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的思考

最近各个方向上都有新闻,很热闹,我也忙的有点麻,有关最近最热的空战话题先简单聊点我的看法。

1.在这个地区,能知道空战客观事实的一定不只有当事国两家,目前从对应领域来看,到底打下来几架,什么型号,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巴方没有空战直接损失这一点还是没有吹牛的。

2.从进攻方的角度来看,印度凑的这个进攻班底还是能反映客观情况。一个十来二十架飞机的行动愣是搞了个“群英荟萃”,互相都不兼容,杀伤链肯定不好办,也降低了对方技术侦查的难度。话又说回来,它不搞清一色是因为不想吗?别看有36架,可能实际上当时能起来的10架不到,大概率这已经是能掏的家底极限了。

3.凑20架飞机不容易,凑四个军的地面突击部队也起码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暂时依然没有打全面战争的迹象。

4.双方都吸取了19的经验教训,都计划飞机不越界完成打击任务。但显然印度轻敌了,下先手棋,装备没有代差,居然还被后手先至。很大的可能性是印度没有意识到巴基斯坦的空军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态势感知和杀伤链能力,想当然按巴方各型战斗机雷达探测锁敌距离来计算自己的前出位置,哪知道预警机配合pl不是吃素的。从击杀距离来看,当时情景应该是等印军开始发射导弹,巴方立刻反击,印机基本是在一个pl导弹很舒服的距离上被击杀。

5.巴方的成功得益于恰到好处地先敌占据了有利战位,具体的战术战法是演练过的成熟方案也不太需要主观能动的花活,所以最后达成了超预期的战果。但客观来说,考虑到具体的地形和对峙态势,巴方是如何获取情报知道了不同机场的印军进入了跑道正在待命起飞?这是我想搞清楚的问题。站在我的角度,这是整个军事行动里最关键的环节。大概盘下来也就是三种可能:a 每个机场都有老乡趴草丛;b 印度过于自信,也因为万国造的现状,很难做到技术上的突然性,巴方通过技术侦查准确卡点获取了关键情报;c 有特殊渠道得知了空战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管哪一种,都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

按常规逻辑,印方会想尽办法找场子,但从印度一贯的做派分析,人家很可能会讲一个自己发射了巡航导弹命中目标的故事,赢麻了。发布会也验证了印方的思路,后续发展就慢慢看了,紧张氛围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印巴问题的规律,紧张一段莫名其妙又缓和了,可能最懂怎么让印度人破防的确实是这孪生冤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