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那,我们不是早就实名制了吗?

作者:雷斯林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官方通告,但最近已经看到很多博主在讨论自媒体前台实名的事了。

先是一位财经博主表示,10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要前台展示姓名。

500

然后有人晒出了微博客服专员的通知。

500

这几天微博CEO都在掰扯这事。

先说不愿意实名也可以,把粉丝清到100万以下或者更换领域就行。

500

顺便还辟谣了一个消息,说前台实名范围不会继续扩大,至少50万打底。

500

但他很快又打脸自己,表示“俺说了不算,这不是常识吗?”。

500

现在,你已经能在前台看到来总的实名信息了。

500

是不是只有微博这样呢?

那肯定不是,正如来去之间所说,这种问题他一个微博CEO说了不算,都是全网各平台的统一规定。

这不,已经有人表示B站运营给自己打电话,要月底前实名了。

500

据说,这是基于胡锡进的提案做出的改进。

500

这就导致网友们非常焦虑。

现在刷微博,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声音。

有的说以后1万粉以上以后都要实名。

还有的觉得就算现在是100万、50万,以后可能是10万、5万,最后一定会是全部。

500

一些人形容这是开窗的艺术。

“当他们要求全员实名时,所有人都在反对。”

“然后他们推开一扇窗,说只有50万以上的才需要实名,人们便欣然同意了。”

500

网友们表达出了强烈的不理解,感觉自己得到的信息保护还不如那些罪犯。

500

感觉蝙蝠侠听了都得连夜从哥谭跑路。

500

一时间哀鸿遍野。

知名漫画博主禾野已经无心创作了,恨不得立刻挂上吸氧机,逃离地球。

500

更多人在四处找内容备份方案。

匿名说唱歌手@幼稚园杀手干脆直接注销了微博:

500

最后可能唯一利好——夜神月。

一本笔记写完了,他还意犹未尽。

500

500

当然,不管前台实名到底怎样落实,最终会不会全员普及,我都不看好这个操作。

因为我实在看不出它的实际作用。

为啥要搞自媒体前台实名?

其实根源上是希望大家能为自己说出来的话负责,不要顺便造谣、传谣、带节奏。

可明明这个问题通过后台实名就能解决啊。

现在我们注册微博、注册各种社交媒体,乃至于注册任何平台,第一件事就是填写手机号,再接收验证码,最后搞实名认证。

500

不搞完这一套操作你都没法正常发言。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上网的人,在网警以及相关部门那里,早就已经是实名上网的了。

只是这些信息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所以如果你真的在网上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带了不该带的节奏,不管有没有前台实名展示,官方本来就能第一时间找到你。

前几天,网民张某说安徽泾县一个小学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很多学生受伤,结果一查就发现是造谣,第二天就把这人传唤了。

500

广东汕头的另一位张姓网友,在抖音上声称有人借问路之名拐骗学生,很快被行政拘留。

500

山东广饶一对夫妻在网上自导自演,说当地有犯罪团伙偷孩子,还在社媒软件里大肆传播,也是很快就被辖区内的公安调查到了。

500

现在全国各地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都非常大,碰到虚假信息传播,很快就能精准定位,找上门来,该抓人就抓人,该批评就批评。

500

实名展示在前台还是后台,对这些办案人员来说根本没区别啊,因为他们本来就知道。

既然如此,前台实名不就是多此一举吗?

想想当时说要显示IP的时候也一样,说是为了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

500

真的实行后,互联网环境是一点都没净化,反而让评论区的人更喜欢针对地域攻击对骂了。

500

500

看到河南就是偷井盖,看到山东就玩考公梗,看到四川就问性向,搞得大家反而萌生出更深的地域刻板印象,更不容易相互理解了。

500

原来可以一起针对某件事好好讨论的,现在都是针对各种IP的攻击。

难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

500

可能有网友比较理想化,觉得实名上网时,人们有更多顾虑,会谨言慎行,能减少网暴。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

要知道,很多网暴就是从扒出当事人的实名信息开始的,然后通过这些信息一点点侵入对方生活,最终无孔不入地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之前有位画手因为抵制无版权AI被网暴了。

500

当时,她在自己的B站发布了一条声明,表达了自己对AI和AI衍生物的一些看法。

“并非抵制AI技术本身,而是抵制无版权炼丹。”

500

结果没过多久,她再次更新动态,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了,也就是被“开盒”了。

500

网暴者利用她的手机号码进行各种高利贷和机构的账号注册,导致她不断被信息骚扰。

除此之外,还有人向她的学校发布了性质恶劣的举报邮件,造谣她卖淫、吸毒。

500

网络上有人发出了邮件,并沾沾自喜地表示这还是用她“最恨的ai”写出来的。

500

最后,这位网友难以忍受网暴,只好将十几万粉的微博注销掉,并且进行求助。

500

还有网友因为曝光了一个可能涉嫌违法的聊天群,被群友进行人肉和开盒。

以至于她和家人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充斥着污言秽语的骚扰电话,个人信息都挂在了网上。

500

这些人还会寄来包括花圈、寿衣在内的恶意快递,就是为了让人恐慌、害怕,进行报复。

500

你看,就算没有展示实名信息,这帮网暴者都能想方设法搞出来,一旦前台实名信息公开,岂不是更加助长他们的气焰吗?

有人说,那是因为这些网暴者没有被实名,还躲在暗处,如果大家都实名了,一定会更好。

500

但现实是,很多网暴者并不觉得自己在网暴,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

所以就算实名,他们也不见得会收敛,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事。

疫情期间有一位给外卖小哥200元感谢费的女士,在网上分享自己遇到的感人事情。

500

结果被某些网友教做人了。

他们觉得这位求助人给的打赏钱太少了,算上住酒店的钱,根本不够。

500

说她一边强调自己无以为报,一边只愿意抠抠搜搜地付出200块,不符合市价,实在太小气了。

500

也有人把这种行为上升到地域的问题,说她只给200块就打发了那位小哥,完全是欺负外省人,是“尖酸”,是“刻薄”,是“精明”。

500

这不就是在对这位女儿进行网暴吗?

显然网暴者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快递小哥是弱势群体,自己是在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

最后这位女儿无法忍受这些恶意言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悲剧酿成了。

但这些人并不会为此负责。

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道德标兵,在用语言匡扶正义,是时代的白莲花,是公正的蜻蜓队长,如果他们不打出恶评,世界就要被坏人占领了。  

如果搞错了呢?

正义无罪啊。

即便真的冤枉了,那也只能怪别人运气不好。

“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的本心是好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还要勇敢发声!” 

500

所以可以想象,一旦前台实名,相当于把审判权从官方转移到这些并不理智的大众群体身上。

官方机构至少有规则和标准可以遵循,大众情绪却是容易煽动,容易走向偏激的。

个人很容易隐藏在群体之中,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抛开束缚自己的责任感,去满足自以为是的渴望,去伸张无法发泄的正义。

这就很可怕。

因为网络本来就是个混杂着不同观点的地方,你不可能让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得到肯定。

万一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人,前台实名只会让他们更容易对你发起攻击。

而且真的网暴开盒的时候,敌人是在暗处的,而新规定让你必须脱去身上唯一的一点点伪装。你就像被无数猎人瞄准的天鹅,只等着开枪的那一刻。

任何一个在网上发表过观点的人都会有类似体会:这个互联网上,就是有那么一些魔怔的人。

他们会对你发出死亡威胁:

500

会在后台无休无止地骚扰你。

会想办法找到你的地址,给你寄发臭发烂的菜。

会莫名其妙认为你欺骗他感情,狂热地要找到你。

如果真的去看医生,会发现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上的问题。中国有1600万中度以上的精神病人,这些人做起事情来没有顾忌。

如果你恰好说了他们不喜欢或者太喜欢的话,那就祈祷这些人别找到你吧。否则只会是一场悲剧。

所以我觉得所谓“前台实名制”,只会助长网暴。

500

还有。

前台实名直接牵涉到隐私泄露的问题。

互联网上很难有秘密。当人知道你的名字、你的所在地、你的名字、你的职业,就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拼凑出你更多的个人信息。

而你无从知晓自己被怎样的人窥探着。

不光明星有私生饭,很多博主也有。

这些“粉丝”可能怀抱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目的,对博主进行持续不断的线上骚扰。

500

包括我自己也遇到过。

有人通过私信和邮件发来一些诡异的言语,除了痛骂外,还有不少是旷日持久且有点臆想因素的表白。

我是男的,还好一点,据我所知,女性在这方面遭遇的困扰更多,很大概率涉及到不堪入目的性骚扰。

一旦实名落实,这些人还会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吗?他们的举动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吗?

都是未知。

更何况,官方总是提醒我们保护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小心反诈,但是一转眼就要把实名信息公开,这难道不会更容易让人被诈骗吗?

500

要知道,骗子真的非常与时俱进,他们很善于利用人们的隐私信息。

你上网买个快递,填完地址,面单信息转手被卖,立刻就人操着一口夹生普通话,打电话上门,忽悠你走进“退款”骗局。

你上网冲浪,发了条动态说自己准备回国,马上就有高仿账号给你的朋友们轮番发私信,声称你航班出了问题,请朋友们金钱支援。

你家孩子远在外地,结果突然有人发来孩子被绑住的视频,还要求你支付赎金。

500

500

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可能有所谓的公检法机关打来电话,声称你被牵扯到某件机密案件之中,要速速配合他们操作才能获得安全。

你说你不信。

于是骗子条理清晰地报出你的个人信息,家里有几口人,家住哪里,从哪个学校毕业,在哪里工作,几天前买过什么,最近办了什么业务。

甚至身份证号是多少。

以前这些团队搞诈骗,先要找各种公司买个人信息,然后对不同人设计不同骗局。

实名后都不用买,个人信息直接送上门来。

一旦骗子们掌握了信息,他们就有机会编造出更具有针对性的骗局,让人走进陷阱。

500

更让人防不胜防。

如此一来,人们又该如此保护自己呢?

有人会说很多博主早就实名了啊,确实,毕竟有很多真人出镜的自媒体账号,和实名没什么区别。

包括有些专业领域的博主,比如医生啊律师啊都是自愿实名的,因为他们的领域可能需要这些身份来表示自己的权威性。

但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

而强制实名是在剥夺选择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侵害个人的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一条强调,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500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个人隐私权难道不值得被保护吗?

所以这事我本来都不用苦口婆心说这么多,讲前台实名的利弊。

这事本来就不是一个“该不该”的问题,还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

500

所以说,前台实名怎么看都不是一步好棋。

既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还会增加网暴和隐私暴露的风险,到底图什么呢?

而且,如果真的有人要通过自媒体来搞事,那他们会傻了吧唧地用真实身份来认证吗?多半是只敢躲在假身份背后偷偷使坏。

还有那种专门做营销号的MCN机构,旗下好多个号,认证信息归认证信息,运营人归运营人,谁又能保证实名信息一定是本人呢?

结果最后还是那些老老实实上网的人,面临最多的限制,承担最多的风险。

前台实名一旦落实,很有可能出现更多为了利益、为了取乐、为了见不得人的一己私欲,躲在暗处窥探、攻击、伤害他人的人。

也会出现更多被骚扰、被网暴的受害者。

这样的网络环境难道不是更糟糕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