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亚运,杭州人比孔雀还会开屏

作者 | 哈酥

来源 | 视觉志

近段时间,每个杭州市民心里都憋着一句话:

“杭州,你别卷了,大家都害怕了。”

500

随着亚运会时间临近,杭州的考前焦虑达到顶峰。

500

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连路缝都不放过。

500

500

洒水车一天洗八百遍,就连洒出来的水都是带香味的。

500

三个吉祥物遍布杭州各个角落。

500

肆无忌惮的灯光秀直冲天庭。

500

浓浓的亚运氛围是市民都不好意思素颜出门的程度。

500

杭州的变化有多大呢?

有人去西部当一年志愿者,回来找不到家了。

杭州人:你懂那种突然换了一个城市的感觉吗?

500

可以说,因为亚运会,整个杭州城离被拆了重建不远了。

500

500

杭州,别卷了

现在的杭州,一整个“乱花渐欲迷人眼”。

马路护栏、隔离带、高架桥、路灯......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花,“比甄嬛过生日时还多”。

500

500

各种颜色,各种品种,应有尽有,活脱脱一个大型花卉市场。

500

500

高架桥上16个品种的月季花,连花期都定好了——

准时准点在亚运期间盛开。

500

500

杭州的桂花,已经懂事地提前一个月冒出头。

500

500

“没有一朵花在杭州可以想不开,没有。”

500

就这还不够,整车整车的花仍然在往杭州运。

路边随处可见带着帽子低头闷声掘土的大爷大妈们。

直到晚上,还有人看到他们打着灯连夜栽花。

500

500

外面有花,小区里也不能少。

社区给每家每户发三盆花,用吊车直接送到阳台。

500

500

花不够发,就改发花种子。

主打一个全民种花。

500

500

栽花不够杭州发挥,卷生卷死的巨型绿化装置才能凸显杭州的精神状态。

熊猫版《白蛇传》有了——

500

500

请接收来自采茶女的亲切注视——

500

500

         

胆小的人夜晚慎去,在朦胧灯光的照耀下,猛一抬头,是能吓到原地去世的程度。

500

500

道路两旁的树木也要穿上新衣服。

底座围上锃光瓦亮的不锈钢,再配上会发光的蝴蝶,夜晚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500

500

除了花花草草,亚运会限定皮肤开启卷王新赛道,氛围感拉满。

地铁站化身体测现场。

早高峰的打工人走在跑道,脚底像踩上风火轮:

“本来上班就着急,看这玩意就更急了。”

500

500

挤进地铁,地面温馨的亚运小tips映入眼帘。

500

“不到万不得已不向游客推荐理发店。”

——梦幻联动1818黄金眼“杭州小吴”。

500

“记得对‘杭州是美食荒漠’的评价做好情绪管理。”

杭州:随便吧,已对“美食荒漠”脱敏。

500

走在杭州街上,一步一景,三步一个亚运会宣传。

公交车换上亚运新皮肤。

500

500

没盖完的大楼,围上。

500

500

水里也安排上,就是这字母不太听话——

“6”飞了。

500

500

高铁沿线的稻田也要利用起来,给外地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500

500    

视觉轰炸的同时,耳膜冲击也没落下。

坐公交,每报一站都得加上前缀:

“杭州亚运会提醒您......”

500

扫个共享单车,冷不丁放出个大喇叭:

“当好东道主,喜迎亚运会。”

骑出二里地,还在迎亚运。

杭州市民:求求了,憋说话了。

500

宣传海报已经无法满足杭州,这次卷到墙绘。

家门口的墙,早上出门时还是白的,下班回来就刷得满满当当。

500

500

路边的宽带箱、供电箱、石墩子......总之,不能出现一处空白。

墙绘师的刷子都要刷得冒火星了。

500

500

杭州人有自己的爱豆三小只。

虽然很多人直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他们叫什么,但不妨碍他们全方位入侵你的视线。

500

抬头是3D电子屏,在你头顶蹦迪。

500

500

低头是马路印花,跟着你一路跑。

500

500

往前看,好家伙,连红绿灯都不放过。

500

500

鲜有人至的山沟沟里,惊现三小只。

500

500

乡下田地边,他举着火炬给一排稻草人打头阵。

500

500

有人去扫墓都能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

500

发展渐渐离谱,沙雕版本诞生,话说,你能看出来他们在哪吗?

500

500

躲不过,到哪躲不过。

不过,这可苦了一大批画画的人,快画出工伤了。

每次学校绘画比赛必有亚运会题材,备赛期间天天画天天画,学生们:已画吐。

500

500

有人从前年画到今年,已经彻底麻了:

“真的,两年了,浙江设计比赛,不是亚运就是元宇宙,麻了,彻底麻了。”

500

成都人感慨遇到知音,昔日被大运会支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500

每天一到夜晚,杭州奥体的灯光秀开启嘎嘎乱杀模式。

500

500

这炸裂的光束能传到7里地之外。

500

不开玩笑,天庭的人都要戴墨镜。

500

不知道的还以为外星人集体出动来占领杭州了。

500

500

500

看着这互相交错的灯光,有网友油然而生出一种跨越物种的共鸣感:

500

杭州市民也没闲着,全民学英语的风潮浩浩荡荡来袭。

500

500

英语速成小册子贴心地标注上谐音,瞬间梦回初学英语的童年。

500

全国的学生都在羡慕杭州的学生,开学日期推迟到10月。

先别羡慕,他们也没闲着,暑期实践活动:

教爷爷奶奶学英语。

500

不止英语,公交车司机师傅现学四门外语。

500

500

终于,杭州的考前焦虑传染到市民。

有网友单位楼下修建草坪,每天实时查看进度,看着草种了又拔,拔了又种,眼瞅着亚运会越来越近,心里着急得直冒火,还好在亚运会前搞定,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安心工作。

500

全国人都在劝杭州“别卷了”。

但杭州只会告诉你,卷是没有边界的。


500

赛博朋克·杭州

为了亚运会,杭州提前进化十年。

各种黑科技目不暇接。

路边长椅自带太阳能面板,手机电量告急,随手一放就能无线充电。

有网友去灵隐寺,累了坐在长凳上歇会儿,手机放旁边突然开始充电,“我以为是佛祖显灵了”。

500

500

公交站台大升级,长椅、电视机、自动售卖机,一应俱全。

500

500

居然连空调都装上了,坐在里面冬暖夏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风吹日晒雨淋地等车了。

500

500

令人震惊的是,公交车能像打车一样叫过来。

在手机上预约好,10分钟内就能开过来,价格只要一块钱。

500

500

      图源:抖音   

公交车内部配备真皮座椅、小桌板,旁边还能充电。

谁懂啊,坐个公交,愣是坐出了商务舱的感觉。

羡慕两字已经说累了。

500

500

地铁站布置得如梦如幻,好似身处宇宙空间站。

500

500

地铁车窗的透明面板上,显示实时变化的站点、时速,滚动播放杭州的旅游景点、美食介绍。

未来感属实拿捏住了。

500

500

360度实时转动的指路牌,魔幻地像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路标,有时路过还会自动播放BGM。

只要在电子屏中输入想去的地方,指路牌就会转到指定方向,并显示距离。

自带双语景点介绍、语音播报,简直就是一个免费导游。

500

500

外地人看得惊掉下巴:

“原来我竟是山顶洞人。”

500

虽然临到亚运会,大家才明显地感知到杭州的变化。

实际上,杭州已经为此筹备8年。

网友打趣时说的那句“杭州为了亚运会新建了一座城”,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2015年9月,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

彼时的杭州仅仅是一座二线城市,远没有今天发达。

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大莲花”体育场还没建成,地铁刚刚开通三条。

为了筹办亚运会,杭州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

八年间,继“鸟巢”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馆“大莲花”体育场落成。

500

500

能容纳上万人的亚运村拔地而起。

500

500

56个竞赛场馆相继建成。

500

500

地铁、高铁、公路陆续开通多条线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徐徐铺展开来。

500

如今熠熠生辉的杭州展现在你面前,其实一直在默默埋头苦干。

500

500


500

特殊的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已经是中国第三次与亚运会结缘了。

对于中国,亚运会到底是特殊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家喻户晓,但鲜少有人知道北京亚运会,它比北京奥运会足足提前18年。

那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运动会,举国欢庆的热烈程度丝毫不弱于奥运会。

1990年的中国正处于从旧时代迈向新时代的阶段,人们崇尚奋斗出奇迹。

举办亚运会的资金不够,无奈只能全国募捐。

号召一发出,全国上上下下加入其中,有捐赠几块钱的学生,也有捐赠千百万元的大企业家。

最终共募集到2.7亿元,凑够全部款项的十分之一。

500

500

如今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是在省内传递,而在北京亚运会,火炬传递和奥运会一样,是全国传递的。

火炬每传到一个城市都是人山人海,热情的民众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传到杭州时,甚至因为市民争相目睹亚运圣火,火炬交接仪式被迫延迟22分钟。

赶过去报道的记者卢宝泉根本挤不进去,无奈爬上对面的大楼,当年的盛况由此被记录下来。

500

500

      图源:卢宝泉   

90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收看赛事的渠道只有电视机。

亚运会开始后,全村的人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呐喊。

公交车上专门悬挂一块小黑板,实时播报奖牌榜,每当售票员更新数字,车厢里就会迎来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一首《亚洲雄风》唱出中国人最浓烈的北京亚运记忆,火遍全国: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500

500

时间来到2010年,中国再次迎来亚运会——广州亚运会。

此时摩天大楼的高度和多少成为人们心中判定大都市的标尺,广州塔“小蛮腰”就是在这时诞生的。

筹备亚运会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级企业放弃赞助,关键时刻,是民族企业伸出援手,广汽集团、王老吉、TCL等一大批企业站出来,帮助广州亚运会撑过难关。

彼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州亚运会正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东方雄狮的苏醒。

500

500

13年后,杭州接过广州递来的接力棒,迎战亚运会,继续向世界展示中国新的面貌。

无论是花开遍野的城市景观,还是赛博朋克般的黑科技,都在向世人呈现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文明中国。

从北京、广州,再到杭州,表面看是三个城市的变化,实则是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变革。

从黑白电视的年代,到高楼大厦的时代,再到黑科技时代,不过短短三十余年,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亚运记忆折射的是中国的飞速发展。

所以,杭州才会拼了命也要办好亚运会。

然而,就在杭州拼命准备亚运会期间,总有人说一些风凉话来黑杭州。

500

作为一项对于中国有特殊意义的国际赛事,杭州肩上的重任可想而知。

为了不给国家丢脸,为了不让全国人民失望,杭州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某一天肩负起重任,咬牙前行,逐渐成长为能代表中国的优等生。

所以,别再轻易嘲讽杭州,亚运会不只是杭州的亚运会,更是整个中国的亚运会。

请给拼命努力的杭州一些掌声吧。

杭州值得。

500

500

500

500

监制:视觉志

编辑:哈酥

微博: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