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看待“计划经济增加贫富差距”的观点?

知乎里有个提问: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会增加贫富差距,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巧合的是,如果一个政府想把社会财富,不公平的分配给特殊人群,比如高贵的日耳曼人或者特权贵族,最有效的方式,恰恰就是计划经济。”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1944

下面是我的回答:

哪里有不公平的分配,哪里就有贫富差距扩大的可能。这种情况,计划经济里可能有,市场经济里也可能有。

在市场经济里,以资本为核心,为标准进行分配。这就是不公平的,极易造成贫富分化。

因为财富生产主要依靠方法(科技)和劳动,而不是资本。没有资本,只靠科技和劳动,人们就可以生产财富。没有资本家,生产所需自然资源就在那里,不会消失。

反过来,没有科技和劳动,资本家就没法生产财富。资本本身是“死物”。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生产原材料并不会自己变成财富。它们必须依赖方法(创新者)和劳动(劳动者)才能变成财富。资本家要想不依赖别人自己生产财富,他也得变成创新者和劳动者才能实现。所以,完全的资本家只能是为经济锦上添花的装饰。真正的企业家不是资本家,主要不依赖资本获利,而是靠过人的创新和勤劳获利。

计划经济确实也有造成不公平分配的事实。原因是依据“权力”进行分配,而不是依据对财富生产的贡献进行分配。这种权力来自“计划”。谁计划,谁就有可能因为私心进行不公平的分配。

这种不公平不是无解的,而是有解的。方法就是群众监督,民主管理,展开劳动竞赛,实行按劳分配,让权利为民所有,为民所用。

人们所需的生活物资是弹性的,多一点,少一点不会致命。这种弹性在积累到全社会这个规模后,动态调整的幅度就可以支撑计划经济了。计划生产可以打出一定的富余量,并按月,按季,按年,按五年进行动态调整。在当代社会,信息采集和计算的能力已经大大进步。这为更精确,更灵活,更迅速的计划提供了可能。

在计划分配方面,纯粹的计划容易导致腐败。所以,做“大计划”并包含调整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个行业里的各家企业可以做年度分配的大计划,但是在落实到个人的分配上不做具体的“死计划”,而是依据劳动竞赛,按劳分配。采取底薪加奖金的模式,用奖金的变化做到月月调整,年年调整,或者直接采取绩效分配方法。这与市场经济里私营企业的分配灵活度已经十分接近了。区别在于,市场经济靠市场竞争调节分配,计划经济靠民主监督调节按劳分配。如果民主治理做不好,计划分配变成依据“权利”进行分配,那就很容易造成不公平,进而毁坏经济运行。

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各有优劣。正确的经济运行方法应该是和其两长,各去其短,各司其职的。即在增量阶段,有大量新增财富的时期,多采用市场经济,鼓励人们追逐利润。在存量阶段,没有什么新增财富的时期,多采用计划经济,抑制人们追逐利润,抑制按照资本进行分配。

因为,在总财富趋于固定的存量阶段按照资本标准进行分配,会让资方有利润,财富增加。这将导致零和博弈,使劳动者的财富减少。劳动回报将无法覆盖劳动付出,劳动力再生产无法完成,造成消费不足和生育下降,损坏经济循环,使经济走向崩溃。

历史发展本来也是这样运行的,财富分配依据经济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别只是这种财富分配变化是主动的,改革式的,不流血的;还是被动的,革命式的,流血的。历史的发展进步,就是要减少后者,扩大前者,实事求是,灵活应对,主动变化。

至于公有制计划经济在历史上出现的腐败问题,民主监督不足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因为对经济规律理解错误造成的。这个错误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迫使人们在“公有和私有”,“计划和市场”之间做非此即彼的二选一。于是,人们被分作两个阵营,不愿走回头路且掌握权利的那群人,就会对另一群人进行“专制”,而不愿也不敢给予“民主”。

这种专制的发心是好的,不希望社会再回到过去那种境况中吃二遍苦,让劳动者活得如同牲口,每日为生计疲于奔命。但是专制的的确确造成了监督不足,让腐败大量发生,侵害了群众利益,伤及政权基础,有动摇国本的危险。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把经济规律讲清楚,告诉人们经济需要的既不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也不是公有制计划经济,而是与时俱进,主动变化的,灵活包容式经济。在增量阶段采取与之更匹配的“市场经济为主”。在存量阶段采取与之更匹配的“计划经济为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兼容私有制,灵活采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手段的经济模式。

只要说清经济规律,并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灵活包容,人民群众在了解经济真相后,就不会迷信西方,迷信私有制市场经济,而是可以理性智慧地对待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此时,民心为我所有,不再担心被西方洗脑,就可以解除管制,放手发动群众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此时,我们将可以依靠群众力量展开全方位监督,严打腐败。这既能提高反腐效率,又不用担心“变天”。当公平得到维护,政治动乱就会大大减少。

民主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萃取计划经济的优势。当按劳分配有了民主管理的东风后,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计划经济由此被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搭配后,就能更好地适应经济运行阶段的变化,消除经济危机了。

事实上,经济周期不可避免,但是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经济运行可以不是起伏的,而是上升期与平台期交替的“阶梯式上升”。因为增量阶段和存量阶段本来就是“上升”和“平台”交替的。存量阶段的存量财富足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出现“下降阶段”,就是因为在存量阶段采取了错误的财富分配,导致劳动者财富减少,劳动力再生产无法完成,让消费和生育低迷,毁坏了经济循环,即毁坏了生产力,造成存量阶段保不住存量财富的情况。这是人为制造了危机,而不是经济本来就要下滑。

这就是市场经济(私有制经济)的本质缺陷,也是计划经济合理性的证据,以及融合性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的证据。

由此我想说,哈耶克是错的。他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公平和不公平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参考文章:

《资本主义是怎么毁掉经济的——兼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发展经济要先明白财富的本质是什么》

《揭秘第三世界国家民主失败的主要原因》

《“公私之争”是人类历史的最大悲剧》

《从底层逻辑理解世界及其趋势》

《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最简洁经济原理》

2023.09.13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