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7个指标,世界正在变好

500

“这个世界会好吗?”

1918年11月7日,前清民政部员外郎梁济,向正在北京大学当教授的儿子梁漱溟提出了这个问题。不明所以的梁漱溟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便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他的儿子梁漱溟,后来成为这个国家最硬的骨头之一。

100年前的今天,五四风雷起。五四前夜,梁济的自尽,是社会情绪的一个缩影:焦虑感充满各个角落,身处“历史的三峡”,太多的人为这个转型国家在丛林竞争中的前途忧心忡忡,他们用各自的乃至于决绝的方式,试图扭转乾坤。

五四之前,是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再之前,是先驱们的铺垫。

当湖南人魏源“睁眼看世界”,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时,大清的“天朝中华”传统观念已重重挨了一拳。

当福建人严复以“信、达、雅”的标准,提出“身贵自由,国贵自主”,认定西方与中国富强与否的关键是“自由不自由异耳”,我们族群现代化的路标已经树立。

当广东人梁启超“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提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力主新民维新,一个慷慨激昂的“少年中国”雏形初具。

当浙江人蔡元培以教育总长的身份提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后来又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场春秋战国已降最大规模的百家争鸣以及五四汹涌的激情,已经呼之欲出。

然后是新文化运动,然后是五四爱国运动。这运动,高举了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核心是人的觉醒。正如陈独秀在五四一年之后的感叹:“中国底现实政治,什么护法,什么统一,都是一班没有饭吃的无聊政客在那里造谣生事,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不过是各派的政客拥着各派的军人争权夺利,好象狗争骨头一般了。他们争夺的是狗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我们只应该拿人的运动来轰散那狗的运动,不应该抛弃我们人的运动去加入他们狗的运动。”(《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对比一百年前,我们今天进步了吗?这个世界真的变好了吗? 我的答案是:世界确实很糟,因为100年来的日拱一卒,已经变好,而且还会变得更好。关键是参照系。

相比于政治的视角,我更关注的是社会,因为这与我们个人更加直接相关,更切身。我选的第一个参照系,是《社会改良章程》:

社会改良宣言

自吾人企画共和政体以来,外人之觇吾国者,动曰程度不及。今共和政体定矣,吾人之程度果及与否,立将昭揭于世界。人之多言,与吾无加损也,而吾人不可以不自省。盖所谓共和国民之程度,固不必有一定之基数,而共和思想之要素,则不可以不具。尚公德,尊人权,贵贱平等,而无所谓骄谄,意志自由,而无所谓徼幸,不以法律所不及而自恣,不以势力所能达而妄行,是皆共和思想之要素,而人人所当自勉者也。我国素以道德为教义,故风俗之厚,轶于殊域,而数千年君权之影响,迄今未沫,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条举若干事,互相策励,期以保持共和国民之人格,而力求进步,以渐达于大道为公之盛,则斯会其嚆矢矣。

社会改良会发起人:唐绍仪 蔡元培 刘冠雄  黄恺元 李煜瀛 汪兆铭 宋教仁 曾广勷 蔡序东 钮永建 戴天仇 魏宸组 曾昭文 王景春 范熙绩 王正延 张魁 黄闳道 万廷献 欧庚祥 唐汝流 施肇曾 冯懿同 余文鼎 陈恂庵 蔡学培   (这一共28位发起人我是手打下来的,名字上不绝对正确,引用者请核对历史原件,如有得罪先贤之处请谅解一二,其中亦有汉奸汪精卫的名字) 

以下是章程,括号内是我对比今天的评注:

社会改良会章程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第一条    本会宗旨在以人道主义及科学知识为标准而定改良现今社会之条件

第二条    本会定名为社会改良会

第三条    本会设机关于北京 南京 天津 上海 武昌 广州等处,每处设干事员一二人

第四条    凡赞成本会宗旨,皆可报名入会

第五条    本会以兰花为标记

第六条    本会会员所纳之费凡三 (甲)入会费一元,(乙)每年费一元,(丙)特别捐随意

第七条    本会会员力任会传布本会宗旨,并由本会刊行机关杂志及种种发明本会主义之图书

第八条    本会会员如有违背本会宗旨之行为.本会得揭诸机关杂志以忠告之

第九条    如本会会员对于本会条件为加增修改之提议,宜揭其案于机关杂志,经全体会员讨论而决定之  

条件(37条)

一 不狎妓

(尚未实现。把“小姐”一词毁掉了,有时又有传言“被嫖娼”。)

二 不置婢妾 

(基本实现,有很多“二奶”,但毕竟转入地下,不敢公开。)

三 提倡成年以后有财产独立权 

(实现。)

四 提倡个人自由不依赖亲朋 

(基本实现。目前有些啃老族出现,有人提出“六个钱包”,说明还有需要克服之处。)

五 实行男女平等 

(基本实现。女同胞们仍然很有意见,但联合国相关组织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女权相对最好的国家之一。)

六 提倡废止早婚(男子十九岁以上,女子十七岁以上始得嫁娶)及病时结婚之习 

(实现。)

七 提倡自主结婚 

(实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城市厌婚症和催婚病)

八 承认离婚之自由 

(实现。目前大城市离婚率居高不下,已经走到反面)

九 承认再嫁之自由 

(实现)

十 不得歧视私生子

(基本实现。据说北京已经允许单身妈妈的孩子随母上户口,不错的进步。只有在国外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权力的游戏》中,我们才看到私生子的身份是如此重要。)

十一 提倡少生儿女 

(实现太过。如今,因为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担心的是年轻人生得太少的问题。)

十二 禁止对儿童体罚 

(基本实现。幼儿园扎针事件不可容忍,属于管理问题。)

十三 对一切佣工不得苛待 

(基本实现。996有争议,但996的大互联网公司恰好又是精英们的职业规划目标)

十四 戒除拜门 换帖 认干女儿之习 

(基本实现。)

十五 提倡戒除承继 兼祧 养子之习 

(基本实现。多数人不明白兼祧是什么意思了)

十六 废跪拜这礼,以鞠躬 拱手代之 

(实现太过。如今礼节太少,鞠躬和拱手几乎消失,连握手都不够多)

十七 废大人 老爷之称,以先生代之 

(勉强实现。因为另外有些词语被用坏了,比如,老板、老大。)

十八 废缠足 穿耳 敷脂粉之习 

(废缠足是实现了,但后两者没有实现,如今整容风气之盛,远超敷脂粉。)

十九 不赌博 

(尚未实现。)

二十 在官时不受馈赠 

(尚未实现。)

二十一 一切应酬礼仪宜去繁文缛节(如宴会 迎送之类) 

(八项规定后好多了。)

二十二 年节不送礼,吉 凶等事不为虚糜这馈赠 

(尚未实现。)

二十三 提倡以私产或遗产补助公益善举 

(基本实现。在郭美美事件之后,公益亦取得进步。)

二十四 婚、丧、祭等事不作奢华迷信等活动,其仪节本会规定后皆当遵守传布

(基本实现。)

二十五 提倡心丧主义,废除居丧守制之形式 

(基本实现。)

二十六 戒除迎神 建醮 拜经及诸迷信鬼神之习 

(基本实现。有王林大师之流,死于狱中)

二十七 戒除供奉偶像牌位

(基本实现。但本人反对。祖先牌位、国家烈士英灵牌位,我认为还是要有,目前对烈士英灵牌位敬奉不足。) 

二十八 戒除风水及阴阳禁忌之迷信 

(尚未实现。)

二十九 戒除伤生耗财之嗜好(如鸦片 吗啡及各种烟酒等) 

(尚未实现。控烟尤其任重道远。)

三十 衣饰崇质素 

(基本实现。)

三十一 养成清洁之习惯 

(基本实现。)

三十二 日常行动不得妨害公共卫生(如随处吐痰及随意抛掷污秽等事)

(基本实现。)

三十三 不可有辱骂 喧闹 粗暴之行为 

(尚未实现。昨天尚且看到有和尚在旅游区打人的视频)

三十四 提倡公坟制度 

(基本实现。新出现“死不起”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十六 提倡改良戏剧及诸演唱业 

(基本实现。不过目前似乎没什么好戏剧看。今天下午呦呦鹿鸣在北京看话剧。)

三十七 戒除有碍风化之广告(如卖春药 打胎等)及各种印刷品(如卖春药 淫书等)

(没有实现。目前网络广告下三路恶俗,正在打击中) 

以上一共37条,都是当时社会的弊端,其中25条已经基本实现或者实现,这说明社会进步很大。令人欣喜。

以下,是我找的第二个坐标系,100年前,《新青年》的《本志宣言》,这是来自五四旗手的宣言,请大家自行对照即可:


《本志宣言》 

本志具体的主张,从来未曾完全发表。社员各人持论,也往往不能尽同。读者渚君或不免怀疑,社会上颇因此发生误会。现当第七卷开始,敢将全体社员的公同意见明白宣布;就是后来加入的社员,也公同担负此次宣言的责任。但“读者言论”一栏,乃为容纳社外异议而设,不在此例。

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即资本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 

我们相信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中,有许多阻碍进化而且不合情理的部分。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 

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阶级的、因袭的、丑的、恶的、战争的、轧轹不安的、懒惰而烦闷的、少数幸福的现象,渐渐减少,至于消灭。 

我们新社会的新青年,当然尊重劳动。但应该随个人的才能兴趣,把劳动放在自由愉快、艺术美化的地位,不应该把一件神圣的东西当做维持衣食的条件。 

我们相信人类道德的进步,应该扩张到本能(即侵略性及占有心)以上的生活。所以对于世界上各种民族,都应该表示友爱互助的情谊。但是对于侵略主义、占有主义的军阀、财阀,不得不以敌意相待。 

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 

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这种政治,确是造成新时代一种必经的过程,发展新社会一种有用的工具。至于政党,我们也承认他是运用政治应有的方法,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 

我们相信政治、道德、科学、艺术、宗教、教育,都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为中心。 

我们因为要创造新时代、新社会生活进步所需要的文学、道德,便不得不抛弃因袭的文学、道德中不适用的部分。 

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 

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在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他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 

我们因为要实验我们的主张,森严我们的壁垒,宁欢迎有意识、有信仰的反对,不欢迎无意识、无信仰的随声附和。但反对的方面没有充分理由说服我们以前,我们理当大胆宣传我们的主张,出于决断的态度。不取乡愿的、紊乱是非的、助长惰性的、阻碍进化的、没有自己立脚地的调和论调;不取虚无的、不着边际的、没有信仰的、没有主张的、超实际的、无结果的绝对怀疑主义。  

(《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这两天,除了以上,我还重读100年前《新青年》的一批原文,第一感觉是:当时的改良者们,似乎在用尽全力呐喊:“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个人若没有自由权,又不负责任,便和做奴隶一样……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绝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

今天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或多或少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遗产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在我个人感触,不外乎两点,一是求自由,二是负责任。今天再看,经过100年坎坷,又受益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虽然我们身边有很多问题,但问题在一个个地解决。

日拱一卒,进一卒有一卒的欢喜。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