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韩信,今有粟裕”---记战神粟裕将军

1.他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人。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了蒋介石807万军队中的245万,创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10大经典战役,战绩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野战军之首,超过了早年名声大于他的名将林彪。他似乎只会打仗,在个人关系上只有工作往来,少有私人交往,又一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原则。1958年他被批判为“极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一直蒙冤坐冷板凳,直到去世10年后才平反正名。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2.所谓“战神”,其实就是俗称的常胜将军,可谓战场搏杀与智慧较量中的最高褒奖。这样的将军,遍览古今,寥寥可数。正因为因此,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才评价说:”古有韩信,今有粟裕“。而在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在内的共和国开国将领中,被最高官方媒体”封“为”常胜将军"的只有粟裕一人。1945年,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长篇通讯《苏中七战七捷的指挥者粟裕将军》,称赞他“百战百胜”,是“常胜将军”。194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常胜将军粟裕》。被最高官方媒体两度认定为“常胜将军”,夯实了粟裕的“战神”地位。

3.不过,在开国将领中,刘伯承林彪也曾经被称为"常胜将军“,尽管并非在官方最高媒体上。刘伯承因为开刀仅有局部麻醉,被医生惊叹为”军神“。不过这一雅号与军事指挥无关。1947年豫北战役胜利后,当地给刘伯承赠送了一块横匾,上书”常胜将军“。刘伯承说:”不敢当。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就不错了。“后来在南京军事学院,他曾经诚恳地说,我不是常胜将军,常胜将军是粟裕。这展现了一位伟大将军的谦逊,不过也基本上是实情。

4.比起刘伯承,林彪的”常胜将军“之名更加名闻遐迩。作为毛的第一嫡系,林彪成名很早,先后担任红4军军长和红1军团军团长。这两支部队,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余部发展而来,相当于蒋介石赖以起家的第一军。显然,这样的部队,无论人员还是装备的补充,均会优先考虑。有了这样一个上佳的平台,加上林彪也确实有用兵之才,于是逐渐有了”常胜将军“的雅号。不过,这样的雅号并没有权威证据,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最早还是斯诺让林彪的”常胜“之名转变为较为正式的文字。他的《西行漫记》写道:“据说他(林彪)率领下的红1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

5.实事求是地说,真正能够与粟裕相提并论的开国将领,只有林彪一人!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强,值得我们认真比较一番。同样作为智慧型将领,这两个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他们是解放战争中战绩最辉煌的将领(其中粟裕指挥歼敌245万,林彪180余万);在打完解放战争之后,他们的身体全部累垮了,都在1951年前后去了苏联疗养。林彪虽然官至东北局书记,但实际上只主管打仗;粟裕官至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但也是主要负责打仗---毛曾经明令”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6.另外,蒋介石的五大王牌主力----整编74师、整编11师(18军)、第五军、新1军、新6军,粟裕首开先河吃掉整编74师,后来又歼灭了第五军,整编11师(18军)也是他主动派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世渠支援中原野战军,最后由华东野战军部队为主歼灭的;林彪则吃掉了新1军和新6军。总之,军事上的林彪与粟裕,可谓一时瑜亮,但是他们两人生前惺惺相惜,从无“既生瑜何生亮”的龃龉之状。有人因此认为,比较二人谁更强,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问题。其实并非如此。

7.比如,尽管二人歼灭蒋介石军队的数量相差不多---仅仅几十万人,但是,粟裕多数时间是以少胜多,创造了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与上海战役等被军事院校当做范例的10大经典战例,几乎是每战必惊悚天下。林彪则多数时间以多打少,仅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两个经典案例,而后者主要是和平谈判之功,只有攻克天津是需要他费神运筹的重要作战。

8.辽沈、平津、淮海3大决战,辽沈虽然在淮海之前,但是辽沈之前,粟裕已经打了改变中原、华东战局的豫东和济南战役,而且这些战役都是粟裕独自明察秋毫找出的战机,没有一个是毛的指令。林彪则在毛多次电令攻打锦州时依然犹豫,直到粟裕拿下10万人据守的坚城济南,他才最终下定决心。下达攻锦州动员令时,林彪还特别提到:“自我攻克济南歼敌10万后,全国震动。”因而,时任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说:“3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9.也许,与林彪、粟裕都交过手的杜聿明,是一面更好的镜子。如果说胡宗南是黄埔同学中升官最快的人,那么杜聿明则是国军黄埔学生中最会打仗的人。1945年11月,杜聿明指挥13军、52军总攻山海关。此时的林彪所部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总兵力为27万人的大军。对杜聿明而言,是典型的敌众我寡。但是过去仅仅指挥过万余人的115师的林彪,现在突然指挥几十万兵马,一时不大适应,竟然被杜聿明连克山海关、四平、本溪、长春,到1946年6月,林彪"千里大撤退“,一直退过松花江。

10.所幸”吉人天相“,因关内狼烟四起,蒋介石捉襟见肘,顿显兵力不足,原拟调往东北的军队被关内战场死死拖住了,林彪因此获得了极为宝贵的4个月的休养生息时间,缓过气来,重获新生。杜聿明兵力不足,不得不主动停下攻势。此后,林彪在东北的兵力一直优于杜聿明,是全国唯一一个解放军兵力占优势的战区。1946年7月,林彪、粟裕面对的国民党军分别是5个军和24个军;1947年4月,则分别是7个军和33个军。但即便如此,杜聿明依然能保持主动攻势,且损失小于林彪。四平之战,他更是大出风头,迫使林彪撤退。

11.直到杜聿明因病于1947年7月离开东北,由总参谋长陈诚接替其军事指挥之责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才逐渐不可收拾,国民党内舆论喊出了”杀陈诚以谢天下“的激愤之语。1948年10月,杜聿明临危受命,紧急赶赴东北,布置东北国民党军残部撤退。杜聿明面对林彪的百万大军,两次运用声东击西的谋略,成功地解救出营口与葫芦岛国民党军5万余人,其中精锐的54军等部还被雪中送炭,千里转运到淮海战场的蚌埠前线。成功从东北组织了撤退的杜聿明,旋即被蒋介石派往剑拔弩张的淮海战场。

12.但在华东、中原战场,杜聿明以30余万黄埔精锐嫡系,与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对阵,先是不能冲破华野阻击阵地解黄百韬之围;后又全军被粟裕包围,成为瓮中之鳖,最终做了粟裕的俘虏。平心而论,杜聿明在淮海战场,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首先,他对国防部的共军内线郭汝瑰和刘斐有了戒备之心,其实可以说,他是凭着一个军事天才的直觉”悟“到对方可疑的,尽管毫无证据。因此,在率全军撤出徐州之前,进行了严格保密和隐真示假,结果郭汝瑰等人给中央军委提供了错误情报。

13.中央因此来电认为,杜聿明”逃跑的方向以两淮或连云港为大“,并且指令华野必须马上准备。然而,粟裕经过缜密思考,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由连云港走海运,杜聿明3个兵团几十万人,很难找到足够的船,而且如果被华野堵在连云港,就将处于背海作战的险境,很难脱身。他认为杜聿明最大的可能是选择沿津浦路西撤,一是因为津浦路西侧地形开阔,道路平坦,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二是因为这一路线距黄维兵团较近,在解黄维之围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兵力防守淮河。

14.杜聿明兵团与黄维兵团都是强大兵团,二者合拢,是对解放军威胁最大的一招棋,比之于杜聿明兵团单独南逃,后果要严重得多!粟裕此时的分析是在上述中央来电之前。他将自己的判断分析上报中央,中央本来复电同意,但是在接到郭汝瑰的情报后,可能是认为此情报绝对可靠,所以才有了上述来电。粟裕因此左右为难。但是经过反复分析比较,粟裕最终仍然确信自己的判断可能性更大,因此仍然把7个纵队部署于津浦路东西两侧,冒着抗令的风险,防范杜聿明西逃。在粟裕看来,即使他真向两淮和连云港走,受地形条件限制,行军速度也不会快,我军完全赶得上。

15.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白天佯装强攻,晚上则金蝉脱壳,全部从徐州西撤。粟裕证实此消息时,已经是12月1日凌晨。他算准了杜聿明会尽早撤退,也算准了撤退方向,但是没想到会撤得这么快。不过,毕竟没有走远,而没有走远就好。此前,中央曾经发出指示,要求华野先全力歼灭南面较弱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而后再与中野合力消灭黄维兵团。这个指示同样给粟裕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要消灭这两个兵团,就必须从包围杜聿明的北集团抽调兵力南下。

16.但是现在,杜聿明在逃!粟裕知道,仅凭北集团的7个纵队难以围歼杜聿明,所以,他现在不仅不能调兵南下,反而还想从南集团调兵北上。中央指示暂时无法执行,粟裕又一次”违令而行“,然而这么做,他所得到的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幸亏没有对李、刘兵团发起歼灭行动,所以粟裕才得以从南线紧急抽调了3个纵队。华野北集团7个纵队,南集团3个,再加上刚刚从山东赶来参战的渤海纵队,粟裕一共调动了11个纵队,计30万兵力参加对杜聿明集团的追击。

17.从12月1日起,连续3天,粟裕都格外紧张。从杜聿明开始西撤到华野发现后追击,他比对手已整整晚了一天,而他深知,”万一让杜聿明撤到淮南,问题就大了。“于是,在粟裕的指挥下,华野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急速行军。按照与杜聿明集团距离的不同,各纵队追击的方式也不同,近的平行追击或迂回拦击,远的便进行尾击。虽然此时是中原大地最寒冷的季节,但是无论追者还是被追者,无不汗流浃背,都在经历着炼狱一般的折磨。一个俘虏兵说,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做饭,只顾着逃命了。

18.本来,作为一个半机械化兵团,杜聿明集团的速度并不慢,加上一天的差距,粟裕要追上并且围住杜聿明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杜聿明恰恰在关键时候停住了脚步。12月2日,虽然接到了空军的侦察报告,获悉解放军有包围的企图,但是杜聿明仍然决定在孟集休整一晚上再走。他的说法是:”大军作战,贵在态势。“也许他是觉得现在的”态势“太狼狈、太混乱、太难看了。但是这一次他错了!现在是在逃命,怎么能停呢?!在具体的面对面的攻防战术上,杜聿明也许出类拔萃,但是他却不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大师!

19.因为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师,不是仅靠战术的翻新和炫目所能成就,他靠的是战场上无数次死里求生的切身体验,靠的是提前两步乃至于三、四步的眼光和判断力。在这一点上,杜聿明远不如粟裕。1935年,粟裕是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参谋长,在被王耀武围追堵截的战斗中,正是因为上级刘畴西的优柔寡断,导致了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粟裕等少部分人突围出来。这一经历因此成为了粟裕的宝贵财富,而他也从没有因为犹豫不决而失去过战机,更没有重蹈过刘畴西的覆辙。

20.不同于杜聿明的讲究”贵在态势“,几乎在同样不整的”态势“下,粟裕则一切以达到目的为最高标准,为此,可以不要风度,不要队形,只要一个字:追!总之,追得上就是胜利。辎重、骡马全部被丢在一旁,炮兵扛起炮,跟在步兵后面就跑。杜聿明休息,解放军不休息,一天的差距因此得到弥补。现在,解放军已经抢到了杜聿明集团的前头,不过尚未完全合围,杜聿明集团还有一定的空隙可以通过。直到杜聿明鬼使神差地做出一个决定,才最终把自己送入了绝境。

21.12月3日上午,已经方寸大乱的蒋介石听从了郭汝瑰的意见,居然让杜聿明与李延年兵团实行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不过,杜聿明完全可以自行做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在如此险恶的境况下。归根结底,决定军队命运的还是指挥者自己。当然,要做出这一决定,当事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付出代价。粟裕两次”违令而行“,他所付出的代价,很多人都想不到。毛已经批评他”无纪律、无政府“,饶漱石建议他写一个检讨,为战役准备忙得不可开交的粟裕说:“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吧。”

22.一个本身就具备极高军事天赋的人,又能全身心地投入战场,为此可以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计荣辱,那他还能不嬴吗?!当杜聿明面临同样选择时,他却想到了太多战场以外的东西,比如失去了蒋介石的宠信怎么办,等等,总之,他战场以外的得失心太重了。杜聿明自己难以决断,便把责任推到各兵团司令身上,要”大家对总裁负责“。众人都默不作声,只有号称”邱疯子“的邱清泉说可以照命令打。于是杜聿明决定依上命行事。12月4日拂晓,在距徐州西南130里处的陈官庄,华野的包围圈完全合拢。

23.不过,由于粟裕手中的兵力极度紧张,当蒋介石严令李延年、刘汝明”出死力相救“时,捉襟见肘的粟裕紧张到了极点。一个个告急电话让粟裕急得血压升高,脸色通红。随行军医给他量了血压,高压200多,低压也有150以上。与高血压伴随而来的,就是头疼如裂,每根头发都像针扎一样,连碰都不能碰。为了缓解症状,粟裕开始用冷毛巾裹头,后来不管用了,只好冒着严寒,用雪一把把地搓。好在最终有惊无险,由粟裕最早提出构想的淮海战役,解放军以60万军队歼灭了国民党军80万!而粟裕指挥的华野歼灭敌军的数量,占到了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毛评价道:“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24.上面我们提到粟裕不计名利,不计得失,这一点林彪基本上做不到。解放后的经历就足以证明。而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是向中央提出全局性、战略性建议最多的将领,重要建议在10次以上,其中有两次”斗胆直陈“,最终改变或者说纠正了毛的战略部署,更彰显了这位战神的惊天战略智慧。一次是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毛提出了一个外线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就是让刘邓、陈毅、粟裕的3支野战军,到根据地的外面去作战,以迫使蒋介石接受和平。当时刘伯承和陈毅都没有意见,陈毅还不断催促粟裕执行这一计划。

25.但是粟裕却认为,这个计划恐怕得不偿失。因为解放军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而远离解放区打到外线去,就像无根的浮萍,很难站住脚。国民党军那时很强大,解放军与它们硬碰硬,很难占到便宜;而如果到外线去开辟根据地,又绝非短时间可以见效的。后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年后损失过半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粟裕的远见卓识。但粟裕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而只是向毛提出自己的华中野战军应该先在苏中根据地打几仗,然后再到外线去。他还摆出了几个充足的理由。

26.毛收到电报后,觉得粟裕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这才有了苏中”七战七捷“。粟裕连战皆捷之后,毛的看法完全改变了---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变成了哪里能打胜仗就在哪里打了。也就是说,他的外线作战计划被粟裕巧妙地改变了。而更加典型的是粟裕纠正了毛的第二次跃进计划。1948年初,毛要粟裕率领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下,挺进江南。他的目的是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将中原蒋介石的几支主力部队调回江南,改变当时中原地区国共双方僵持的局面。

27.而就在此时,粟裕向中央发电报,主张集中当时中原解放军的3路大军,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改变中原战局。毛泽东开始没有接受粟裕的建议,仍然命令粟裕准备南下。粟裕一面做渡江准备,一面再次、三次发电报。毛终于动摇了,把粟裕叫到河北,让他当面陈述理由。结果被粟裕说服了,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他当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此后,粟裕率华野连打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3个大仗,8个月歼敌60多万人,把蒋介石的黄埔嫡系基本上打光了。

28.现在看来,粟裕这两次“斗胆直陈”,不仅使我军减少了损失,而且大量消灭了敌人,从而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进程,因而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刘伯承早在1949年就由衷地称赞粟裕是“中国的战略家"。1984年,军事理论家、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在粟裕逝世后提出”粟裕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在新中国历史上,粟裕是除毛之外唯一获此称号的将领。巧合的是,二人都仅仅是师范生。粟裕的战略思想来自于战争实践,他几乎从未离开过战争第一线。他随身携带的书中,就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清朝陆军大学堂编写的《战略学》。

29.具有战略思维的将领,甚至一场普通的战役,也能打出战略意味。让我们看看粟裕的精彩战例。国民党军整编74师,是蒋介石名副其实的头号王牌美械部队。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连续抗击日寇师团级劲旅,几乎从无败绩。1946年9月,整编74师在师长张灵甫的带领下,连取淮阴、淮安,直逼涟水。粟裕决定接受这一挑战。然而战役进程的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74师背水作战,而且稳定使用的兵力一直没有超过两个团,华野有多达28个团,主力全在其中,结果不仅不能歼灭对方,甚至仅仅能与对方打成平手。

30.原本想打一场痛痛快快的歼灭战,现在却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消耗战。而由于装备上的劣势,粟裕此时可谓”杀敌一千,自损3千“。一位高级指挥员提出建议,既然如此得不偿失,不如放弃涟水,以摆脱这场恶战。粟裕作战,除了必须争夺的战略点之外,并不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天目山反击战时,他曾经退出天目山;苏中战役时,又退出海安,如今似乎也完全可以从涟水退出。然而他最终做出的决定,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坚决守到底!”

31.守与不守,其实很有讲究。假如前面一直是胜仗,再做必要的战略撤退,大家都能理解;但在两淮失守,军心民气已受到严重挫伤的情况下,这时候的撤退往往会被理解为打了败仗,如此,形势可能会变得更加恶化。除此之外,促使粟裕一反常态,坚决打到底的原因,还有高手决斗心态。粟裕对74师的历史及现状,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他知道,这的的确确是一支骨干兵团,身上具有精锐之师所必备的各种特点:行动大胆、企图心强、战术灵活、战斗力凶悍。

32.这些指标,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能让人刮目相看,偏偏合成在一支部队身上,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支如此出众的骨干兵团,在战役中能起到多大作用,兵团作战经验已经相当丰富的粟裕,比谁都明白。淮阴失守后,陈毅曾经当着粟裕的面说过,如果不设法将74师予以歼灭的话,不知道它还会在未来给己方造成多少祸害。粟裕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为此哪怕付出更多代价,他也在所不惜。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哪里有轻易放过去的道理?!

33.面对5倍以上兵力的轮番攻击,74师尽管神勇,也终于变得筋疲力竭了。随着阵地的接连失守,在发现粟裕有围歼自己的意图之后,张灵甫果断决定撤军。将近半个月的涟水战役,使华野各部也人困马乏,粟裕因此决定不再追击。这场战役打成了消耗战,粟裕固然懊恼,但是更沮丧的却是张灵甫。因为74师的元气和自信心被打伤了!一向目中无人的他,自此对以前从没放在眼里的“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他甚至对自己和74师的结局有了一种奇怪的预感:“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吾公以为如何?”

34.此后,粟裕对74师和张灵甫可谓念念不忘,几乎变成了一种“思念”。1947年5月,在孟良崮,终于等来了他与张灵甫的“决斗”时刻。结局没有悬念---张灵甫战死,74师灰飞烟灭。粟裕说,74师与其他敌军不一样,作为"5大主力“之首,它是蒋介石手中最大的王牌,把它打掉,可以给敌方阵营以实力和精神上的最沉重打击----74师都能歼灭,还有什么部队不能消灭?!灭掉了74师的解放军,真真正正变得可怕了!这样的感觉渗人了蒋介石集团每一个人的骨髓,这就是歼灭74师的战略意义之所在!

35.淮海战役是粟裕战争生涯的巅峰。本来,1950年的朝鲜战争是一个天赐良机,毛也把他列为头号指挥员。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粟裕能够入朝,他几乎可以肯定能够成为名垂世界军事史的誉满全球的战神。这并非夸张,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解放战争中战绩远远不能与粟裕相比的彭居然都能那么成功。然而造化弄人,粟裕实在太累了,3年多的解放战争,完全把他累垮了。而头中的弹片让他头疼如裂,甚至眼睛都不能斜视,以至于吃饭时,必须把餐盘摆成一条直线。

36.不过,粟裕完全没必要感到遗憾,即使已有的战绩,也已经使他完全无愧于世界最杰出军事家、战略家之一的称号,他与任何一位世界军事大师相比,都毫不逊色。然而,粟裕也许想不到,他的即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堪称空前的战绩,却把他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他的光芒,让每一个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指挥者(包括毛)都显得黯淡无光,都觉得灰头土脸,从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这其实是一种人之常情。而正是这一点,让粟裕58年的遭遇“水到渠成”。

37.不过,让我们有些意外的是,58年粟裕冤案的始作俑者,竟然是那位以正直著称,而且在第二年即因为为民请命而被打倒的大将军。这充分说明,即使是正直之士,在人之常情面前,也难以免俗。显然,让受压抑者扬眉吐气的办法是----把粟裕的战绩统统抹去,或者转移到他人名下,至少也要做到没有人再提起。不过,毛一直都想雪藏粟裕,因为他知道,将来万一中国遭遇侵略,挂帅出征的最佳人选非粟裕莫属。也正因为如此,粟裕才没有遭到更多的迫害。

38.1984年,我们伟大的战神粟裕将军去世。平反没有音信。直到10年以后,才以下面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获得平反。1994年12月25日,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联名发表《追忆粟裕同志》一文,文中特别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这是蒙冤36年的粟裕第一次被公开正名,还以清白。

39.“失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温和用语,显然是想尽可能息事宁人。之所以选择此时平反,是因为当年事件的直接当事人、直接有关人员,都已经去世或者进入风烛残年,显然不可能再阻挠。正义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终于来到。而普通民众更关心的,却是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于是此后,披露真相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剧等等,爆发成为一股潮流。同时毫不意外地,这股潮流与试图掩盖、歪曲真相的潮流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40.然而泡沫终将破灭,是金子总会发光。粟裕将军离开我们已经34周年了。没有听说他的墓碑上有墓志铭,但是我觉得,国防大学两位著名教授下面的话,最适合做他的墓志铭。乔良教授说:“他注定是为战争而生的天才,没有战争,他会活得连庸才都不如。”金一南教授说:“这是一个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辈子在等待、在准备硝烟来临。除了战争,他别无所虑。除了胜利,他别无所求。对于这样的老兵来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战术家,都不是桂冠。只有枕戈待旦的军人是桂冠。”

41.金一南教授在《心胜》中补充道:“人们皆知其(粟裕)辉煌战绩,却鲜知他为胜利付出的心血。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进城了,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每晚就寝前,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生命垂危之时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要按照军人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地扎进裤腰。”

42.金教授这本书以下的内容也绝非画蛇添足:“人民解放军中还有一位一生未经历战争,却一生为未来战争准备不已的少校苏宁。古人形容常备不懈是‘枕戈待旦’,苏宁从军23载,23载他都枕着叠放军装的梆硬的包袱皮。别人整晚整晚聊天看电视,进餐厅歌舞厅,他整晚整晚缩在简陋的小屋里,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金教授总结道:“没有他们这样的军人,我们到哪里去发掘人民军队过去制胜的精髓,和未来决胜的根本?”“从古至今,胜利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千锤百炼的军人。”

43.这篇文章的内容编引自《战神粟裕》、《说不尽的粟裕》和《心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