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打捞“中国好声音”启示录
【虎落平阳按语】网传“中国好声音”50万一转腚,窃以为是谣言,否则也太离谱了。记得11年前这档节目初起时写过一篇评论——《打捞“中国好声音”启示录》,刊发在《浙江工人日报》上,还是对其抱有很大希望的,时至今日,刀郎一曲《罗刹海市》让人瞠目结舌!
打捞“中国好声音”启示录
金新
在一个“戏子”成为艺术家,成为权力座上宾,而文人墨客有可能成为“戏子”的时代,私下一直不屑一顾于“歌舞升平”的歌手。
然而,近日笔者却被一挡叫“中国好声音”的娱乐节目深深地吸引住了。
英文“The Voice of China”的名为“中国好声音”是个舶来品,流传方式颇似滥觞于西方的“德克莫拉西”与“马克思主义”。其发轫于荷兰的《The voice》,如今版权已卖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如“美国之声”、“英国之声”、“中国好声音”之类,台湾也不甘居后将制作“华语好声音”。
这个由浙江卫视买了版权和进口豪华高科技转椅、强力打造的洋玩意之所以能吸引我这个歌盲,是因为它意在打捞中国音乐界“沉没的声音”。
“中国好声音”的歌声目下已飞入千家万户,商人看到了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加多宝6000万豪赌打包冠名权;
广告费价格狂飙,每15秒36万计算;
成了赚钱利器,上亿元酬劳等着导师瓜分;
……
商人毕竟是商人,“无商不奸”的话尽管有点过,但不无道理。
而文化人则“别具慧眼”,据说:“浙江卫视掌门人夏陈安毫不避讳地表示,当初台里对是否‘接纳’这个高昂的节目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是夏陈安还是以极大的魄力将之纳入旗下,他说,浙江卫视是‘第一梦想频道’,‘中国好声音’与‘中国梦想秀’在精神上是血脉相连的,它秉持着‘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宗旨,不断发挥正面能量,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断向前奋斗,相信梦想,也相信奇迹。”
说得好!
当然,要讲夏陈安没有一点“金钱观”,或曰没有看到巨大的商机,只看得到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正义,在新闻有“舆论导向”、自主权有限甚或匮缺的眼下,实在是胡说八道。
毛润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语:“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当下中国的乐坛已被一批“老面孔”控制,‘中国好声音’冲破“声音”的“樊笼”,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没有权力“背景”而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善莫大焉!
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好声音”。
《国际歌》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原法语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
《义勇军进行曲》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歌,根据马叙伦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修正案。
……
任何时代的“好声音”均是替弱势者鼓与呼的“声音”。即便“德克莫拉西”与“马克思主义”,如果是广义的“好声音”的话,理该不例外。
“好声音”关键在一个“好”字。
评判“好声音”是否“好”的标准是看“声音”能不能有“超越”,换言之不人云亦云。
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通过“声音”进行交谈、表达思想感情以及开展各种活动。没有“声音”是不可设想的事(特别声明:有些“声音”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比如噪音!)。一个“正常”人长时间呆在毫无“声音“的地方,在听力下降以前,应该早就“疯掉”了。
这次作为门外汉倾听“好声音”的最大收获是, 居然发现有“媒体评审团”的出场,被刘欢称为“唱功最稳定”但负面新闻缠身的徐海星因而以全场最低的28分的结局在首轮遭淘汰。
有人认为媒体“只按自身喜好,不顾专业性”。
在中国这个政治亦有“专业性”的“酱缸”内,像刘欢这样的音乐权威或曰威权还是少以此拒“媒体评审团”以“千里之外”为明智。
美国法律有非法律专业的“陪审团”制度,这是一种“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是否起诉嫌犯、并对案件作出判决的制度”。“通俗地说,陪审团就是抽签随机选出的符合资格的公民,他们被集中到一起,案件审理期间不得和外界联系。他们负责投票决定对某一被告来说:一、是否起诉;二、是否有罪。”
事实上,没有“媒体评审团”制约“刘欢”们独裁“声音”,就可能由于“地下情”而失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好声音”。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请人龚自珍《己亥杂诗》表明,对于“中国好声音”的乞求,是中国人的百年之梦!
匆匆于2012年9月25日12时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