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元已经在路上了

近日虽然彭博社还是一以贯之的渲染中国奔溃论,但还是爆出来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美国银行由于债券利率飙升,已经有了1100亿美元的账面亏损。

500

由于目前美国大银行对于美债的杠杆率大概在100倍左右,所以业内预测大概利率升到6%的时候,基本上美国的大银行都会资不抵债了。

所以开始预热TARP2.0的坏帐剥离计划,说白了就是降息印钱救银行,美联储是不可能让美国大银行倒闭的。

500

但这种救市说白了就是牺牲最后的主权信用,所以必然引发不受控制的两位数通货膨胀,所以情况恶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美国只能进行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的方案可能有很多,最著名的前一次就是70年代尼克松解除美元金本位,但这一次情况跟当年不同,没有进一步可以支撑美元购买力的锚点,而且现在美国是巨额逆差国家,同时债务处于指数级上涨过程中,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当年蒋委员长的版本,可能历史会更相似一些:

抗日战争后期,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法币的实际购买力大大下降,黑市汇价失控。有鉴于此,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行政当局在货币金融方面确定的方针是“整理钞券,稳定币值及汇率,并健全金融机构”,并正式载入1945年9月1日公布的《民国三十五年度国家施政方针》中。但在蒋介石看来,应当立即考虑改革币制,并催促有关部门尽快拟订相关方案。但在宋子文、张群担任行政院长期间,由于财经主官的坚持,各个币制改革方案始终停留在“议”和“论”的阶段。 但随着内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日趋严峻,而业已开放的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失控,法币的汇价猛跌,金价狂涨。 “1946年财政总收入19791亿元,总支出55672亿元”间,赤字达35881亿元,占总支出的64.45%。同年,“军费支出为27124.6亿元,特别支出(主要用于军、警、宪、特)为12131.7亿元”同,合计39256.3亿元,相当于财政总支出的70.51%,不能不说财政赤字是军费庞大开支的结果。1947年,情况进一步恶化,“财政总收入138300亿元,财政总支出409100亿元,赤字为270800亿元,占总支出的66.19%。同年军费支出(包括特别支出60877亿元)共计244626亿元,相当于财政总支出的59.8%”。“1948年8月金圆券发行前夕,赤字高达900万亿元之巨。” 蒋介石之所以急于推进币制改革,一是因为通货膨胀呈失控之态,其中尤以米价狂涨为甚;二是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法案通过,蒋认为可以凭借数亿美元的外援,满足此前各项币制改革方案都提及的必要条件,币制改革终于有望实现。1948年5月“行宪”之后,蒋介石出任中华民国总统,曾担任过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经济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的翁文灏出面组阁。经蒋介石同意,翁文灏请来了原经济部长王云五担任财政部长,原财政部长俞鸿钧出任中央银行总裁。 1948年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蒋介石力推的以金圆券取代法币的主张,终于在行政院以及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主官层面达成了共识,以《金圆券发行方法》为核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的定稿和正式出台进入了倒计时。 

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以总统名义正式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明令在全国取消法币,实行金圆券币制。其要旨有四点 :“一、自即日起,以金圆为本位币,十足准备发行金圆券,限期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二、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三、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违者予以制裁。四、整理财政,并加强管制经济,以稳定物价、平衡国家总预算及国际收支。”

说白了蒋委员长的思路就是通过货币改革,强行收割民间资本,将民间的财富(黄金、白银、外汇)搜刮上来填补国库的严重赤字,同时平衡国际收支,也就是减少贸易逆差。

美国的货币改革如果采用这个思路发行新美元,不仅仅解决了一直以来美国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大户逃税),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硬通货,将稳定新美元的购买力,从而稳定物价,发得起军饷。对外也恢复了美国主权货币信用,也缓解了贸易逆差问题。

但凡事总有个但是,美国很可能走蒋公的老路,最后变成了只收割中产,没法收割大户,同时由于去工业化的积重难返,美国无法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必须从世界大量进口必需品,这个就会导致美国的硬通货不断流出,最后还是会毁灭新美元的信用,走上老路。

美国的金融改革和新美元能不能救美国,最后还是看美国的政治能力,按现在的制度是无解的,所以必然要诞生一个元首,所谓时势造英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