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竞争,天天都在为生存而战,才是生存之道

【本文来自《我们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这个问题,不是拼命堆料,就是盲目模仿,画虎不成反类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几日前我和朋友聊天中,大家说起了一个以前的一个广为人知的中国批判文。说犹太人做生意,假如一家开了帽子店,那么另一家就会在旁边开个鞋店,再来一家会开个西服店。陆陆续续地,犹太人会在周围开出各种不同的店,大家齐头做生意,各赚各的钱,还可以互相引客。其乐融融。但中国人做生意,一家开了帽子店。马上就会有另一家来开另一家帽子店,直至最后一条街都是帽子店。大家恶性竞争抢客,生意都做得惨兮兮的。当年对这样的文章我是颇为受用。想想也是,我国城市里有多少菜巿口,牛巿街,铁匠胡同,帽儿巷,都是同业竞争。连木兰辞都说“东巿买骏马,西巿买鞍鞯……”。还是犹太人聪明啊,混业经营,互相捧场。

但是现在再一想,觉得不太对。

站在商家的角度上,当然是混业经营,方圆五里独一户最赚钱。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则是同业竞争,货比三家才省钱啊。试想一个消费者,只是想买顶帽子。结果周围只有这一家帽子店,可不就商家卖什么就只好买什么了。一不小心,再来个金牌推销员,一顿迷魂汤灌下去,还贷款买了艘钓鱼船。事后不得躲在被窝里痛哭吗?什么混业经营,其实就是一定范围的垄断呀。要是同业竞争,这家帽子不中意,我就旁边再看看。这家老板脸色不好不给砍价,那我再多看两家呗。又不是非要在这家买。充分竞争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政府,也知道要反垄断呀。

回到你文章所提到的问题。商家利用信息差操纵市场,或者塑造品牌形象,教育消费者,能轻松赚大钱没错。比如现在的各种奢侈品牌,塑造一个贵族的传说,一张纸巾也能卖1000元。但是站在历史时间尺度上,只有充分竞争,杀出血路的商家,把成本和利润做到极致,才能让自己以及整个商业群体,立于不败之地。传说终有被戳破的一天,形象终有坍塌的一刻,红颜也终有老去的时候。但是轻松钱赚得时间长了,马放南山,人卧西榻。真有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时候,就只能千乘万骑西南行了。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还是那句老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业竞争,天天都在为生存而战,才是生存之道。所以,现在的我,并不认为国人商家堆料有什么不好。追寻极致的性价比,深刻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做到消费者满意,商家有钱赚(虽然不是暴利),这才是最本质,最纯粹,最健康的商业。所有伪装终将会褪去,只有结实的肌肉才是生存的本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