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的国产通信设备
抗美援朝时期,由于前线战争的巨大需求,直接带动了国内军工技术的大发展,国内各大军工厂除了生产原来就能生产的产品外(例如太原兵工厂为志愿军生产仿日本94式山炮),新研发并且大量装备志愿军的武器包括黑龙江庆华厂仿制苏联的50式冲锋枪,辽宁沈阳兵工厂的90式反坦克火箭筒,重庆望江兵工厂研发的无后坐力反坦克炮等等,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火力。
而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志愿军使用的通信设备居然也大量使用国产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在无线电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因此当时国内无线电厂制造步兵通信设备走的是美系路线。
当时志愿军大量装备的702步谈机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军用步谈机(图一,图二),由天津无线电厂(712厂)在1951年研制成功,该型步谈机(其实就是无线电通信的对讲机,从英文的Walkie-Talkie直译)由童志鹏研制,他毕业于上海交大,并在美国留学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后回国,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
该型步谈机是参考了美国摩托罗拉的设计,也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中装备最多的一种手持式无线电通信设备,重量仅3kg左右,而通信距离最大可达15公里,702步谈机产量达到8000多部,非常受部队欢迎,电影《英雄儿女》的原型于树昌使用的就是该型产品。
当时在712厂工作的清华毕业生李进良被派到前线修理电台,前后修理了一千多部,他回忆说,“抗美援朝期间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在通信效果上并不比美国差,属同一个量级,甚至702步谈机比美军同类电台BC-322还要好用。”
不过电影里面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好看,电影里面的王成使用的是背负式的无线电通信设备71型报话机(图三,图四),重量为16kg,由南京无线电厂(714厂)研制,该厂就是现在的熊猫电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