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被严重低估的苏联领导人
NO.2043 - 赫鲁晓夫
作者:燕赵节度使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赫鲁晓夫是颇有喜感的政治人物。在中文互联网上,他被戏称为“苏穗宗”或“玉米帝”。联合国大会上他脱鞋敲桌子,更是“名满天下”的段子。
在任期间他令中苏关系恶化,并撤走了援华的苏联专家,所以很多中国人对赫鲁晓夫的印象很差。
苏联已经解体30多年了,可以对一些历史人物盖棺定论了。实事求是地说,赫鲁晓夫是一个伟人。他让苏联摆脱了斯大林的恐怖统治,变成了一个趋于正常的国家。
赫鲁晓夫
二战前,斯大林发动大清洗,对党、政、军、中央、地方干部的全面清洗和迫害,受害者的人数至少在70万人以上。
1934年时在古拉格服刑的囚犯数量大约51万人,1953激增至约240万人,其中有50万人为所谓的“政治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苏联民众,他们的罪名是无故旷工、偷窃,或讲讽刺政府的笑话而被逮捕并流放。苏联解体后,根据解密的资料,起码有超过100万苏联人死于古拉格集中营。
古拉格集中营
斯大林将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如车臣、克里米亚鞑靼人、朝鲜人、伏尔加德意志人等集体迁移和流放,制造了后世的民族矛盾和仇恨。比如苏联解体后,车臣人坚决要求独立,并与俄罗斯打了两场车臣战争,死伤无数。追本溯源,还是当年斯大林将车臣人流放导致的恶果。
当然,二战时期车臣和鞑靼人中确实有少数人投靠纳粹与苏联为敌,但仅仅因为少数人投递叛国就惩罚全体民族,这种做法简单粗暴野蛮,其导致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古拉格集中营
二战胜利后,在统治的最后几年,他还掀起了“医生案件”,大肆迫害国内的医生,并给犹太裔医生扣上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帽子。眼看一场新的“大清洗”就要开始了,斯大林猝死,全国人民松了一口气。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把不同意他看法的人当作‘人民的敌人。’……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是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今天你是元帅、部长,到了第二天就可能会被捕,然后没有经过审判就会被枪决或者关押、流放。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临死前的话说:“我好像做了一场梦。”
古拉格集中营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家?
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在斯大林担任苏联领导人期间,数百万苏联公民被迫害致死,绝不能为一个屠杀自己人民的人辩护。”那些崇拜斯大林的人,是否愿意生活在斯大林统治的苏联呢?
斯大林死后,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争权夺利,最终赫鲁晓夫获胜,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56年2月24日深夜,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对苏联的1355名代表、来自55个国家工人政党使节和所有东欧共产主义国家领导人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即“秘密报告”)的政治报告,猛烈地批判斯大林,一时间世界舆论哗然。
也就在那一刻开始,苏联摆脱了斯大林的恐怖统治,成为一个基本正常的国家,苏联人民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1956年有近2000万大清洗受害者恢复名誉。1957年有800万政治犯获得了自由。这些受害人恢复名誉和工作,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上,为苏联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反冤假错案,让苏联人民摆脱了斯大林恐怖统治的阴影,从而拥护苏联,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
勃列日涅夫
即使在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新上任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也并没有完全恢复斯大林的声誉,只是肯定了斯大林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贡献和二战中起到的作用,对于其发动大清洗等仍然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可见斯大林在整个官僚统治集团中并不得人心,真心拥护他的人并不多,只是当时许多人慑于他的恐怖政策不得不屈服隐忍罢了。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屠杀、关押流放政敌、不同信仰群体、反对派的恶行。
赫鲁晓夫是一个仁慈的人相对于斯大林的嗜血残忍,对政敌必先除之而后快肉体消灭不同,赫鲁晓夫要仁慈得多。在斯大林时期,对那些政敌动辄关押处决,杀人无数,甚至连逃亡多年到墨西哥的托洛茨基都惨遭斯大林的毒手。
托洛茨基
但赫鲁晓夫对政敌相对仁慈得多,他从不将这些政敌处决,而是把他们流放到偏远地区担任职务,除了屠夫贝利亚。
比如马林科夫。1957年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夺权失败,被解除一切职务并被开除党籍,被流放到苏联的偏远省份,在哈萨克斯坦负责兴建水电站。直到赫鲁晓夫下台,他才回到莫斯科,于1988年去世。
比如布尔加宁。1958年他被强迫引退,军衔从元帅被降为上将,被赶出莫斯科,去斯塔夫罗波尔州担任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1960年退休,1975年于莫斯科逝世。
布尔加宁
比如莫洛托夫在1957年被降为苏联驻蒙古大使,随后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直到1984年戈尔巴乔夫时期才恢复党籍,1986年去世。比如伏罗希洛夫被被撤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职务,保留委员身份,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栋别墅度过余生。
比如卡冈诺维奇。他最为胆小怯懦,反赫鲁晓夫政变失败后,害怕赫鲁晓夫会像斯大林一样处决他,所以三番五次的跟赫鲁晓夫打电话,低三下四的乞求活命。赫鲁晓夫并未处决他,而是将他开除党籍,担任乌拉尔钾碱厂厂长。晚年回到莫斯科,直到1991年7月去世。
也正是赫鲁晓夫的宽厚仁慈,也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他被政变推翻后并未被处决或者监禁,而是被免除一切职务,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在乡间别墅度过余生。
赫鲁晓夫的墓碑
赫鲁晓夫上台后,解除了斯大林对社会的监控和压迫,减缓了苏联长期的压抑气氛,政治和文化上开始活跃,被称为“解冻”。这个名称来自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与西方关系得到了极大缓和,苏联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体育赛事中。苏联的文艺活动、艺术节以及大众媒体逐渐变得开放和多元化。
1956年夏天,莫斯科举办了所有加盟共和国的运动队参加的斯巴达克运动会。1957年,苏联向世界敞开大门,举办了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有130个国家的34,000人参加。1958年,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在莫斯科举行。
苏联的运动会
苏联解冻之后,一些外国电影、书籍、艺术和音乐也随之进入苏联。如海明威的书在苏联出版了数百万册。由于苏联放宽了审查政策,一些以前被禁止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也允许出版,如安娜•阿赫玛托娃和米哈伊尔•佐申科等。甚至反映古拉格劳改营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也允许出版。
赫鲁晓夫让苏联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孤立国度敞开了国门,与世界各国开始交流。
索尔仁尼琴
1962年为了庆祝苏联美术家协会莫斯科分会成立30周年,莫斯科马奈日展览厅举行的先锋派美术展,赫鲁晓夫前往参观。因为先锋派艺术过于抽象,赫鲁晓夫大为不满,说“就是一头毛驴用尾巴甩,也能比这画得好。”
雕塑家涅伊兹韦斯内伊生气地问:“您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如果这个雕塑家胆敢对斯大林说这样的话,他第二天就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砍木头。
一周之后,《真理报》发表文章呼吁净化文艺领域,这遭到了画家、作家和电影工作者的抵制。尽管如此,这些文艺工作者没有一个人因此而被逮捕和流放。
涅伊兹韦斯内伊
赫鲁晓夫临终前,嘱托家人请涅伊兹韦斯内伊为自己雕塑墓碑,涅伊兹韦斯内伊答应了。
苏联已经解体了三十多年了,对于赫鲁晓夫的评价随着时间也日趋公正。有人认为他去斯大林化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混乱,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却让苏联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从这点上来说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