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集体餐食,类似部队、单位、学校之类的食堂,最重要的是卫生和营养保证
【本文来自《预制菜能不能进校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集体餐食,类似部队、单位、学校之类的统一食堂供应,最重要的是卫生和营养保证,在此基础上尽量注重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当然,这些都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之下来实现的,比如费用和方便快捷。搞清楚这些,我们就可以讨论所谓“预制菜”的问题,不说战争年代和建国之后直到改开初期的那些年份,哪有那么好的条件,能吃饱吃的热乎就已经很不错了,个别情况之下,开小灶或者病号饭,那都是特例,当然,那年头还没有“预制菜”的技术条件,吃食堂的最佳描述就是“先来的吃啥有啥,后来的有啥吃啥,最后就吃啥没啥了“,现在有些人家中条件好,恨不得雇厨子顿顿吃各地宴席名菜,除了营养卫生新鲜之外要能吃出仪式感,招待外国元首的国宴标准才好,起码也要吃出《唐顿庄园》里英国老牌贵族地主家宴的架势,戴假发特绅士那种,这个没问题,有钱在家摆荡是你的自由,但要求学校,特别是普通学校食堂也照此标准看齐就不现实了,一家伙好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同时开饭,边际条件又框死了还不能多花钱,不搞工厂预制,你说还能怎么办?我建议,凡是不同意吃“预制菜”的学生家庭,可以自己解决自家孩子的餐食问题,比如自家带饭或者送饭,也可以在学校周边寻找小饭桌或者饭店食肆之类的单独吃,可是想到没有,即使可以解决目前的学校餐食问题,并不意味着能一直保证吃到高标准的饭食,比如长大了要去上大学或者参军,没准儿还要出国或者到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方便食品罐头预制食品之类的,备不住会经常食用,干啥打小就那么娇生惯养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吃的,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遇到啥事啥情况的都说不定,适应能力培养才真的很重要,谁能保证这一辈子不会遇到点儿风浪危险的?
最简单的,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国境之内没有发生过战争,但根据目前国际形势,未来几十年是否还能如此谁也保证不了,所以,老话讲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多给自己或者子女增添些在各种环境里活下去的本事,也许比给后辈留下有形的财产更重要,历史上守着金银财宝饿死的故事比比皆是。所以说,虽然什么“预制菜”不那么完美,但大概已是目前的最优选择,当然,如果发现有类似卫生营养之类的大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但没有太大问题,大家就安之若素老实吃吧,别那么多事儿咸的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