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持续的农业,是时候“归去来兮”了

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写下《归去来兮辞》,表达他回家耕田,复归自然的决心。这个决定之所以被中国人铭记千古,是因为他指出了两个贯穿人类历史的问题:一、人类为了求生,总要面对自然和人工的矛盾,二、农业是沟通人与自然的纽带

如今农业已经不是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模样,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使物质条件空前丰富的同时,也使自然和人工的矛盾空前尖锐。大众的认知,要么对陌生的技术心怀恐惧,反对“科技和狠活”,要么盲目相信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绝对正确,认为“环保都是小清新”。然而两极化的观点,本身就是对农业和自然规律的片面认识所致。

500

我们猫盟的玉米田 ©杰哥

人类与自然并不是相对立的关系,而在今天,陶渊明所指出的“人工”与“自然”的两难问题,越发需要一个“两全”的处方。

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千百年来,虽然人类吃的东西还是五谷六畜,但其背后的农业生产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培育、推广高产粮食品种和农作技术的一系列活动,让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大增。也就是“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活人无数,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进步,但也埋下了隐患。

500

绿色革命推广的不仅有高产品种、农机、灌溉技术、农药化肥等高新技术产物,还有大规模生产单一品种的生产模式 图片来源:pixabay

一方面,依赖高新技术,在短时间内提高产量的农作方式,往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过于巨大,难以为继。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农业占了三分之一。开发植被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98%都源于热带地区的农垦。除了二氧化碳,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还有牲畜养殖和稻田释放的甲烷、施肥释放的一氧化二氮等。

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但土地耕作的面积并没有减少,而且土地退化的问题更加严重,据可持续食物系统国际专家组2016年的数据,现在全球有9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中度退化。

过去50年间,人工进行灌溉的耕地面积翻倍了。灌溉技术让产量大增的同时,也在透支环境资源。如今全球的水位下降,有约70%是灌溉的原因(每年约2800立方千米)。灌溉水中的矿物质,还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5年的数据,世界盐碱土地的总面积为3.97亿公顷。

过去50年肥料的使用量增长了约500%。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水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还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高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对于穷人来说,这些东西的价格会变得越来越难承担,而他们往往是最需要粮食的。

500

豹乡田的种植规划图,混杂种植多种作物能够限制虫害的影响 ©蓓蓓

另一方面,当今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化学家克鲁岑(Paul Crutzen)曾说,当今人类对于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十分巨大,如今的地质时代可称为人类世(Anthropocene)。

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巨大呢?如今田地和牧场占据了地球上约38%的非冰冻土地,全球可开垦为农田的土地已被开垦了47%,每年人类还要砍伐500~1000万公顷的森林。人类种植的庄稼,占植物总生物量的约2%。人类活动使得野生哺乳动物的生物量从2亿吨下降到4千万吨,而家畜的生物量达到了6.3亿吨(其中4.2亿吨是牛)。顺便一提,人的总生物量是3.9亿吨。

500

这个图展示了全球各种哺乳类的生物量,棕红色是家畜,黄色是人,绿色是陆地野生动物,蓝色是海洋野生动物。可以看到,家畜、人的生物量占了大多数,海洋野生动物和陆地野生动物相比显得很小 图片来源:visualcapitalist

这可以说是一个改造自然的巨大成就,但也是巨大的隐患。如今人类在地球上,就像胖子乘着澡盆渡海,地位岌岌可危。

“自然”对民生至关重要

陶渊明喜爱自然环境是出于其美学价值,但如今我们已知道,自然在各个方面支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各种生存和生活必需的资源,称为生态服务。生态服务“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各方面的人类生活,我们往往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注意不到其存在。

1985~2005年间新开垦的耕地,约80%都是在热带开垦的。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热带森林不仅是吸收温室气体、储存碳的“大户”,还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很多是经济作物或者药物的重要基因库(关于开垦土地对于环境的影响,你可以看不久前青峰讲过的这篇文章《低效开垦耕地,竟然能让15年退耕还林的成果前功尽弃?》)。

也就是说,自然植被的作用并不只是好看。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不只是诗人的多愁善感,而是一个可能造成实实在在的巨大损失,需要权衡利弊的问题。

看过了国家层面上的宏大问题,我们还可以看一个很“小”的例子:榴莲。

在马来半岛的Tiomen岛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当地的榴莲高度依赖小狐蝠Pteropus hypomelanus和长舌果蝠Eonucteris spelaea授粉。蝙蝠在夜间活动,只舔花蜜,不伤害花朵,当地还有很多动物,却都不能满足全部这些条件,所以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的一个,可能并不引人注目,却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这项研究还指出,最高的榴莲树有25米,人工授粉既困难又危险,而且即使人工授粉,座果率也很低。

500

东加里曼丹开垦森林种植的油棕榈田,一方面热带地区砍伐森林来发展农业,另一方面这里的农业生产又依赖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 ©European Space Agency / Wikimedia

中国的榴莲市场占到全球榴莲市场的91%,w,要依赖自然授粉者的“劳动”。往大了说,在所有农作物的总产值里,动物传粉的贡献占到了9.5%。然而,栖息地破坏、杀虫剂的使用和农作物品种单一化,正使授粉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所以这个问题说小也不小。

许多生态服务的价值,都表现在如此细微、人类难以察觉的地方,甚至有人会傲慢地认为,我们可以单靠人工的力量,满足我们舒适生活的一切需求。实际上农田始终都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人与生态环境不是相悖的两端,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体。

500

田地之中的白枕鹤 ©大好

“返自然”是救星吗?

陶渊明把“自然”当成治愈人性的良方。但在今天看来,“自然”也许也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出路。

如今地球上约1/7的人口面临着食物短缺或者慢性营养不良。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96亿,到时候需要粮食产量增加70%。同时我们又要面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服务的难题。

500

虽然绿色革命已经大大推广了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模式,仍然有六成的食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户农业 图片来源:pixabay

乔纳森·福利(Jonathan A. Foley)等人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列出了未来农业需要实现的四大环境目标:一、土地开发和耕种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至少八成,二、减少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的损失,三、减少不可持续的水位下降,四、逐步减少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在这个新的阶段,如果一味把“人工”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单靠开发就能解决粮食问题,例如单单开垦土地来增大产量。结果可能是恰得其反。福利还提到,1985~2005年间,美国粮农组织记录的174种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了28%,其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功劳只占2.8%,不算多,而且新开垦的土地很多粮食产量低,碳排量大,可以说得不偿失。

500

图片中央高一些的是西双版纳勐仑镇的一片热带雨林,周围矮的是橡胶林。这一小块原生林由于宗教原因被保留下来。©王宁

所以我们必然要寻找新解法。今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未来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为此,需要采取健全轮作休耕制度、保护黑土地、农业节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措施。

500

滴灌不仅更加节水,也能减小土地发生盐碱化的可能 ©ICRISAT / Flickr

虽然人类追求生态环境和食物产量两全的尝试还不成熟,但也已经看到了一些成果:欧阳志云团队的论文提到,在农田之间保留天然林,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让作物产量上升最多20%。美国一项为期三十年的研究显示,采用有机方法耕种的农田,对恶劣气候的抗性更强,有机玉米田在干旱年份产量甚至还超过普通玉米田。

也许陶渊明所面对的,自然与人工的两难,未来的我们能够拿出新的答案。但正如归隐躬耕的陶渊明一样,这个答案必然存在于农田之上,存在于人类与自然最深刻最广大的联系之上。

参考文献

[1] Foley J A, Ramankutty N, Brauman K A, et al. Solutions for a cultivated planet[J]. Nature, 2011, 478(7369): 337-342.

[2] Aziz S A, Clements G R, McConkey K R, et al. Pollination by the locally endangered island flying fox (Pteropus hypomelanus) enhances fruit production of th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durian (Durio zibethinus)[J].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7, 7(21): 8670-8684.

[3] IPES-Food.2016. From uniformity to diversity: a paradigm shift from industrial agriculture to diversified agroecologic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o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4] Greenspoon L, Krieger E, Sender R, et al. The global biomass of wild mammal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120(10): e220489212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