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倒数第一,欧洲病夫,德国经济为什么停滞、萎缩

2023年,德国化工的龙头老大巴斯夫集团砍掉了其德国工厂的二千六百个工作岗位;然而巴斯夫独力投资100亿欧元的广东湛江精细化工项目却如火如荼地展开。该项目预计2030年投产,届时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化工生产基地。

巴斯夫大量关闭其国内的生产线而在中国大举投资是当下德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的写照。德国2022-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的0.5%,是G7中表现最差的国家。德国工业增加值在2019-2023年间为负7%,去年外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了50%。德国被称为当下的欧洲病夫。

德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堪忧,大部分德国企业对未来感到悲观。鉴于德国是欧元区的最大经济体,是欧盟的主要进出口大国,德国的经济萎缩,如果不加扭转,将影响整个欧元区。

德国上一次被称为欧洲病夫是在1990年代的初期,那时东德被西德吞并,大量东德企业倒闭,失业严重,德国政府必须支付大量社保基金来维持稳定。

当时的德国施罗德政府推出了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提高了领取失业救济的门槛,逼迫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导致了工资水平的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除了内部的改革,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德国克服两德统一后的经济下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外部条件包括中国经济持续的腾飞,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对德国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例如汽车、大型机械、医用机械和电气设备需求巨大。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从2000年的100亿欧元上升到2021年的超过1000亿欧元,推动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从1990年代至疫情前,德国一直是欧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近几年的外部环境成为把德国经济拖入低谷的催化剂。

第一,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以及美西方试图对中国实行经济脱钩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发展,世界银行表示全球经济正面临进入衰退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从2021年起不断下降。巴斯夫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利润损失了76%,主要原因是中国需求的下降。德国总出口在2023年继续整体向下。

第二,能源危机是导致德国工业萎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德国是欧盟的能源大户。仅仅巴斯夫在德国工厂的能源消耗就大于整个瑞士。德国工业的能源密集度远超其邻国。

德国曾经极为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俄罗斯低廉的能源使得德国制造业保持竞争力。但俄乌战争结束了德国廉价的能源供应时代。2022年第二季度巴斯夫能源账单上升了7亿多欧元。这解释了为何巴斯夫关闭其在德国的生产线却在中国大量投资。

目前全球能源价格已经从高位下降,但仍然高于2019年。德国未来的能源供应仍然相当不确定,而且能源危机对德国制造业的损害已经造成。德国工人在发达工业国中的年度工作时间处于低位,反映了德国生产萎缩,事实上进入了去工业化的进程。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外需连年不振的情况下,德国内需也因为能源价格的飙升而受挫。德国通胀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达到8.4%。因为通货膨胀,德国实际工资水平在2022年第三季度下降了5.7%。2023年德国平均年工资为4.5万欧元。

德国经济的结构决定了制造业产品出口对德国仍然至关重要。但德国人发现全球制造业出口的赛道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德国的传统强项领域,中国的汽车出口已经超过德国。在全球销售额增长最快的软件和应用程序,音乐专辑和电影电视制品领域,德国企业并不具有竞争力。

德国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心有余悸,因此德国政府的投资要比欧盟邻国都要低。虽然德国政府的债务水平不高,但德国政府对投资的过度谨慎也意味着德国政府对事关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新技术等方面投资不足,进而失去发展潜力。

德国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接入高速互联网。相关的培训不足使得德国劳动力对数字技术的了解程度较低。40%的德国企业找不到掌握数字技术的员工。德国2023年全球研发创新排名第八,与德国排名全球第四经济体的地位不符。

德国研发创新的排名滞后并不代表德国缺乏人才和发明,事实上,去年德国人申请的专利在全欧洲是最多的,问题出在专利的商业转化率低。

很多评论员把德国专利转化率低归咎于德国政府机构中的死板和官僚主义。在德国创立一个公司要120天,在相邻的意大利和希腊只需40天。德国的工业项目审批的时间比其他工业国多50%以上。官僚主义使得对新技术的风险投资严重不足。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投资90%集中在美国。

各路评论员都认为这次要把德国欧洲病夫的帽子摘掉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德国要加强对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人员培训;继续改善能源结构,克服官僚主义。这些方面的改革任务艰巨,一个充满领导力的联邦政府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问题是德国当下的红绿黄联合政府能够胜任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