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天下绝,三教原本道为首

悟来时见江海古,苍崖行遍谒玄门。偶向人间题道境,一笛一剑一昆仑。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手持竹杖,儒性格淡泊的江湖行者在踏青。以一派闲情度日,伴随着挥毫泼墨。

在山涧溪水中,烹茶博弈。在乱石危峰间,闻鸡起舞。

道教让人天然地想到仙风道骨,山清水秀的风光裨益良多。

01

张天师的道场

《水浒传》开篇中,有洪太尉奉命前去龙虎山找张天师往汴京禳灾。

书中的张天师名为张继先,他为第三十代天师,在九岁的时候就成为掌教。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十二岁的时候,因道君皇帝宋徽宗的召见,张继先到了东京汴梁。

宋徽宗曾经好奇地问他:“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

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见龙颜”。

按照真实的年纪,《水浒传》很明显把张继先的年龄给拔高了。

宋钦宗金人日侵,皇帝病急乱投医,希望借天师神力力挽狂澜,招张继先入京。

张继先走到泗州就很识时务的坐化了,终年36岁。

但据传打开张天师的棺椁,只有一只鞋子,这只鞋子与达摩祖师、摩诃衍的鞋子共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三鞋公案”。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有传闻,张继先并未去世,而是远遁。这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陪着宋徽宗在冰天雪地里的就有一位叫张虚白的道士。

龙虎山历代掌教天师均姓张,但其实不过是一种宗教圈子的普遍规律,如同每位大德高僧都在法号之前冠以“释”姓一样。

因为是历代张天师的道场,所以龙虎山名声大噪。

但初代张天师能选择龙虎山驻足,就颇有一番考量。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象山的支脉,山如其名,美不胜收。

传闻有九十九条龙在此聚集,因此山状若龙盘。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有灵山处必有胜水,上清溪依山缓行,绕山转峰,过滩呈白,遇潭现绿。

且向山水寻光景,何必江湖争令名。这是让人修身养性的天然居所。

传闻神灵遣仙鹤指引张道陵在此修行,功成之日,龙虎现身。遂以龙湖之名取代云锦。

自后,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龙虎山被誉为道教仙境。

道教因龙虎山兴起,龙虎山因道教而名声在外,这种完美契合,在中国独此一家。

02

新、奇、特的情趣美

龙虎山为秀美多姿的丹霞地貌,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国内景点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也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500

图片出自网络

这里自然景点和文化遗产众多,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龙虎山“三绝”。

龙虎山景区并非龙虎山一隅,而是龙虎山周边各个景点的总称。

上清古镇便是龙虎山景区一座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它依水而建,周围群山环绕,沿河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和船埠头更让小镇显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格。

古镇随处可见的道教文化长廊,无论是走马观花还是沉浸其中,都能体会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欽”,对忙碌的身心是一种舒缓。

500

图片出自网络

移步龙虎山主山脉,最先映入眼帘的必然是象鼻山。

象鼻山位于泸溪河东侧,一座形象逼真、巨大无比的天然石象立于山中,硕大的象鼻似乎从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神象”。

而象鼻山的形成又不得不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

500

图片出自网络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绕山蜿蜒的清溪,峰横卧碧波的奇峰,山水交融,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有着“小漓江”之称的仙水岩。

仙水岩的24座奇峰,有着“十不得”的说法。

如仙桃吃不得,是指山峰的样貌类似仙桃,惟妙惟肖,在赞叹之余必须提醒自己,这是山!

“以假乱真”来形容这里的山峰,绝非贬义。

500

图片出自网络

仙水岩一带,还有一座被人们称为“无蚊村”的许家村,这里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树竹葱茏,冬暖夏凉,宛如世外桃源。

据说当年张天师事母至孝,每到夏天,为了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为她驱逐蚊子,所以至今这个村庄里都没有蚊子。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在天然景观之外,与脍炙人口的故事契合,就形成了龙虎山百里挑一的人文景观。

上清宫是龙虎山道教最重要的场所之一,这里据传最早是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结庐炼丹时建的天师草堂。

后来,这里成了历代张天师从事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等重大法事活动的地方,素有“道教总会”、“神仙都所”的美称。

宫殿殿阁巍峨,殿、阁、楼、院遍布山间。其规模之宏大不但为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500

图片出自网络

而历代天师的起居场所,包括接待朝廷重臣、地方贤达的天师府更加气派。

整个府邸占地5万平方米,有500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

府内古木参天,环境清静,风景十分优美。

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兼有封建衙署的某些特点,在布局上保持了鲜明的道教正一派风格。

500

图片出自网络

不过,在这种道教的大本营,却有着零星的佛教元素。

马祖岩,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在当地传授禅经而得名;仙水岩周边的仙姑庵的一侧有一个洞,里面有许多盛放尼姑尸体的陶缸。

当然,地灵出人杰,这片土地上亦出现了不少儒家士大夫,龙虎山的泸溪河对岸就是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

虽然,儒释道三教各有千秋,亦能兼容并包。

但历史上不止一次有过三教论辩的事件,不知道在某个日子里,代表三教的不同思想阵营的俊秀们有没有激烈辩论过。

03

神奇的悬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绝美的山水与儒释道教化之功,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灵动。

但龙虎山最引以为傲的却是——神秘。

龙虎山与其他处的山十分不同,此处山崖陡峭,绝壁上更是光滑无比,人几乎无可攀登。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山顶高耸入云,山下即是湍急的河水,地理位置如此险恶,本应该人迹罕至。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里有数量众多的悬棺群,且规律地分布在龙虎山山崖上的洞穴内。

这种崖葬的方式,普遍存在于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中。但其他地方的崖葬,都没有龙虎山那样困难。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江西古代为百越出没之地,到宋代,这里已经是王安石等人的故乡。

所以,悬棺的年代必然久远,而且也代表着中原对江西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些百越人是如何在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的年代,把近千斤的棺木放置到如此高的悬崖峭壁上的?

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只能说,有山有水,有人文,有景有物可多选的龙虎山,还具备着考古价值。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正因如此,龙虎山的风光并没有因为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而落寞,它依旧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个前来游览的人。

注:图片出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