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笔记6
目前读到齐国要二次变法,苏秦田文主持变法的时候。
一、庞涓版六国合纵
六国多次合纵,为什么这次苏秦就能够说服各个国王出兵呢?而上一次庞涓不行?上一篇笔记已经讨论了变法的问题,魏国有大量的铜矿能支撑其变法训练新士兵,那时候魏国国力已经非常强了。而其它国家不想看魏国势大,魏国地处中原,除燕国以外全部与其接壤,而且又是魏国提出来的合纵计划。其它国家是畏惧魏国所以同意。其它国家都想让魏国与秦国消耗自己渔翁得利。而且魏国与秦国是世仇,但是秦国至少跟齐国没仇。就算魏国真的打败了秦国,其它国家也会偷袭魏国的后方。所以,秦国只要稍微离间一下,庞涓的合纵计划就会破产。而且魏国也不是傻子,它真的去跟秦国拼命其它国家一定会趁虚而入。所以,这次联盟本身就非常脆弱。而秦国那时候还没变法,根本称不上是大国。主要的斗争核心还是在中原地区,而非西部地区。庞涓的合纵改变不了斗争的核心所以必然会失败的。
二、苏秦版六国合纵
苏秦之所以能让六国出兵主要原因为斗争核心已经由中原魏国一霸变为了多国制衡。中原六国内部政治的“藩王”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急需要一场战争来消耗“藩王”的实力。楚国、燕国、齐国等都需要一场战争消耗“藩王”的实力给变法派新人让路。大战之后,必有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这样变法就会有启动条件。事实上,大战之后,楚国损失的兵力极多。但后来也为屈原练新兵创造了政治条件。燕国的子之也是战争之后把握朝局左右国策。齐国也是紧跟着“削藩”给田文、苏秦等变法派让路。没有这场大战,是很难削弱旧有世族的势力变法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苏秦的合纵可以让各方势力出兵。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各国国力的变化以及中原六国的政治问题。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