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本质还是资本和个人懒

一个选择是耐心做一顿饭,

一个选择是干脆直接出去吃,

“拿出来,热一下”算什么选择??。

 

最近这里老是有预制菜的帖子啊,奇怪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争论的?

不需要就不吃嘛,你不吃他不吃,它自然就没人做了嘛,

需要的就吃嘛,你吃他也吃,它自然就兴旺了嘛

不过,这么下去,感觉它必然有市场,因为有时大家没什么选择,资本看中的就是很多群体有时没有选择,比如旅游团的饭,尤其是孩子学校的饭堂,关键是咱孩子在家好饭好菜不吃,饭堂里的东西狼吞虎咽,唉!

这个话题炒这么热,显然是有资本想搞大这一块了,好像还有什么社区食堂,估计也是这路子,要不赚什么?资本要搞的那就是我们必然反对。

1,从大的层面上来讲,我们努力奋斗那么些年,是到底混得有多么凄凉,才会沦落到要推广整个社会大面积吃预制菜,这未免太可悲,今年年夜饭都凑有几个预制菜。

难道不是社会越进步,我们就应该吃得越好吗?

难道不是越是文明进步,我们就吃的越精致吗?

难道不是我们越富有,吃的越讲究吗?

就算没空讲仪式感,我们还有“穷讲究”呢。整个网络,什么话题都是抬杠的,对吃,你们已经这么将就了吗?你的“杠力”呢?你们的(抬)杠(精)神呢?

我以为我们未来的日常,是紧张工作之余,最起码应该是吃上以前村里土货流水席的品质,现在你告诉我是工业流水线的饲料品质?饲养咩?我们有工作,我们努力工作,不需要饲养,再怎么着,咱多少还穷讲究点品质的好吗?

我们是吃得不够饱吗?在三步走目标里,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现在我们是想吃得精致些,量少都没关系!哪怕炒一粒花生米,我都要用好油!

所以,以现在的生活水平,怎么选也轮不到预制菜啊!不管是什么程度的,还试图说服我们,把生活中的东西分这类那类,说生活原本就很多预制菜,偷换概念嘛,对我来说,切菜都是乐趣。难道古人云治大国如预制菜吗?

2,从行业看,各地都应该扶持小酒楼特色菜,鼓励精致招牌菜,推广工作餐定点小酒楼健康现炒菜,真有这么好,大家是愿意贵点的。加上原材料生产端改革,包括佐料调料,推广传统小作坊形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员回流搞搞种养,配套以城郊小货车一小时运输链。禁止规模化,用开散布局以产生产品多样性,以小产能聚大产能,并禁止大基地兼并小作坊。

这能养不少人呢,良性循环啊!!!哪里需要预制菜?

3,从就业看,现在失业率已经够高了,预制菜的出现,其结果必定是最少的投入,最高的产出和收益,现代工业化的特点啊,必定是资本利益链,必定是区域寡头垄断,必定挤兑传统行业。餐饮工业化??哈哈,必将使餐饮行业产生大量的失业,比如满街的酒楼用这个东西降低成本,味道不对了,客流越来越少,干不下去。不怕死的,死顶干下去,成本划不来,迟早也是倒。最终行业两极分化,高端高消费精致的餐饮就业有限,低端预制菜工业规模化生产,导致失业。其实很多星级酒店也用这东西。中间那部分人做什么去呢?改行吧,你能做哪行?前车之鉴,网店20年来已经淘汰了一大批实体店了,产生一批失业了。再来一批餐饮失业的,加在一起这些人怎么办?

说个经历:那是好多年前了,在肇庆呆了半个月,住在七星岩一个不错的老牌宾馆,咱山区来的,那时候还不知道预制菜这个名字,就是觉得三餐味道怪怪的,具体就去不形容了。第二天下午开始,我不吃菜了,早餐只喝粥,午饭晚饭只吃饭捞汤,甚至兑开水吃。有一天其他人都出去找端砚和石头了,菜因为吃不吃也要出钱,照常上了三桌,我一个人对着三大桌饭菜,那场面!我只吃了其中一大盘白饭,明明吃撑了,因为几天没吃肉了,就是感觉饿,但那菜我就是不吃,很饿,就是吃不下,后来同行的人闹,安排的负责人说:都吃围餐了,这待遇挺好的啊,你们闹什么啊???其实那时我们也说不清闹什么,菜就是不对。

3,个人,说什么到饭点了,拿出来,热一下,吃完,一扔,方便!

怎么说就是——懒

情绪暴躁,摘菜洗菜没耐心,还是别人处理过菜的好啊,那还不如出去。。。。

看看,一个选择是耐心做一顿饭,一个选择直接出去吃,那怎么也不至于“拿出来,热一下”,多此一举。

开门七件事,那啥那啥那那啥。红楼梦虽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但说吃的那也是个精致啊,这才是生活啊

架子倒归倒,精神不能倒,

工作忙是忙,不要垃圾进肚肠

小区楼下有两个小吃店,一个是牛杂小吃,用的是方便面,门庭冷落赚几个过路客的钱,另一家是实在竹杠面,十几年了,天天满坐,愣是把一个原本的早餐店开成全天候面馆。

所以,大家还是讲究的,吃的出来的。

4,家庭,港剧有句经典台词:哪,一家人吃饭呢要整整齐齐。那首常回家看看怎么唱来着谁谁准备了饭菜什么的

小小一桌饭菜,准备的时候拉拉家常,吃饭的时候赞扬赞扬手艺,主打一个全套和谐,那道预制菜算什么?谁买的?点缀吗?点缀说那么热闹做什么?主打菜?这个菜我不会做吗?浪费这个钱?这味道也不对啊?

多年后,回忆我们的童年,居然不是妈妈的味道,是清一色预制菜的味道?也好,天南地北的我们居然瞬间找到共同语言了哈哈,对对对,就是那个调料的味道,咱两家吃的肯定是同一个车间出来的哈哈

-------------------

最后,本人吧,不管多忙多累,就算一个人在家,都自己做饭,快有快的做法,慢有慢的做法。从啥也不会到现在搭配味道火候做得还算可以,从以前不知道怎么买菜,到现在会根据忙与不忙搭配买不同的菜,根据保存时间顺序做不同的菜,根据不同的摊档品质知道去哪里买需要的菜。已经很顺手了。以前嫌麻烦嫌脏,现在买菜做饭是我的乐趣,甚至慢慢清理厨房都觉得有意思。

胡扯这些想说明什么呢?

可能是:慢慢来,不要那么浮躁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