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人性的真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少数几部我自己反复观看,却不敢让家人一起看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里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人性的阴暗。故事中,派在16岁的时候,全家乘坐的货轮在太平洋上沉没。派乘坐救生艇,在海上奇迹般的漂流了227天,最终在墨西哥海岸才得救。派作为唯一幸存者,介绍给所有人,包括两个来调查货轮为什么失事的日本调查员和作家一个奇幻的故事!日本货轮调查员表示不相信,因为第一个故事有很多违背基本现实和不可思议的东西。在两个日本调查员的再三追问,甚至逼问下下,派仍然表示不知道货轮为什么会失事沉没,却说了第二个故事。派说,所谓的动物是他幻想出来的,其实船上没有动物,只有人。船上有四个人,而不是1个人和3个动物!腿部受伤的斑马,其实是那个佛教徒中国船员,他在跳上船的时候受伤了。那个鬣狗,是喜好吃肉又比较粗鲁的法国厨子!而那个红毛母猩猩,就是派的母亲!派说的是,他为了保护母亲杀死了残暴的厨师,然后像厨师吃掉佛教徒尸体上的肉一样,吃掉了厨师的尸体。这就是第二个故事。本来一个人和老虎温馨共存的故事,变成了陌生人之间为了吃肉,而出现了互相残杀,甚至为了生存而吃人。没有人敢于正视这个故事。因此虽然日本调查员对第一个故事根本不相信,却也不愿意上报第二个故事,最终他们的调查结论就是派第一个故事,并且称赞派是英雄。
但第二个故事也并不是全部真相。根据第一个和第二故事中留下的种种暗示和伏笔,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真实的少年派的漂流故事,也就是第三个故事。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故事,也是为什么派终生不敢面对,也不敢说出来的故事。或许,船上其实根本没有佛教徒和厨师,而是全部是派的一家,包括脚受伤的斑马—派的父亲,残暴的鬣狗—派的哥哥拉维,红毛母猩猩—母亲。那么,老虎是什么呢?其实,老虎根本不存在,它只是派心中的阴暗面。
是的,李安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吃人。而且李安还隐晦的嘲笑了宗教,他认为宗教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作用。人在这种生死关头,体现的都是自己兽性的本能!
这部电影让人感到,人性,往往比你想象中还要可怕。甚至可怕到了连派自己都无法接受。整部电影中,派几乎没有什么笑容,即使笑也是一闪而过,大部分时候他的表情僵硬,有一种忧郁,似乎始终在想着某一件事情。长大之后他同时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派对自己的信仰相当虔诚,剧中有一句台词:“不同信仰就像几间屋子,完全可以容在一栋房子里。怀疑不是不存在的,而正是因为怀疑让信仰更坚定。”我想这也是李安导演的想法吧,
虽然在上岸以后,他完全抛弃了恶魔,将它隐藏在内心深处(也就是那只老虎头也不回的钻入树林不见了),恢复了以往纯真的派,甚至还是吃素食,但他是备受煎熬的。为什么要煎熬呢?不是说动物性才是真正的人性吗?
李安这个人挺灰暗的,看不到人性的善,只能看到灰暗的地方,这也许同他长达8年的郁郁不得志有关系。
《饮食男女》中,老朱最喜欢的女儿们,一个个都忙着离开老父亲,过独立的生活。而老朱自己,居然也娶了大女儿的同学,还搞大了人家的肚子,差点气死了一心想嫁给老朱的吴伯母。
《推手》中,太极拳大师老朱实际上是被儿子媳妇赶出了美国的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份尊严,他被迫在70多岁高龄以洗碗为生。虽然最后阴差阳错,由儿子朱晓生从警察局领回老朱时,白人儿媳玛莎也有愧疚之意,但最后朱老先生也没有回儿子家住,而是回到了自己的简陋住所安度晚年。
《喜宴》中,虽然最终是一个相对美满的解决。但实际上,伟同和赛门仍然是同性恋的夫妻,而怀上伟同孩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仍然是一个没有丈夫的可怜女人。
《卧虎藏龙》中,原著明明写的是玉娇龙假装跳崖自杀,但李安却在玉娇龙可以和罗小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让玉娇龙真的跳崖自杀死亡。
我并不否认,李安是个尖锐、单纯的人,他看得比我们多,想得比我们深。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让派停止灵魂的拷问。我认为在极端环境中人的表现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的本性。就如在《三体》中,逃离地球的人类舰队已经不能算真正的人类了。假如没有面临这样的绝境,我们平常人还是把心里头的老虎关起来吧,毕竟我们还是跟野兽不一样。依佛经所说,人类具有三事,不但超过了鸟、兽、虫、鱼,还超过了天上。三事是:
一、忆念胜:人能思惟分别一切法,忆念过去,预期未来,认识现在的,都在意识中萦回不已。
二、梵行胜:人能知有父子、师弟、夫妇、亲友等──人类关系。因有此惭愧心,才能建立合宜的人伦关系,不致造成乱伦悖常的现象。
三、勇猛胜:娑婆世界──堪忍的人类,是最能耐苦的。只要所做的事情,自觉得有意义,即使任何艰苦的情况,也能忍受,毫不犹豫。
经上说,人的特胜中,这三者,是众生与诸天所不及的。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如菩萨的清净圆满,但已足以表示出人类特点,人性的尊严。所以佛经以“天龙八部”设喻,众生当中,只有人可以成佛。天、龙、罗刹、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等,各有他们特殊的性质,都不是人的正性。现在有些人,好端端的人不做,多以种种众生通性,如贪、嫉、自私、残暴,为人之本性,以为非如畜生、修罗一般才能叫做“人生”,说什么“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真不知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