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怎么写,是需要法律规范的,要全国一致,所以有相关法规。指示牌就不必了

【本文来自《地铁站名合肥火车站翻译成「Hefei Huochezhan」,如何看待此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卷阿
  • 10月10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安徽省资深翻译家王冀皖进行咨询。“合肥火车站、国防科技大学、安农大……这些‘机构’在地铁站点命名时,其实,就是一种‘地名’,指代那一处地方,不是指代某一单位。所以,用拼音拼写地名是合理合规的,也是有文件依据的。”王冀皖说,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都有相关要求并出台过相关文件。

    ↑↑

    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对需要看拉丁字母名的人来说,合肥火车站显然是机构,而不是地名。他坐地铁去“合肥火车站”,大概率是想去坐火车的,翻译成Hefei Rayway/Train Station,更有助于方便需要看拉丁字母名的旅客。

    地名说的是,地铁站“四牌楼”不用翻译成“four archways”,因为牌楼已经不在了,去那的人也不是为了看牌楼。“西直门”也可以翻译成“Xizhimen”而不是“Xizhi Gate”,因为门已经不在了,去那的人也不是为了看门。回到合肥,“天鹅湖”肯定不用翻译成“Swan lake”,直接叫“Tian'e Hu”也行,毕竟大部分去那的人也不是去看湖。火车站非要翻译成“huochezhan”实在有点“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了。

    以我在欧洲到处瞎玩的经验,非英语国家的地铁、城铁,经过火车站、飞机场时,也是会给英语翻译,甚至特别加英文报站的,因为它真的可以帮助到人。

    ↓↓

    王冀皖举例说,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的“安农大”站,作为站名时,它也不再指“安徽农业大学”,而是包括安农大在内的地方,相当于“四牌楼”之类,虽然现在没有“牌楼”,但地名却保留了下来。“因此,‘安农大’站名也得按拼音来,如果今后安农大搬家或更名,对这个地名都没有影响。”

    ↑↑

    四牌楼的例子我可以赞同;但安农大搬家,地铁站却不改名,其实有点傻;合肥火车站要是搬家,地铁站还不改名,那简直是故意误导了。

地名,同时使用汉字和拼音,意在标识,其中拼音是汉字的发音,从理论上讲,拼音方便不认识汉字的人读音,也方便外国人用发音与中国人交流。如果你不认识那个汉字,有拼音在,你仍可说出那个地名

地名同时使用汉字和英文,汉字是标识,英文是方便外国人

所以,这两个标注方法,本来就是两码事

只是我们习惯了中英文这种形式,一旦改为中文加拼音,倒觉得怪怪的,实际上,文中讲了,中英文站名也有,在站内,那个是专用于指示路径的,是指示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地名

地名怎么写,是需要法律规范的,要全国一致,所以有相关法规。指示牌就不必了,各个地方、各种场所,你觉得怎么方便,就怎么写

我再举个类似的例子:我国的图书,封面(或者封底、扉页)上的书名,也是中文加拼音,这也是有法律规定的

至于你提到的四牌楼和合肥火车站的例子,其实,那个情况是不同的,四牌楼早已不具有实指意义,只是一个地名符号;而合肥火车站,仍具有实指意义,就是说,它不仅实际存在着,而且是特指名称,如果真的搬家了,相关地铁站当然会改名,没人会在这种事情上抬杠。安农大,我认为王冀皖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可改可不改,因为它毕竟是简称,在你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符号的情况下,才可以不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