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讲孝道,讲多子多福讲天伦之乐,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改变

【本文来自《王石称人活得太久对下一代没什么好处,你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前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透过欧内斯托的眼睛》。其中有一句话,感受特别深。年迈的主人公给儿子写信,说:“儿子,我是爱你的,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最珍贵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权利让你承受我的老去......”这句话,让我想了很多。

我们的文化讲孝道,讲多子多福,讲天伦之乐。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改变。年轻人连结婚都不愿意,更不用说生孩子了。我们对于父母的眷恋,对于亲情的渴望,在下一代身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我真怕有一天,当我年迈体衰,行动不便的时候,会成为孩子的累赘。那时,生不如死,活得岁数再大,有什么意义?

其实,中国古人对这一点也有很好的提示:高寿者必多辱!不是所有人赞同高寿是好事的。

所以,王石先生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他没有说清“太久,是多久”。八十,九十,对于五六十岁就已重病缠身,全靠药物吊着一条命的人来说,确实太久。但对于那些已经八十、九十岁还能劳作,还能自己照顾自己,能充分享受生活乐趣的老人来说,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生命之可敬畏,在于其神秘性。不知何所从来,何所而去。顺其自然,别遭罪,别给别人添麻烦,等到走时,干净利落,不留恋,无牵挂,无遗憾,这比单独追求高寿要有意义得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