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在相当程度上都是被强力规训出来的,而他们本人则不自知

【本文来自《中国14所大学师生自筹经费,推翻这篇Science论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903758571178
  • 说白了,类似这些“西方动动嘴、我们跑断腿”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西方的常见舆论手段,即:“概念抢注构建”三板斧。

    这种舆论构造手段,主要大概有这么几个步骤:

    (1)有目的地凭空构建一个“概念”。

    (2)把这概念框定在符合自身利益的范围之内,比如:学术范围、国际法律范围、软实力范围等等。

    (3)在“预设的范围”内,充分论证西方的各种优越性,凡是不符合这个“概念”者,即“异端”。

    OK,举个本人行业的例子说明一下-----时尚服装行业。

    简单来讲,当今世界时尚话语权的最大权重,在欧洲。虽然进年来中国的时尚行业发展迅速,世界话语权慢慢提升,但还是要面对当今时尚世界的这一客观事实。

    在文艺复兴之后在欧洲的概念里,时尚是一种“规则”,而且是“绝对的权利,决定了绝对的时尚”。

    在随之以后的几百年里,欧洲的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时尚的概念与体系,而这些概念体系,就是当今世界时尚体系的源头,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数学体系。不管是数学体系还是时尚体系,经过几百年潜移默化,欧洲的世界时尚体系的地位,就这么形成了。

    在现代,西方在维护其“时尚领袖”地位的同时,必定要不断滴巩固欧洲的时尚历史地位、以及不断滴创造符合自身“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尚环境,于是世界“四大时装周”就此诞生,时至今日,牢牢代表着世界的时尚走向以及时尚权威。

    举个非常简单的小例子,“流行色”这个概念,就是有几个时尚食物链顶端的几个组织去决定,哪怕他们决定了“屎黄色”是未来的主题,那么,整个世界的时尚产业链,基本都要围着这个“权威”来做相应的调整。

    这就是“话语权”的重要性!时尚界是如此,其它行业何尝不也有类似的现象呢?

    OK,在西方话语权概念构造的问题上,我们有很多时候过于被动,用张维为教授的话来讲,战斗力不够,是“弱势的反击”。

    (PS:这是历年以来的世界“流行色”,如果你是时尚设计师,则必定要做参考)

    500

    500

高度赞同。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审美,在相当程度上都是被强力规训出来的,而他们本人则不自知。

我去年在风闻发过一个帖子:

个人比较喜欢苏联/俄罗斯的经典音乐、歌曲,车载音乐放的是亚利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出的DVD。几年前,有次同事一起聚餐,聚餐完回宿舍,我开着自己的车载着一个男同事(30多岁)和两个年轻女同事(都是20多岁)。

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听到车里播放的苏联歌曲,就开始说“XX,你放的歌听着好怪啊,哈哈哈”,然后就不停地讪笑。当播放到《卡林卡》时,他们对《卡林卡》的演唱技法感到“怪异”,进而讪笑、嘲讽达到了顶峰,最后就是一致要求我把音乐关掉或换成电台。当我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后,换来的又是一阵“哈哈哈”,明显带有嘲讽意味的讥笑。

这几个同事,都不是坏人,平时人都很好。他们之前可能除了听说过《喀秋莎》,其他苏联歌曲连听都没听说过,也不怎么关注历史,所以他们不可能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反感、抵制红旗歌舞团的演唱曲目。

那么,为什么他们一听自己以前从未听过的苏联/俄罗斯经典乐曲,就发自内心地感到“怪异”,不舒服,进而无所顾忌地发出嘲讽的声音,甚至是联合起来进行抵制(要求我停止播放或切换成电台)呢?

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审美规训,他们这二三十年来接触到的音乐、歌曲,除了极少数官方乐曲(比如国歌),其他的全是现代流行音乐,现代流行音乐把他们音乐审美的思维范式给规训死了,只要是与现代流行音乐在曲调形式、艺术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不符合的,他们都认为是“异类”,进而极度排斥。

而且这种排斥心理已经强到能够不顾基本社交礼仪,坐在主人的汽车上却嘲讽主人的音乐喜好,还不断要求主人停播或更换主人喜欢听的乐曲,并觉得理所当然。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