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情系列(96)——怀念史家胡同小学那三年的学习经历(3)

   吴尚志是著名心血管专家吴英铠的儿子。他是在二年级时转校来的。记得那年评“三好学生”,老师有意识地想让他当,因为好几个人不同意,第一次没有通过。他 “哇”地一声,放声大哭。我坐在他的前面,吓了一跳。经过老师再三做工作,重新选举,大家才一致同意他当班上唯一的“三好学生”。吴家在东单附近,院里有个大花园。1962年暑假期间,一天我去他家玩捉迷藏,藏在草丛中,他愣是没有找到。可是回家后,发现腿上被蚊子、小虫子等咬了N多个大包,极痒。目前他已经是鼎晖中国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业界喜欢称他为“老吴”。

    王妮是在二年级转入的,住在煤渣胡同2号。她父亲是《人民日报》的付主编。学习一般,但是长得比较漂亮。我去过她家帮她做作业。虽然我只有8、9岁,但是也知道什么叫漂亮了。

   叶强强的图画绝对是强项!一年级时,全班同学还在使用彩色蜡笔画画时,他已经拥有12色彩色铅笔了。真令我羡慕和眼馋。他画解放军骑马飞腾,占据了整个图画本,我一个劲央求他把此图送给我,没有成功。但是从他那里学会了画坦克。

   石春玉和李丹妮住在一个院子里,位于卫戍区警卫营宿舍楼的东边,马路北。石春玉较胖。2009年,他看到了我写的《史家胡同小学上学三年纪实》后,根据文章后面留的电话联系,然后打车赶到我所在监理项目“丰汇大厦装饰装修工程”工地见面。他还是很胖。个头在172cm左右。初中没有学完,就去了北京五建当工人;55岁退休。仍然住在史家胡同老地方。中风治愈后留下后遗症,一条腿行动不便,但是还没有到拄拐棍的地步。有个男孩,大学毕业了。他主要想了解当年“9.13”事情。我就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一些资料告诉了他。从9点多聊到12点。想请他吃饭。被坚决拒绝。留下联系方式后,打了个车,走了。后来,记有联系方式的通讯录遗失,断了联系。好在知道他的住址没有变,随时可以去看看老同学。

    崔永福刚刚入学时,挺邋遢的。冬天,经常用棉袄袖子擦鼻涕,结果袖口表面擦的光溜溜的,好像涂了一层油。刘老师曾经现场教学,拉起他的袖口让大家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用袖子擦鼻涕!随身带个手绢,擦鼻涕用。”老崔是在市电车公司工会主席位置上退休。

   王兰兰的语文好。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好像他在三年级的一篇作文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过。他家住在灯市口丁字路口的西北角。

   范小秋个子不高,娃娃脸圆圆的,眼睛不大,但是很好看。一天,我去交全班作业,看到图画杨老师(女)正在给她画素描。小秋老老实实地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她家住在“少年之家”那条胡同北把口处的东侧。

    李秀英和臧克家的女儿同住在史家胡同1号。那也是个大院子。臧克家的房子坐北朝南,有不少房间,尽是大玻璃。各房间之间带长廊。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花草草。李秀英比较活泼,话多。二人的学习一般。

    阴欣欣家住在17号。有时我去找她一起上学。欣欣挺瘦的,梳个短发,戴眼镜。当时的个子比我稍高。

    我们班最漂亮的女孩是吕梅梅。她父亲是著名音乐家吕骥。她的个子很高,当然比梅凯矮一点,瓜子脸,学习也好。家住东单二条。有一天她约我去她家写作业,还说晚上请我看电视。我只看过电影,电视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结果到了晚上7点多,天渐黑,作业本都看不清了,她悻悻走过来,说:停电了。电视自然没有看成,不过我依然很高兴。与漂亮的女孩在一起,总是愉快的。约好,下次再到她家做作业。小孩子之间的约定,忘得快,等我想起来,已经放假了。

500

史家胡同小学建校70周年时,校友合影。左一,崔永福;左二,许泷;左三,梅凯;左四,贺铁军;右一,王XX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