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点,清朝一开始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就入主中华的

【本文来自《现在网友心理素质这么差吗,辩论几句就破防骂人拉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世界级观察员
  • 夺取政权建立政权不可避免伴随着征服与屠杀,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别无二致。但康熙上台以后国家已经需要追求稳定了,民心也在思稳,吴三桂造反必然失败的原因就在此。如果对台湾的处理模式依然像以前那样大肆征伐血腥屠杀,绝对会丧失民心。康熙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开始主要是因为渡海作战能力差,再加上吴三桂那边还未解决,只能是招抚。后来渡海能力准备充分了,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力图招抚,对郑氏集团给出的条件也很优越,这就是属于不想杀伐过重丧失人心了。

    我们对台政策也一样,二十年前攻岛能力有限,能武统也势必自己损失比较大。现在呢?解放军武统条件早已具备,而且完全超出解决一个小小台岛的能力。至今还在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认为一方面是为了尽量挽救台湾民众之心,不至于因为战争造成感情上的分离。另一方面是到了武统那天,我们不止是要解决台湾问题,而是要以击破美日太平洋方向的岛链封锁为主要目标,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更稳固的地缘优势。

    回到您对清朝的负面评价,我再补充一些我的观点。满清做为外来者、少数民族,通过战争征服执掌中原,不可能完全放权给主体民族汉族人,这是必然的。但整体比较,其执行的民族政策起码比元朝要好的多。

    至于说误我中华三百年,是言过其实的。明朝的失败,满清的崛起,主要是内因,自万历朝内部治理一塌糊涂。否则明朝过后,就不会是东北那仅有区区百万人口的满族就能够占领上亿人口的中原,而是由李自成或者类似李自成的起义军来改朝换代。而清朝后期的没落呢,难道就仅仅是满族执政阶层的无能?譬如洪秀全那伙人如果夺取天下成功,难道就比清朝强了?太平天国对文化的摧毁,对社会的破坏,以及对经济发展而言,恐怕会比清朝更烂吧。

    清朝的失误,主要不在于民族政策,而在于外交政策,海上方向闭关锁国才是给中华民族带来落后的根源。

    显而易见,清朝中前期对陆路方向的发展,无法否定是有非常大的历史贡献的,而正是由于清朝有相对比较好的民族政策,版图比明朝扩大了很多,而且区域稳定性也很好。

    清朝的失误之处,则主要在于其对于海洋贸易、西方来客、西方文明,统治阶层一贯报以鄙夷的心态,以天朝大国自居。而这段时间,恰好赶上西方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大发展,农业文明的清朝自然很快落后于时代。假若清朝统治期间,没有赶上西方工业文明爆发,对外殖民大发展,他依然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即便也同样在二十世纪初因内政问题灭亡,被汉族人夺回统治权,也绝不会是落得如今这种误我中华三百年的评价。或者清朝对外开放程度高一点,统治阶层和民众眼界放开一点,早点引进工业革命成果,西方大规模入侵就不可能实现。

    所以总归一句话,我认为清朝的历史性错误,主要不在于内部的民族政策,而是对外的外交政策。

有深度的留言,说的很中肯。

补充一点,清朝一开始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就入主中华了,原来只是想着抢一把就跑的,因此大开杀戒多少有点弱者面对(想象中的强者)逞强立威以保全身而退的心理。努尔哈赤也是个精明的老官僚了,不是生番,如果他一开始就像李自成那样,想着当皇帝,那他不可能不收买人心的。所以满清能够入住中原,完全是个意外,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是太意外了——没想到明朝这个庞然大物居然腐朽到一脚就踹塌了。但是大屠杀的事已经发生了,没法洗白了,就只好搞文字狱了。另外包括满汉大防,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他们入主中原都几十年了,还在关外给自己留着后路,时刻准备着退出关外。直到康熙朝才最终下定决心把自己融入中华,再也不回关外了。

另外纠正一点,清朝末期的腐朽落后,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只是果而不是因。究极最根源的原因还是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的。和世界上很多其他的文明不同,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不适合用对外转嫁这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阶级矛盾(世界上大部分文明的历史主题都是征服),只能被迫发明了一套高难度(动利益比动灵魂还难)的内部解决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阶级矛盾(中国历史的主题是革命和变法而不是征服,变法是主动内部解决阶级矛盾,革命是被动内部解决阶级矛盾)。中国发明的这套方法(包括与之配套的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其先进性体现在,假如排除了生产力进步和对外转嫁这两个干扰因素,中华文明的周期律长达300年,是世界上最长的周期。而世界上其他所有文明,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所有文明,如果排除生产力进步和能够对外转嫁这两个干扰因素,其周期律普遍不超过100年。换句话说,就贫富分化和阶级固化的速度来说,其他文明的速度是中华文明的3倍,因此他们文明的周期只有中华文明的1/3。这也是胡虏无百年国运的科学解释。(当然,尽管我们的周期长度是世界第一,但还是没有跳出周期律,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中国这种解决阶级矛盾路径的根本差异,是中华文明和世界上其他文明所有差异的根源所在。例如,为何中国重农抑商?为何资本主义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何中华文明的融合能力特别强?为何说中华怀德不畏威、蛮夷畏威不怀德?为何民贵君轻的思想出现在中国?为何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但却只在中国结出了果实?这些灵魂之问,实际上都和中国独特的解决阶级矛盾的基本方法,能建立自洽的逻辑联系。详细我就不多说了,请看拙作《中国为何如此与众不同》,期待能和您有进一步的交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