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几十、上百一包的香烟成本也一般不超过零售价的5%,这还基本是包装占大头

【本文来自《曾垄断80%欧美市场,云霄假烟是如何覆灭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资深烟民和一个资深烟标收藏者,对文中有几点有不同看法:

1.普通烟民并不能享受到假烟的低价格好处,只能是假烟的受害者。要知道烟贩子,零售商,没人会给卖回去自己抽的烟民说,我这是假烟,口感更好价格更低这种话的。都巴不得当正品卖,自己赚更多,也避免有人举报,要知道那可是罚得倾家荡产啊。只有那种送礼的,街边游荡冒充赃货的才会用低价格引诱你。

2.我做过酒类地区代理,差点和朋友做香烟批发。对这行还是有点了解,有广东的朋友也干这行被抓进去的,现在还没出来。别说文中12元假烟的成本只有3元,那些几十,上百一包的香烟成本也一般不超过零售价的5%,这还基本是包装占大头。90年代则是烟机和烟叶占大头。

3.细支烟浪潮并不是中华带出来的,而是熊猫,那时候领导人抽熊猫,为了他的健康,特制了细支长过滤嘴的。虽然都是上海卷烟厂的,但并不是中华引领的。国产最早的普通细支应该是苏烟的绿梦都。而在这之前国外女士型细支烟多不胜数。90年代流行的MORE就是细支,那时候很多女的学抽烟都是抽这个。还流行薄荷型香烟杀灭精子的谣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