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日本核污水的危害,就要说说氢元素

【本文来自《关于核污水的一个小疑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核污染并不是溶解,,,😑

溶解只是改变物质的宏观状态。但核污染,改变的是物质的原子核状态。

要说明日本核污水的危害,就要说说!氢元素。

正常的氢元素原子,由原子核里的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这种氢元素对人体基本无害,甚至有很多人相信氢可以养生,指的就是这类普通的氢。

但氢元素并非只有这一种形式,氢元素按照原子核内结构的不同,一共有三种同位元素。

上面说的一个质子加一个电子的氢原子构成的氢元素,还有个别名,叫氕(音pie撇)。然后1质子+1中子+1电子组成的也是氢原子,但这种氢原子的原子核结构与氕不同,于是起名叫做氘(音dao刀)以示区别。最后一种由1质子+2中子+1电子组成的氢原子,就叫做氚(音chuan川)。

氕氘氚都是氢元素,但原子核内的结构不同,所以叫做同位素。因为它们都是氢元素,所以也都可以和氧元素发生化合反应,形成‘水’。

但我们常识中的水,其实是指氧化氕。只有氧化氕才是安全的水。而氧化氘构成的水,被称为‘重水’,因为其中的氘型氢原子比普通的氕型氢原子要重的多,所以重水密度比普通水要大很多。同时,重水中也不支持生命存活,别问为什么,反正任何活物在重水里必死。

至于氧化氚构成的水,又被称为‘超重水’,因为氚的原子核里有俩中子,所以单位质量比氧化氘构成的‘重水’还要大。‘重水’就已经不支持生命了,‘超重水’对生命的态度可想而知。

日本这次排海的核污水,其中除了氧化氕这样的正常水之外,还包含有丰富的氘和氚构成的‘重水’和‘超重水’,从前面的介绍可知,重水和超重水对生命的态度都相当不友善。但它们的密度又都比普通水(氧化氕)要大,所以有可能会在日本近海发生沉聚,但这种下沉聚集并不牢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随波逐流,所以大概率还是会随着洋流分布到全球海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