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钢铁产品中的“明珠”
前几天,看见有人发文,说又有一家生产0.15毫米厚度的手撕钢问世,称之为“明珠”,并宣称这种产品“价比黄金”云云。在此我也聊点钢铁产品中的若干皎皎者。
新闻报导中的超薄手撕不锈钢确实是好东西,据说目前0.015毫米厚度的手撕钢已禁止出口,这当然算是明珠。但是说价比黄金,这就过于夸张了。虽然据说这个产品可在达到100万元一吨,但是比起黄金的价格还是差得太远,至少有数百公里的差距吧。
其实按该文的标准,在国内钢铁行业中称得上“明珠”的产品,可谓比比皆是。
比如说航母甲板用钢,全国仅有鞍钢一家生产,世界也没几家能够生产。这个航母甲板用钢比大型邮轮上的任何材料的研制都难得多。这个你要说是明珠,当然可以。
再比如说LNG船用的殷瓦钢,全国仅有宝武特钢(就是原来的上钢五厂的基础)生产,全世界唯二(法国还有一家)。这个算做明珠当然也可以。这个殷瓦钢也是比大型邮轮上的任何材料的研发及生产的难度都大。
不过航母甲板用钢以及殷瓦钢等,虽然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市场需求量还是有限的。那么技术难度大并且用量也大的钢铁产品有哪些呢?业内人士肯定首推冷轧硅钢片(冷轧电工钢),特别是冷轧薄型取向硅钢片。其技术含量之高,用途之广,应是业内公认的。
国内这个产品的启动是文革后期进行的。当年国家在武钢建设从西德引进的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一米七轧机时,一并引进了西德的冷轧硅钢片的技术。以后宝钢也从日本新日铁公司引进生产,算是国内第二家。当时业内的说法是,这种冷轧硅钢片是钢铁产品中“皇冠上的宝石”,是世界级钢企的最高技术机密等等。真是令人高山仰止啊。然而现在呢,国内能生产的大厂已是若干,并且质量一流,量大管够。并且也根本用不着什么技术引进,大厂们自己鼓捣鼓捣就解决问题了。
由于我们国家冷轧电工钢突破了技术与生产的瓶颈, 使得我们用电装备的体积缩小,电损降低,产生的效益是一个天量的数字,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这个,应该算是一颗明珠,而且是份量很重的明珠。
还可以举出其它一些例子,在此不一一赘述。
由此说到明珠现象,归根到底,主要还是我们国家实实在在地在进步之中,产业不断由低端向高端进军中,不断有新突破,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于是“明珠”纷纷出现,“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目不暇接,昨日之明珠不断被今日之明珠代替。
——这是一种好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