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引美投共的阶梯已铺好,和平演变美国的大旗已举起

这一次见面很多人觉得具体结果偏少了,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就不重要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主要的含金量在于:这是一场表态极其明确立场极其鲜明的交流,展现了近乎不计前嫌的极为大度的邀请美国平等共治的态度,表现出“大道理管着小道理”式的高度战略自信和乐观主义。在有权势的有识之士看来,这种大度,自信和乐观可能是超预期的,也是美国难以比拟的。

大家可以看一看讲话,其情真挚感人,其理春风化雨。看来不仅亲俄是真心的,亲美也可以是。我一直期盼的中美俄共治格局在我方似乎是没有根本障碍了。从完成美国投共大业的角度看,基本可以确定未来十年内就是投共黄金期。再往后投共,虽然中国大概率也接受,但美国大概率遇不上如此天恩浩荡了。

有人会说,这一次展现出来的仅仅是彻底平等共治的大门已经敞开,还没有到邀请投共这一步。明面上的确如此。但只要美国各方势力愿意在彻底平等基础上共治并把这个局面维持下去,几乎必然会走向渐进投共。道理也很简单。共治着共治着这边的分量越来越重,而双方的利益由于共治已经裹挟太紧,谁要退出或者拒绝都比较困难。至于说斗争,这不是已经斗过好几轮了吗?有些人斗不动了,有些人也不想斗了。那最后不就自然而然导向渐进投共了吗?一开始可能美国势力没有想着投共,过程中也未必意识到自己投共,但温水煮青蛙若干年后回头看,还真就投共了。大家想想一想马斯克,如果标准不是太严的话他基本上现在已经是一个投共分子了,其历程不就是这样的吗?

很多人设想的美国投共可能是在一次世纪大谈判之后完成,背景可能是美国实在觉得撑不住了。关于这种前景,我以前也讲过很多写过很多。但历史完全可能走另一条路,即没有一个明确的投共节点,而是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把大事情分解成上百上千个小步骤,点滴累积而成。

我估计在有所缓和之后民间确实会比官方走得更快一些,但官方也应该跟上。拜登和特朗普期间,我对美国官方累积出较大实质性进展不抱太大希望。但他们在二零二八之后肯定是要被替代掉的,和平演变美国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这一次就是在美国举大旗。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希望。举旗本身是个务虚的事,但举起来了就是大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