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么大三分流

前面提到,或许应该对非重点大学实行大三分流,非重点大学适当培养“过量”大一大二,重点大学减少录取大一新生,缺口的大三学生由非重点大学从优秀学生中输送。

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1115464

这可以减少重点大学的基础课负担,集中专业课的优势,资源配置最优化。

这当然有这样的路子是否可行的问题,但在这里讨论的是如何实现转校生。

在大二结束、大三开始之前,“二次高考”总是一个选择,但保荐也是一个路子。

假定清华与若干省市的合格非重点大学建立对口关系,比如说浙江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各校有一定的保荐名额,并规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大纲、师资、设施要符合清华的要求。这些大学在大一、大二学生中,挑选符合保荐条件的人选,直送清华,进入清华的大三学习。

肯定有人质疑作弊和腐败问题。从清华角度来说,如果送来的学生不符合要求,后面与相关大学解约,取消保荐资格,这就是反腐和质量控制。从相关大学角度来说,保持保荐资格对自己的招生和师资是有力的拉动,更是与大批相似院校拉出差距的地方,没有理由自毁优势地位。对相关大学是不公平的“献血”吗?这就看怎么看到这个供需关系了。应该说是双赢的,但如果有些大学不觉得这样,认为吃亏了,完全可以不参加这样的机制。这不是拉郎配,没人强迫。

保荐关系可以对口。比如说,浙江科技大学只有保荐清华机械学院的资格,上海科技大学只有保荐清华化工系的资格,深圳技术大学只有保荐清华信息学院的资格,必修课的设置相应对口。

但保荐生只是转校生的一部分,剩下的缺口“对外开放”,由清华甚至清华的院系自定的“二次高考”确定。

外校生需要来自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大学,清华有权根据历史接受转校生的实际质量制定“黑名单”,明确剔除教育部认可但不满足清华要求的本科大学,减少考生的无效努力。这是清华的自主权,相关大学可以申诉和要求重审,但清华有终审权,不关教育部或者省市教育厅的事。选满清华相关院校规定的大一大二必修课,并在“二次高考”中被清华录取的大二“毕业生”有资格转校。

注意:“二次高考”不由教育部主持,是清华自定的。“二次高考”的范围在原则上应该与清华要求的大一大二必修课重合。由于清华依然有大一大二,只是学生数量减少,或许把当年的必修课考卷直接拿来,就可作为“二次高考”的考卷。“二次高考”也对“同级”其他名校开放。交大的大二要是对交大不满意,想转去清华,同样有资格参加“二次高考”。但交大本身也是名校,可能不一定与清华有保荐关系,没有这个必要。

另外,转校生可能以工科为主,公共课的范围和要求比较一致,医科可能也行。理科招生不多,又与基础课直接对接,可能本校直升就够了。文科的公共课可能不大统一,也较难在不同大学之间实行大三分流。

清华自己的大一大二有资格直升,这是已经进入清华的特权。但直升生不仅应该在大一大二各科及格以上,或许还应该实行某种“末位淘汰”制度。几门末位(或者垫底的5%)需要复读,复读还是末位则失去升学资格。

为了减小对“来源大学”大三的冲击,报考“二次高考”需要向本校报备,以便统筹安排校内直升生,避免浪费资源。

这里只是用清华做例子,985、211、双一流都可实行类似机制。没错,各校有相当的自主权,决定保荐资格、二次高考和黑名单。会有缺乏一致性的问题,但你要入的是特定学校,相关标准和其他学校是否一致无关紧要。样样都要教育部裁决,不仅官僚、机械,而且对教育部也是不堪其重。

这样做可以吗?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