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讲平淡故事的电影方面,多数情况都差点意思

【本文来自《张桂梅原型电影惹争议,“六公主”再发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两部周末刷到的影片。都算是体现当事国主流价值观的。

一部美国电影《伴你高飞》,1996年上映,真人真事改编。真实原型人物威廉·丽仕曼,从1985年起,他亲自从幼鸟培养了12只加拿大鹅(大雁)。当小鸟破壳而出时,会把看到的第一个生物认为是自己的父母。于是威廉·丽仕曼就成了这群鹅的家长,人们给他取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外号“鹅爸”。1988年他成功驾驶超轻型飞机引领这群鹅从加拿大飞到美国南部,此后的几十年,他又多次抚育培养多种鸟类完成长途迁徙。电影改编增加了一个13岁女儿的角色,由她来养大雁,最后和发明家老爸一起用轻型飞机带领长大的大雁飞回栖息地。

一部日本电影《横道世之介》,2013年上映。一部让你容易回忆起青春的电影,一部违反电影原理的电影。没有任何戏剧冲突。没有复杂的多角恋情,没有苦恋后被发好人卡,没有富家千金和穷小子之间的种种磨难。朴实的友情,内敛的暗恋,纯净的爱情。主人公35岁时在地铁站救人时身亡。按电影中人物回忆主人公时说的,“现在想来,光是认识横道这个人就觉得是赚到了”。

这两部电影都没什么太强戏剧冲突,就是平淡无奇地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介绍这两部电影视频的评论里,一片类似感慨:我们的电影为什么讲不出这样感人的故事呢!查了下豆瓣,分别是8.9和8.8分。显然“打动”了电影希望打动的人群。毫无疑问,这样影片除了故事本身,其隐含带来的相应社会背景也会令人“向往”,因为他们这么好地歌颂了这样的事和人,他们的社会氛围该是如何“温暖”啊...若谈价值导向,无疑它们都很成功。

相应的,我们在讲平淡故事的电影方面,多数情况都差点意思。《你好,李焕英》可能是少数成功例子。电影作为娱乐业,我们投入期间的有才华和真诚的从业者可能还是太少了。

张老师是好人。但个人感觉,现在就拍成电影还是有点仓促了...作为电影,剧本打磨是否足够是个问题。现阶段,有新闻报道、纪录片一类就足够了;电影,好像不是这样用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