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很清真?东南亚抵制以色列运动的明潮暗涌
节选自台湾媒体联合报(11月15日),作者:巫文滔、李政豪
以色列轰炸加沙以来,印尼与马来西亚网络掀起抵制热潮,拒绝消费支持过以色列的品牌。
印尼
东南亚社群平台流传着许多国际品牌清单,据闻这些品牌曾支持以色列,因此遭到许多穆斯林社群抵制,做为声援加沙和巴勒斯坦的一部分。
过去一个月来,愈来愈多印尼穆斯林在消费时,会查看相关产品有没有在抵制名单上。“我要抵制以色列产品。”一位33岁家庭主妇说,她自豪地展示了要避免的商品和品牌清单,从海飞丝、品客薯片、肯德基到麦当劳等等。目前流传121个与以色列相关的产品,虽然图片都没有清楚说明这些产品与以色列的具体关系,但是家庭主妇和中产消费者在谨慎购物同时,也会在Tik Tok或社群平台炫耀自己的购物篮非常“清真”(halal,意为符合伊斯兰教规的事物)。
基本上,该清单每天都会增加1到2个产品,看似永无止境。很多被涉及的公司开始使用折扣和买一送一策略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但反而更激起民众的自豪感:
“他们一定怕得要命,所以才这样回应我们!”
图为雅加达11月5日大型示威游行。
但是,印尼官方则给出非常模糊的信号。印尼工业部部长10月中欢迎抵制运动的发展,以维护印尼本土产品。但短短一星期不到,该部长却说工业部并不鼓励、也不拒绝抵制运动,该部门只会专注本土产业发展与转型。随后,贸易部长也配合说明抵制与不抵制都是人民的自由,“随他们去抵制”。
同样的暧昧立场也发生在印尼总统佐科威身上。早在2016年时,他本人高调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占领行为,并呼吁伊斯兰世界同胞抵制相关产品以回应以国的恐怖主义行动。“巴勒斯坦人的斗志也是我们的斗争”,这句话荡气回肠。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国内却少见总统有鼓励或倡议抵制行为。
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印尼总统佐科威对外表态印尼“积极援助加沙”,还送出大批人道物资,但并未明确支持国内的抵制以色列产品运动。我们并没有看到总统本人像马来西亚首相安华一般,站在最前线企图领导民间运动走向。佐科威似乎要与运动保持距离。
印尼温和立场的民间宗教组织Muhammadiyah也对抵制运动提供不一致的建议,该组织拥有2900万会员,是印尼的第二大伊斯兰组织。其秘书长Abdul Mu'ti教授虽然对MUI的抵制教令表示赞赏。然而Mu'ti也提到,当前社会的现实是人们往往难以执行。他认为,民间通常采取实用主义,经常忽视产品的生产者是何者。
有些上班族也表示,他们还是会到麦当劳用餐,因为环境干净舒适又适合工作。而且,在尚不清楚产品与巴勒斯坦种族灭绝的关系前,他们不会停止消费相关产品。被问及以色列的麦当劳供餐给以军一事,受访者也很清楚知道印尼麦当劳所有权与国际麦当劳的不同。
可以推测,印尼群众相比起马来西亚,在抵制运动中还有一定冷静的声音,可能与官方模糊不清的立场有巨大关联。
马来西亚
同为东南亚、穆斯林为主的国家,马来西亚则呈现另一种对照状态,展现在官方支持下的“抵制、撤资、制裁”以色列运动的发展潜能。
在以色列对哈玛斯宣战后,马来西亚除了举办数场大型集会,由政府、首相安华与在野党共同亲自声援,各界也响应抵制犹太产品。其中,马来西亚联邦宗教司办公室更在11月7日公告指导民众抵制犹太产品,让马来穆斯林更积极参与抵制运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讲师 Ferooze Ali 指出,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的法令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从该局传答的指令都能对马来西亚穆斯林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政府背书下,抵制运动近1个月来没有冷却迹象,虽然数家公司表明了人道立场与捐赠资金给加沙,如马来西亚麦当劳和叫车平台Grab都捐赠100万令吉给巴勒斯坦,也难获当地穆斯林的信任。例如吉打州亚罗士打市就有一家麦当劳销售额下跌50%,还有其他麦当劳门市也被迫让兼职人员暂时停工。
Ferooze Ali还指出,马来西亚抵制运动可以追溯到2002年。“抵制、撤资、制裁”以色列运动后来经营基层路线,积极倡导在巴勒斯坦课题上参与抵制的必要性,在该国吸引了大量支持者。Ferooze也提醒,不要忽略穆斯林群体的挫折感,由于马来西亚与以色列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反而没有相应措施来制裁以色列。因此,抵制运动成为可行且理想的目标,也符合非暴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