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就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想跟老师的眼神有交汇

【本文来自《我们在美国的那些人才,是不是大部分也是因为口才等因素,败选于印度裔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洞庭香
  • 大家有没有发现东西方教育下的一个特别细小的表现,比如我们国家教育出来的人,做出了什么成绩,被人夸奖,受到表彰的时候,肯定会说,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以后会更加努力,或者是说,哪里哪里,只不过是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在西方教育下的孩子遇到同样的场景时,西方的孩子会坦然的接受夸奖,甚至会认为自己的能力远不止如此,或者是夸大自己的能力。我看到过一个美国大学教授用同一个问题问中美两国的年轻人。问,你觉得你的数学水平你自己来打分,你打多少?中国孩子大多说刚够及格,或者是七到八分,(十分制),而美国学生大部分认为自己的水平特别的好,给自己打九分甚至满分。结果经过测试,中国孩子的成绩远好于美国孩子。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劣,美国教育培养下出来的孩子,自信,阳光,任何场合下不怯场,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缺点是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容易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而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明显的感觉到信心不足,在公众场合不善于表达自己,喜欢埋头苦干,用事实来说话。介绍和表现自己时,给自己的评估会低于实际能力。

我读书时就是不善于表达那类人,小学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想跟老师的眼神有交汇。上班后爬到一定位置需要我来讲解PPT,从一句话说不利索大概几个月后就能完整阐述完PPT的数据和逻辑,其实就是你在说话时你脑子也在跟着动就行了,我以前说话时脑子是不动的,因为紧张,需要提前背好要说的话,现在不需要了,可以边说脑子边动,跟下属说话也不需要担心说错了怎么样,就越来越能开口说话。我觉得这不算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你这方面后多尝试后就可以熟能生巧的一项技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