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个动物园,咱们一起找神兽——屋脊兽
京畿造非遗小课堂⑤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关注过,一些古建筑的屋顶上有很多蹲着的小动物?
这些动物其实都大有来头,它们的原型都是神兽,放在屋顶上的时候咱们就称为:屋脊兽。
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
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这些神兽不仅仅是具有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保护瓦片能够不被大风吹翻、防火灭水等等,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些神兽~
正脊吻兽
亦称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
屋顶正脊,两个坡顶相交而产生正脊,相交处必然不会十分严密,为了使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贴,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砖瓦封口,结果是高出屋面,有碍观瞻。于是古人想到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种装饰,如动物、植物,以及后来形成的鸱吻,美观又实用。
这个鸱吻也是很有讲究的,明清时它荣升为龙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张望使他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使他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他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就可以喷水灭火。
中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中国明清时代宫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
垂兽
垂兽(垂脊末端 ): 又称角兽,是中国古建筑上垂脊上的兽件,兽头形状,位于蹲兽之后,内有铁钉,作用是防止垂脊上的瓦件下滑,加固屋脊相交位置的结合部。
垂兽位于垂脊处。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上都有垂兽。垂兽多用琉璃瓦制成,双角,中间掏空用来定入垂兽桩。
在正脊的两端,是四条垂脊,它们两两相构,构成人字形,垂脊上的装饰构件是垂兽。以垂兽为界,分成兽前和兽后两部分,垂兽之后叫垂脊,垂兽之前叫角脊。
戗兽
戗兽(战脊末端):歇山式屋顶比较特殊,除了正脊和四条垂脊之外还有四条战脊,在垂脊端部有垂兽,在战脊端部有戗兽。
套兽
位于古建筑屋檐转角部位,是套在仔角梁端头上的兽形装饰构件。套兽一般由琉璃瓦制成,为狮子头或者龙头形状。既有美化檐角,又有保护仔角梁顶端不受雨水侵蚀的功能。
仙人走兽
走兽也叫“小兽”,宋代称“蹲兽”,是垂脊前部即角脊上紧随仙人之后的一排瓦质雕饰件。
行龙
上古神兽,能兴云布雨,认为是祥瑞的象征。
飞凤
具有圣德之瑞象。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行狮
在佛教中为护法王,是勇猛威严的象征。
天马
传说天马可追风逐日,凌空照地,非常神异。
海马
海马人海人渊,逢凶化吉。是古代神话中的忠勇神兽。天马、海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人海。
狻猊
是传说中状如狮子的猛兽,能食虎豹。它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也有说为龙生九子之一,象征百兽率从。
押鱼
传说中的海中异兽,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
獬豸
神兽,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异兽,极有灵性,善辨是非曲直,象征勇猛与公正,以示皇家的“正大光明”。
斗牛
是传说中一种类似虬螭的龙,遇阴雨可作云雾,也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镇物。
行什
形象如站立的猕猴,背上长着双翼,手持降魔镇妖的金刚杵,形态如同神话传说中的雷公,可防雷击,故置放于殿顶。
古建筑里面的神兽还不止于此,下一期我们继续给大家介绍,目前京畿造非遗工坊内有许多古建修缮时替换下的瓦当、滴水、套兽、脊兽等物件,欢迎大家来参观~
京畿造非遗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