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的事,还是要综合的看,不能一杆子打死
【本文来自《关于缅北内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缅北的事,还是要综合的看,不能一杆子打死。
1. 缅北历史上属于中国或者同时向中缅称臣,土司政权长期是实质性独立状态。后来被英国人划过去,实际上类似的情况我们和印度的边界问题到现在没解决,我们至今也没承认英国人划的边界。但是缅北土司当初选择了缅甸的招牌(签署彬龙协议,约定从英国人手里独立后,以后少数民族可以继续独立),然后又来了国民党残军,把缅军打惨了,给中国造成较大的外交压力,基于这些历史原因我们才放弃了缅北的法理诉求,这样处理甚至可能刺激了后来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野心。
现在看显然我们没必要再收回缅北啥的,当地老百姓应该是很遗憾(离开了中国),军阀的想法则应该更复杂,但是毕竟是汉文化影响区,这些人自认是汉人留在缅北的后裔,所以国人情感上同情他们也可以理解。
以上是说感性,下面说理性:
2. 缅北贫穷落后还有各种问题,搞得被人鄙视,说到底是还是社会秩序不稳定,战乱不断,养兵需求才是黑产土壤始终难以消失的根源。这里主要是历史原因(土司分立,历史上就划地割据,缺乏大的权威维持秩序,养兵自重是传统)和现实原因(缅族背离彬龙协议,不允许少数民族独立,搞大缅族主义,从而刺激战乱不止),历史问题按理是可以随着发展改变的,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土匪问题,早就被解决了,没有改变说到底还是现实原因导致这些历史问题延续甚至恶化。考虑到现实原因的攻守顺序,其实缅族军政府搞大缅族主义和武力征服才是问题的起源和根本,历史上人家就是名义上听你招呼实际上独立,现在你想搞完全统治又不能服人,想学印度又没有三哥那个条件(藏南隔绝,而缅北不隔绝)和能力(印度的精英还是牛的,缅族貌似军政府上台后就没啥人才)。
因此,缅北追求自治和反抗军政府,是具有正义性的。我们在实行有待少数民族政策的中国维护统一,和在实行大缅族主义的缅甸支持自治,并不矛盾。现在同盟军抬出的一些招牌里,其实最核心的还是主张追求自治,赶走缅军,打击"汉奸"(刚好这些所谓汉奸都是搞点炸的),今天我看一个短视频他们是吧这个放在第一位,这些诉求其实是他们长期的,对内的,然后才是对外的,至于反电诈,其实是赶上了。
3. 军阀也不全是坏人,还是要具体的看是个人主观问题还是历史局限性问题,冯玉祥,阎锡山,杨虎城,这几位也都是旧中国贫瘠之地的军阀,旧中国军阀以鸦片充军饷也是常有。 历史的事情纠缠不清,有人说彭家声是因为贩毒或者起码是禁毒不力才被赶走,也有人说他是因为禁毒得罪人才被赶走。2010年前后网上确实有过一阵子彭家声利用“海外汉人反抗暴政”这种话题的炒作,后来也沉寂了。我们作为普通人,纠结于同盟军的前身是否贩毒,尤其是在缅北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太大意义,还是要看现实里他们的作为。
4. 个人感觉同盟军应该是接受了一些援助,但大概率不是中国,因为周边的民地武实力众多,比同盟军势大能够支援他们的也有不少,如果中国真出手的话,主要是时间有点太快,10月20号卧虎山庄出事,27号就开打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看短视频说同盟军自己训练无人机有一年时间,如果是真的,那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来说,在山窝窝里的天天琢磨怎么打回去,在果敢城里的纸醉金迷,其实也能理解,就是说即使没大国援助,以缅北其他势力援助+同盟军卧薪尝胆,也不是不可能打出现在这种效果。
同盟军宣传上自称汉族可能符合历史,各种做派处处讨好国人观众,有炒作之嫌但无可厚非,慕强和寻亲都是人的本能。但是未来如果真上位了,确实还是要继续观察。只是现在我们不应该搞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