙文,老师给了句让我至今也做不到的评语:如果能描写出主人公做好事的思想源泉就好了。

  我自己为什么做好事太多时候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曾试图捋清楚:有时候是想受表扬,有时候是想讨好别人,有时候是条件反射……捋到最后还是乱,怎么能知道别人做好事时是怎么想的呢?猜?推理?编?都不太对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看了电影《我本是高山》之后这个问题又困扰了我。对于女主人公的内心我们只能去根据影片提供的线索去猜测,信仰也好支撑也罢甚至表现的有点像病态的偏执或执念,也许编导要的就是这种懵懵懂懂的似是而非的效果吧,包括取景的选择也很杂乱,还有显得刮躁的同期录音……都是有意为之的吧;编导要的就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女主角形象而故意对张老师进行了“矮化”——不是渡人之后成佛的菩萨,也不是解放全人类而最后解放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徒,而只是“这一个”人:痴迷《红梅赞》的歌声,痛苦(一身病痛)劳累(拼命工作)的时候总是想念已经逝去的丈夫,要把这波山里的女孩子送出大山送进大学送到远方……

  有网友从政治角度看这部电影,指出了诸多问题。我想还是不求全责备的好吧,学校师生们齐心协力竖起被狂风暴雨摧倒的旗杆重新升起国旗的一组镜头虽然有点怪怪的,隐喻的似乎是“自然的风雨不管你是什么旗帜,而她是师生们重新竖起的旗帜”,但它起码明确地告诉观众:这个学校是中国的学校,在为中国教书育人。还有张老师从始至终佩戴在左胸的党徽,虽然我没有看到一个特写镜头,但也让观众实实在在地知道她是位共产党员。而这样的叙事手法,避免了说教的嫌疑而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吧。这也应该能算是政治正确了吧。

  总之这部电影的味道有些怪怪的,这也是编导有意追求的风格吧。好比一个厨师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当然好,弄出一道怪味菜来让大家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吧。

  写于2023年11月30日夜。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