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停播,星空华文腰斩,选秀乱象为何难解?
中国声音所代表的希望与梦想,转身揭露的更黑暗的现实。
文/ 万点研究 程墨
《中国好声音》这部巨型IP或许在第12季迎来终结。
十几年来,已有数千名选手走上《好声音》的舞台!这部选秀节目由星空华文( 06698.HK )引进的荷兰综艺,曾被视为赋予了一种与“平等”有关的精神价值:一目了然,公正诚实,超越平凡,它提供了罕见的机会平等和仅基于优点可实现成功的可能。
作为导师的四位知名歌手背对舞台,仅通过演唱技巧来“盲选”有潜力的歌手,借助转身决定其能否进入比赛环节。这种看似公平的对决,对于那些热爱音乐的草根而言,无疑是一个珍贵的平台。参与的草根选手将他们的才华转化为名声,同时数以亿计的人收看节目来获得娱乐和启发。
但多年来,观众对这档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失望——制片人夸大参赛者的戏剧性背景故事、操纵结果以及过度商业化的制作,困扰着该节目。
尽管近年来收视率开始下滑——从第一季的7.9分(满分10分)下降到 2021年的4.8分,但该剧的表现仍然优于同一时段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李玟曾在拍摄现场痛斥“不公平”。
然而最近,这种幻灭达到了临界点:已故香港歌手李玟的音频和视频片段8月18日在网上疯传。内容基本印证了李玟在质疑赛制不公平后与节目组发生的争执,随后几天内,李玟担任导师时带领的学员王泽鹏、周菲戈、杨灿先后发出参赛时与李玟在微信沟通的大段语音录屏,侧面佐证演唱时选手因手机被没收而无法提前得知李玟身体状况、李玟未被通知彩排时间等细节。另有选手发微博曝光自己被节目组威胁签约、盲选阶段演唱时导师因设备失控无法“转身”的情况。
李玟去年担任该节目的评委和导师,上个月自杀身亡,显然声称她被导演和制片人欺负;粉丝们重新表达了过去对其他参赛者和评委的不满,指控存在虐待、剥削和不公平现象。
该节目的播出公司浙江电视台的股价在强烈反对声中大幅下跌,该电视台最初回应称,对围绕李的指控提出质疑,称泄露的片段被“恶意编辑”。该公司随后又发表声明,承认其“未达到预期”。8月25日,浙江卫视宣布停播该节目。
受此影响,《中国好声音》背后的版权及运营公司星空华文( 06698.HK )股票遭遇疯狂抛售,在录音曝光后的8月18日暴跌23.43%,市值蒸发近115亿港元;8月20日(周一)起,上市公司股价接连跳水三日,8月23日-24日小幅回调,随后继续下跌。
星空华文前身即上海灿星,曾打造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这!就是街舞》等重磅IP,综艺市占率第一。冲击A股失败后2022年在港交所三次递表,在文娱业备受疫情打击的市场环境中直至12月29日才等到挂牌上市。
正是通过打造出《好声音》这档口碑收视双收的综艺节目,星空华文终在港股实现上市夙愿。据星空华文2022年报,《中国好声音2022》是其当年推出的八档综艺之一,公司80.42%的收入都来自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这部分收入同比下降20.23%至7.02亿元;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2.5%至8.7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扭亏。
2019-2021年,《中国好声音》曾是公司最赚钱的节目,但营收连年下滑,从2019年的4.9亿元下滑到2021年的2.52亿元。
实际上,这部剧一直没有摆脱争议。自成立以来,它就面临着操纵的猜测和过度商业化的批评。观众抱怨节目中过多的植入式广告,而评委则透露,他们被鼓励去渲染戏剧或投票给他们认为不够好的参赛者。
《中国好声音》里面充斥着戏剧故事,中国版权代理方、IPCN国际传媒总裁杨媛草女士曾在媒体专访中提到。“对于赞助商来说,他们其实更愿意听故事,那些CPIP的数字计算对于他们只是公式,需要更大胆更注重内容的人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
《好声音》第一季冠军梁博也抱怨过节目组对故事的极致追求。只说生日礼物是一把吉他,肯定不够。得是“人生第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很难用语言描述”。弹琴的感受也要有戏剧性——拨动琴弦的一刹那,整个人浑身都酥麻了。夺冠以后,梁博在综艺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身体)也没什么问题麻什么。”
连导师选人也需要为了实现节目效果而妥协。2018年,陈奕迅就在综艺里表示,在《中国新歌声》录制现场,已经淘汰的选手竟然还有重新返场的机会。对方演唱水平没有到让他“拍灯”的程度,可很快,陈奕迅就听到导演在耳麦里催促他和那英“按一下,按一下......”
导师陈奕迅曾在其他节目提到被“催”转身的细节。图 / 网络
对李的经历重新引起的关注引发了新的曝光和指控,包括参赛者声称被迫签署剥削性合同,以及指控参赛者为决赛席位付费。
实际上,自2005年以《超级女声》为首的选秀节目风起后,观众对“黑幕”“剧本”等暗箱操作的质疑一直延续到2020年前后的团综时代,以各类比赛为名号的“造星”即使在公众渠道播出,背后是否存在人为干预始终不透明。
在收视率的挑战和商业利益的诱惑下,本身发展就快而不稳的选秀文化也渐渐形成了一种不良的趋势。社会资本的无序进入和各利益方无休止的流量变现把这场“娱乐盛世”推向极致,但传媒与娱乐的结合一旦失去了制度的驾驭,就会形成泛滥的趋势。也因此,最近几年的选秀节目已经彻底从前者的“选”,变成了后者的“秀”。
从偶像练习生到青春有你、创造营,这些选秀节目热映时有多火热,结束就有多落寞。“成团即解散”、出道三年归来仍是“素人”的调侃在引人深思的同时,还揭露了秀圈乱象的根源所在:投资商、节目组都想趁热度捞一笔,而选手也想一炮而红,致使选秀节目的几大重要参与方的目的都不在选秀本身,而选秀节目也成了“资本与流量”的手段。
根据星空华文(06698.HK)今天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期内,实现收益1.44亿元,同比减少21.1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507.8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188.3万元,基本每股亏损为0.04元。
自8月18日以来股价连续暴跌,8个交易日跌幅达75%,市值也蒸发超过370亿港元。
失去《中国好声音》后,被高估的星空华文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