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欧洲确实拉胯了,但远没有大伙想象那么惨

欧洲家底到底有多厚呢?其实,殖民世界500多年,老欧洲的家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

有个关于各国对外投资的统计,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大概8万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荷兰,高达3.8万亿美元,是不是很意外?

美国第一好理解,毕竟一战二战吃完甲方吃乙方,军火两头卖。不管是马歇尔计划1.0版重建欧洲,还是2.0版投资日韩东南亚,投资历史长达几十上百年,肯定吃得满嘴肉两手油。也正是因为这些巨额投资,美联储加息割韭菜才能割得动。

记得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选了9个国家,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类:

一是地理大发现中率先建立全球殖民帝国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二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至关重要的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三是工业革命时的工业强国,英国、德国和美国。四是学习能力强的后起之秀,沙俄和日本;五是探索全新社会制度的是苏联。

下手越早成本就越小,利润就越高,相当于原始股,这就是所谓的欧洲老钱,哪怕不做事,也能一铺旺三代,荷兰就属于这一类。所以,相比爆发户美国,荷兰属于低调奢华老贵族。

早些年,荷兰给人的印象就是拦海大坝郁金香,大风车吱悠悠的转,这几年是光刻机。其实,他在港口、贸易、农业等领域也非常牛逼。

500

当年,港珠澳大桥受困于海底沉管隧道,想从荷兰引入沉管对接专利,没想到牛犊子开口就要15亿美元。就这,还不包括后续费用,爱要不要,这不扯嘛!逼着我们的技术人员掉头搞攻坚,结果大伙都知道,荷兰肠子都悔清了。

其实,这些年类似于港珠澳大桥这种事数不胜数,基本都是他们要价太高,或者压根就不卖,然后逼着我们去攻坚破防。比如光刻机,美国强摁荷兰ASML公司搞制裁,虽然最后还是从了美国,但荷兰一直在反抗,为啥?吃过亏嘛!

西班牙葡萄牙,现在看起来只能踢个球刷存在感。其实,这哥俩在拉美还有大量原始殖民投资,基本都是“躺赚”,只是越来越难支撑。比如,我们在智力收购的电力公司就是西班牙的;在世界工程集团中,如果仅考虑海外国际工程合同金额,长期排名世界第一的是西班牙ACS集团。

现在,英国虽然日不落,但他在原英联邦国家还有很多原始投资;法国虽然日常被辱,但依然是“非洲酋长”“非洲宪兵”。法国核电为啥牛逼,重要原因就是非洲铀矿多,非洲挖矿,法国发电,完事再把核废料埋回非洲,老缺德了。

​2011年,欧洲位列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之首,有164家企业,美国132家,我们69家。2021年,我们追到143家,美国追到122家,但欧洲竟然还有123家,气人不?

它们大多诞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如英国联合利华、葛兰素史克;法国道达尔、赛诺菲、欧莱雅;德国大众、戴姆勒、宝马、西门子;瑞士嘉能可、罗氏制药、若华制药;丹麦马士基等……它们在能源、炼油、化工、机械、汽车、制药和农业等领域依然头铁,具有强大竞争力。

500

比如今年的全球富豪排行,首富就是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贝尔纳·阿尔诺,就是那个卖LV包包的公司。溯源的话,这个集团可以追溯到1854年,路易·威登和他老婆在嘉布遣街开的一个小店铺。

俄乌冲突一年多,欧洲资本和企业确实跑了一大堆。比如,失去了接近一半的有色金属产能和三分之一的冶金工业能力。但在美国看来,这才哪到哪?所以,还得继续浇油拱火,烧死这帮鳖孙。只有长期打下去,才能把欧洲这帮老财主的老钱给逼出来。

这也是为啥眼看俄乌冲突要降温,英国竟然自爆援乌贫铀弹,逼得俄罗斯只能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老欧洲对这事一跳八丈高,美国则淡定得一批,“目前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理由让我们调整战略核态势,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准备使用核武器。”就问你老欧洲怕不怕?跑不跑?

金融界有个概念叫“均值回归”,根据这个理论,股票上涨和下跌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最终都会服从于均值回归规律。其实,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就像墨子说的,“穷不过五服,富不过三代”。

比如,西欧五个领头羊的GDP,德国2008年3.75万亿,2022年4.07万亿;英国2008年2.93万亿,2022年3.07万亿;法国2008年2.93万亿,2022年2.78万亿……15年里,基本是原地踏步,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通胀等因素,实际上都在倒退。

目前,世界人均GDP大概1.2万美元,法国人均GDP还有4.37万美元,德国人均5.12万美元,英国人均GDP4.65万美元……

所以,上街溜达散步,举牌子喊口号,放火打砸抢都是浮云。500多年了,是时候均值回归了,这是发展趋势,也是历史大势,这才哪到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