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美国,有两个观察,改变了我个人的看法
【本文由“guan_15834625142284”推荐,来自《张维为:用中国式现代化标准看看美国,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国所做的这一切不再代表时代的方向,甚至某种形式它在逆潮流而动。”这句话认同
当年中国改革开放,潜台词就是以美西方的科技进步,社会富裕。。。等等为标杆实施的赶超。占压倒多数的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也是这个理,不管多少是凑热闹的(其中包括老马)。
当年老马在北航读书时,那时候的老师教授还是为学生负责的,传道授业还是认真的是希望你成才的,上课也是言必称美国,说:你们英语要好好学呀,别一天到晚吊儿郎当的,有本事争取去美国学点真家伙,回来好好改变一下我们航空工业的落后!
没办法,那是一代人的局限,但不乏拳拳之心呀。
后来到了美国,有两个观察,改变了我个人的看法。
美国人非常喜欢体育,可发现玩的那些运动,大都是一套圈地自萌的玩意,像美式橄榄球(american football, 英式可类比的叫rugby,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足球美国人叫soccer)和棒球,你就看全世界有多少国家陪着你一起玩的?
还有赛车运动,一堆什么nascar,Indycar race之类的,一样的圈地自萌脱离世界主流,那你说干嘛要承认你是人类文明代表?而且美国人看美式橄榄球和棒球看得可嗨了,比某些中国人整天追着看的NBA还要火,不过篮球好歹还是全球运动之一,美式橄榄和棒球,还有纳斯卡什么的都啥玩意。。。特别是棒球,一个棒球场除了打棒球,其他运动啥都不能搞。
如果这些玩意不够档次,再来说点高雅的东西吧,人类文明繁衍到今天,最重要的艺术方式是哪些?当然是音乐,美术和文学了。我不搞专业,学识不够,真不知道美国在这三个领域留下多少流芳百世的东西?
咱就仅限于西方世界范畴,把他们认可的名人与成就罗列一下:
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李斯特,肖邦,瓦格纳,威尔第,柏辽兹,柴可夫斯基。。。还可以列举出一大堆名字,他们哪个是美国人?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波提切利,鲁本斯,伦勃朗,戈雅,德拉克洛瓦,莫奈,马奈,梵高,高更,毕加索,。。。他们又有哪个是美国人?
但丁,薄伽丘,乔叟,莎士比亚,拉伯雷,拉辛,歌德,席勒,拜伦,雪莱,普希金,巴尔扎克,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他们又有哪个是美国人?——美国自1776年7月4日至今,开国好歹也快两个半世纪了,能不能在这些文学艺术领域有点成就,再来谈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代表?
(PS:而且说实话,除了文学这块以外,没办法他们有个莎士比亚,英国人也挫得令人发指)
只有一样,中国人是承认的也不能不服气的,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诺奖得主,那是碾压般的存在。
但是衡量人类文明的维度,并不只有科技一项,而且美国今天的科技成就,也不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从二战前为避免迫害,一大批聪明的脑袋去了美国,到二战结束美国抢夺人才。。。但这个话题太长了,而且极富争议性。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确是在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最能会聚人才的地方,否则当年钱老那代人也不会去美国读书了。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我看来,承认文明的差异性,承认制度的差异性,在取长补短的过程里,一面坚持自己的东西,一面汲取其他人的养分,并且通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去检验这一切的优劣,比起把不同民族乃至种族硬塞进一个袋子里,是更加弥足珍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