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真是一种……很神奇的群体。
“皇汉”真是一种……神奇的群体。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其实挺可怜他们的,因为他们实在是生错时代了,在现代中国社会,个人的民族意识会慢慢消退,逐步让步于国家公民意识。这是个不可逆的趋势。
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民族”这个概念是受什么影响最大的?或者说什么因素最能塑造一个“民族”?
我的观点是“地理”。越是多山或荒原, 越是交通不便,越是对外商贸和文化交流困难,其生活方式和文化就越容易固化,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一套风格。
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云南一个省有26个独有少数民族,也解释了巴尔干半岛和伊比利亚其实也不算大,但法兰西,德意志地区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但巴尔干和西班牙就是办不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推论,假设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的进步,打破了地域限制和信息交流的阻碍,使得商品与文化交流的成本极为自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除非人为的煽动民族仇恨,不然人们的民族意识是否会逐渐淡化直至统一呢?
我认为基本可以,因为不论什么民族,你想要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其生活方式就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并最终导致民族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有人会拿犹太人举例,但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保持极强的民族色彩,恰恰是因为犹太人通过严苛的宗教律法,部分甚至完全隔绝了现代生活和物质享受,其中极端代表哈瑞迪,这帮人不只是拒绝现代生活,更是完全不参与现代生产劳动,也就在他们身上犹太人的民族色彩最为浓烈。而世俗化的犹太人,其民族意识就不会那么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犹太人不在服从严苛的犹太习俗,有犹太人甚至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
而在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云南年轻一代感受最深,无论你是纳西族还是独龙族,是普米族还是保安族,是回,是白,是怒,是苗,是佤都没关系,到了大城市里打工,大家一样挤公交地铁上下班,一样拿起手机点外卖刷视频,一样去咖啡馆摆拍去健身房撸铁,生活方式不会有太大差别。这一点不仅针对少数民族,也同样针对不同地域生活习惯曾经完全不同的汉族。
最终当现代化的劳动与生活普及到每一个地域,我们彼此间的相同多于不同,民族这个概念也将逐渐变为一个模糊遥远的回忆,像我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将来就只是“身份证上的少数民族”,大家一起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皇汉”这个群体就显得,格外的,小丑。
且不提他们那套标榜自身优越感的理论有没有科学依据,在这种民族同化趋势已不可逆的情况下,你居然跳出来主动强调民族差异,宣扬种族优越论,刺激民族对立与仇恨,我甚至在外网上见过要求种族灭绝的。在现代社会?
这……真是太TM小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