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咪蒙“休学论”

文 |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ID:superMr_xu)

01

之前,有朋友向我分享了一篇咪蒙的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

虽然咪蒙基本上每篇文章都很喜欢标题党,不毁三观死不休。

但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才惊讶地发现她这次居然没有标题党——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标题一样毁三观。

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就是:

她们公司有一个实习生,大学调剂的专业,对上课不感兴趣,所以到处实习兼职,先后做过摄影师、家教、模特、新媒体,最后发现还是喜欢写东西,于是就办了休学,来了咪蒙的公司,既能有钱赚,还能追求梦想。

咪蒙觉得,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与此同时,她公司里另外一个已经大三的实习生也想休学,征求她意见时。

她的回复是:休学吧,我支持你。

联想到此前她写过让实习生“要哭回家哭”之类的文章,我不禁好奇,咪蒙公司里到底是有多少实习生?

毕竟廉价的劳动力好用,没出校门的学生好骗啊。

最后,关于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咪蒙给出了三条理由:一是现在大学的课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二是人生最难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三是她发现互联网时代那些野生(不上学)的人才最有爆发力。

每个理由下面,还有一大堆成功案例,听起来都好有道理。

从这点上讲,咪蒙的文章还真像某些传销套路,一方面强调现实多么残酷,一方面渲染未来多么光明,再讲几个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故事,喊几句激荡人心的口号,让人着实欲罢不能。

但在我看来,不管是咪蒙的“休学论”还是传销套路,无论说得多么动听、无论有多少人已经成功,都有一个致命死穴:

他们都只强调了成功和收益,却忽视了风险和成本。

这就像一个赌徒看到高额赔率就两眼放光,却忘了自己押上的很可能是全部家当一样,愚蠢而短视。

 

02

小时候学象棋,每次和父亲下,总是输的惨不忍睹。

原因就在于,我只想着赢。

父亲告诫我:下象棋一定要走一步想三步,不要只想着你这一步能吃对方一个兵,要想到下一步别人很可能会吃你一个炮。

很多关注我的人都知道,大学里我曾经过得极度颓废。因为学校不是我想考的学校,专业不是我想读的专业,甚至连城市都不是我想待的城市。

几乎很少去上专业课,多数时候都是在宿舍通宵玩游戏,曾经两度想过退学或休学。

就像咪蒙文章里的实习生一样,我也想着休学或退学后靠写作为生。

毕竟,我在高三繁忙的学习中,还写出了一本16万字的长篇小说,但因为后来全力备战高考,这本书并没有出版或发表的机会。

大学里颓废的时候,我就经常想:要是我休学或退学全力以赴去写作呢?

更让我有底气的是,那时候的我在人人网上写的东西已经小有名气了,不少人都鼓励我出书。

我甚至还为要写的东西列了大纲,做了非常细致的计划表,雄心万丈、充满希望。

但在激情和幻想冲昏头脑的最后关头,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没有成功呢?失去的这段时间,还能补回来吗?

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庆幸,当年没有走出那一步。

 

03

和当时我一门心思想要休学写作,只想着一朝成名天下知一样。

咪蒙关于“休学论”的所有理由,其实都是在以偏概全。

她强调了“得到”,却忽视了“失去”;她看到了收益,却忽视了成本。不管她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休学,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这样的代价,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压根没想过,这背后的代价对你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学真的只是上点专业课,拿个文凭那么简单吗?

我在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做出更好决策?里写到过,当年毛泽东同学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也仅仅读了半年就选择了退学。

原因和咪蒙文中的实习生挺像:既然学不到什么东西,不如去追求理想。

退学后的毛同学也像那个实习生一样,尝试了很多东西,还报考了好几所专业学校,这些学校五花八门,有商校、警察学校,甚至还有一所学习造肥皂的学校。

但最终,毛同学还是选择回到正常轨道,报考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在那里读了五年书,按照现在的学历来算,差不多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

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当一位北漂回到家乡,曾经写过毛同学毕业后在北京的经历。

这段经历,成为了毛同学辉煌一生的起点。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在一师读书时做过的事、聊过的天、认识的人。

他的老师杨昌济推荐他到北京,介绍他认识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和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并最终影响了他的所思所想和人生轨道。

他的同学蔡和森、肖子升、罗章龙紧紧聚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创建新民学会,组织沙龙、办杂志、搞社会活动,成为了他当时最可靠的亲密战友。

他们之所以愿意推荐他、帮助他,正是因为有在一师里长达数年的相识相知,沟通交流,了解他的为人处事,知晓他的胸襟抱负,相信他的见识和能力。

在他深处闹市却籍籍无名的时候,他们成为了他成功路上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助力。

我们现在随便翻开一本成功学,都会发现里面连篇累牍地在强调人脉资源。

但在你无名无利的时候,又从何去建立你最初的人脉关系?

恰恰是那些你大学里的老师、同学甚至考友,往往成为你能拥有的成本最低、潜力最大、同时又最可靠的人脉资源。

很可能,在今后的人生历程和事业发展中,他们就成了你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重要力量。

就像当年王强和徐小平帮助俞敏洪一起做大新东方一样。

另外,还记得《人民的名义》里的那个“汉大帮”吗?

 

04

在咪蒙的眼里,只要不喜欢自己的大学专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休学。

在文章里,她还举了不少退学或者没读过大学却成功的例子,来证明不需要学什么专业知识,也可以做的很好。

比如某个写文章的人,某个搞演讲的人。

先不说这算不算幸存者偏差。

即使,这样的成功人士真的遍布自媒体圈、演讲圈、娱乐圈,也没有用。

因为,请跟我大声念:

  不    科。

咪蒙是文科生,不代表这世界上所有读大学的人都是文科生。

作为一个典型文科生,我承认,大部分文科专业其实不需要学精专业课,也能找到工作,工作后也能做得挺好。

比如我,大学压根没好好上,但似乎也不影响我现在干企业行政管理。

毕竟,文章写的好,牛皮吹得响,做人做得好,会协调能办事,很多时候靠自己领悟就行,不需要专门开一门课去教。

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大学教育,乃至专业深造的事情了。

物理、数学、化学、医学、生物、通信、水电……

不需要大学教育就搞这些的,叫民科好吗?

咪蒙如此鼓吹“休学”,你让那些理工科大学里同样不想上课,然而又不会搞演讲、不喜欢写文章的人情何以堪呐,让他们休学后去工地搬砖吗?

大学里,不喜欢自己专业的人多了,因分数不够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人更多。

但并不意味着,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只有休学这条路最好。

专业不适应,换专业行吗?

专业换不了,去读个双学位行吗?

双学位也不想读,那从现在开始就准备跨专业考研行吗?

如果都不行,咱退学重考行吗?

既然可以不在乎文凭有勇气休学,为什么没勇气退学重考?

事实上,大学里除了专业课,还有很多学习资源,图书馆里的书、论文库里的论文、牛逼教授的公开课、甚至名家讲座……只要你有心,总能学到不少感兴趣的有用的东西。

你如果真觉得大学里没什么东西可以学,那只能说明,你至今仍不明白大学里应该怎么学,应该学什么。

 

05

咪蒙的文章虽然写的是休学,但通篇看下来,其实字里行间都在写退学。

在她的认知里,大学本来就学不了什么东西,一纸毕业证更是不重要,与其为了混文凭,不如早点出来工作挣钱。

有钱就是一切,有钱就能任性,这是她喜欢的“功利的世界”,这也正是她之所以那么理直气壮地支持大学生休学的根本原因。

她在留言中特别强调,在她们公司,不用什么文凭学历,实习生就能拿到4000-10000的工资。

只不过,她没说的是。为了这每个月一万左右的实习工资而休学,失去的却是老老实实大学毕业后的“无数种可能”。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里,绝大部分大企业都需要学历和文凭来作为最初进入的敲门砖。

更别说国企、机关、事业单位了。

咪蒙所谓只看能力不看学历的行业,基本上就是互联网行业,再精确一点,也就是她现在以之为生的自媒体行业。

问题在于,自媒体再火,又能容纳多少人就业?你让那些受你影响,休学甚至退学不要文凭的人,在碰完壁后喝西北风去?

更何况,这个行业有前途,不代表这个行业里的每家公司都有前途;这个公司有前途,不代表你所从事的岗位有前途。

一旦这个行业从风口跌下来,没有文凭和学历,你凭什么去换个行业还能找到好工作。

还是那句话,往往要等到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奔。

在你不知道能不能永远站在潮头的时候,学历和文凭就是你最后的兜底。

 

06

咪蒙之前的粉丝有一千万。

这个数量不仅超过了很多国内二线城市的人口,甚至超越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总人口。

在这个庞大的数量群体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咪蒙的文章会受到影响,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就去付诸行动。

和咪蒙相比,我毫无疑问只能算“人微言轻”。但我仍希望,这篇文章能被更多在大学里迷茫、犹豫、徘徊的人所看到。

因为,当年的我曾和他们一样。

我现在觉得庆幸的是,我坚持读完了大学,我在大学里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听过的公开课,图书馆里看过的书,都让我今后的人生获益匪浅。

而那本看起来薄薄的没什么用的毕业证,却真正成为了我敲开国企大门的基础。

你总有一天不会迷茫,但走过的弯路却很可能再也绕不回来。

不要去轻易去做一些可能付出巨大代价的尝试。

休学或者退学,意味着你不仅失去了大学里的各种人脉、教育、学习资源,失去了文凭学历的兜底,更意味着,你将失去一大段弥足珍贵的时间。

人这一辈子,工作的时间长着呢。

但最好的读书时间,就那么几年。

—— END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栩先生(ID:superMr_xu)

作者李栩然,知乎个人成长、职场干货领域50万赞答主,微信上最会写毛泽东的人。特别擅长将个人成长干货与历史人物故事相结合,观点独特、内容有趣,每一篇阅读都是十万+。

喜欢他的文字,想阅读更多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推荐同步关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栩先生”,后台回复“毛泽东”或“犀利时评”,一定不虚此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