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封神》值得一看,是抛开其历史背景、原著小说来说的,纯粹就故事而言
【本文原标题为“《封神》值得一看”,风闻社区有修改】
我说的这个【值得一看】,是抛开其历史背景、原著小说来说的,是纯粹就故事而言。之所以要先抛开历史背景和原著小说,原因有二:
1,一旦我们要拿历史背景来参考,那就不可避免地要纠结于电影的服化道了,会觉得商朝怎么可能有这么艳丽的服饰、这么宏大精致的宫殿、这么鲜亮先进的铠甲,甚至会纠结于商朝怎么可能会有马镫?那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对细枝末节的讨论中了,完全忽略了电影的本质应该是故事。
商场人到底应该穿什么衣服、住什么的房子和宫殿?90年央视版《封神榜》是希腊风,放到现在都觉得很违和,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去纠结这个?照样觉得经典!港版《封神榜》的服化道,你甚至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朝代,也不妨碍很多人喜欢这个版本。
所以,我大可不比双重标准,对电影版《封神榜》完全可以宽容点,我们看的是故事,不是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骑的马有没有马镫。
《封神榜》过于艳丽显得浮夸、《指环王》邋里邋遢所以更真实?拉倒吧,想想我们先进的生产力,可是比欧洲领先几百年的,穿好点、住好点也正常嘛。
2,更不要说原著小说了。毕竟,是改编嘛,原著本身就是个演义,可以说是对历史的改编,现在我们拍个电影对小说也改编一下,未尝不可。只要改编的好。
那么,改编的好不好呢?单就第一部来看,我觉得很好。
以下内容涉嫌剧透,谨慎观看。
故事大致的内容是:仙界发现人间要有灾难,需要有德行的天下共主打开封神榜,才能消除灾难,于是遣姜子牙下山,去找天下共主。
殷寿(纣王)原为殷商二王子,骁勇善战,但是却阴险得很。【我说他阴险,不是因为他后来黑化,而是从一开始他搞死苏全忠一事,就已经铺垫殷寿其实极有心计且善于伪装、精于PUA了。】但是别人在他的PUA之下,并没有看出来,相反,都折服于他的骁勇。
殷寿率军在扑灭苏护叛乱的过程中,狐妖附身妲己,妲己看出来了殷寿的野心(成为商王),便和殷寿合作,魅惑殷寿大哥【大王子,储君】杀死商王,然后成功登上王位。然后便是消除异己,逼迫四个人质【四位伯侯之子】弑父,放任狐妖杀死姜王后、害死比干、杀伯邑考做肉脯给姬昌吃。总之就是一系列黑化的过程。
主角来了。姬发,一开始作为质子,其实也是非常崇拜殷寿的,并且屡次为殷寿的黑化来辩护。但是后来眼见着殷寿一步步黑化,他终于打破幻想、接受了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已经不再是那个值得崇敬的人,最终为了救自己的父亲,逃离了朝歌。
是不是很奇怪,我好像漏掉了什么东西?对,我把姜子牙和申公豹漏掉了,因为我觉得这几个角色在这一系列剧情里面,并没有起到推动剧情的作用。整个第一部,写的就是商王黑化、姬发反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物自身性格的推动,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比如纣王】,也有自我的觉醒【比如姬发】,而申公豹、姜子牙在这两个主角的发展中,并没有起到什么推动作用,至于哪吒、二郎神,高情商的说法是,他们没有喧宾夺主,低情商的说法是,存在感几乎为0。他们更多的是为后面第二部第三部来服务的。
可以说,第一部其实就是纣王和姬发双男主的变形记,一个逐步黑化、一个自我觉醒。主打的就是一个对比!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电影,我觉得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纣王黑化不突兀,姬发觉醒有过程,2个多小时铺垫这个背景、同时要写出来人物的成长和变化,节奏并不显得拖沓。
当然,特效啥的就不说了,老生常谈的问题,考虑到电影开拍的时候,同期上映的《球1》特效也不完美,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太纠结这个问题。
最后说说狐妖,肤白貌美大长腿,谁见了都乐意瞅,要是我是纣王,我、我、我,我非得让神仙变出来几条黑丝、几套制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