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肥的人,千万不要来合肥
我最近很忙,参与了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工作——体重管理。虽然我每月跑步能消耗掉了一万卡的热量,但体重依然维持在高位,稍不小心还会反弹,令我苦恼不已,以至于我对能量守恒定律产生了怀疑。
后来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恍然大悟,因为2016年他在合肥高新区中科大先研院考察时曾说过:“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
合肥的确很养人。二十多年前我来合肥时只有107斤,现在直奔160了。不仅我胖了,媳妇也胖了。能把两口子都养胖,难道这就是庐州改名合肥的原因?
说合肥养人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是合肥的水质特别好。合肥的自来水,是来自大别山深处的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万佛湖水库的山泉水。
这些水非常清甜,就算是自来水甚至也可以直接饮用。多少年的热水壶,都不会结水垢。在合肥生活久了,喝别的地方的水总觉得有点涩、苦、咸等味道。
而且为了守护好合肥乃至安徽的大水缸,六安市费了不少心思,把水源保护当作头等大事。也因此,在国家卫计委的全国饮用水调查工作中,合肥长期位于省会城市的三甲之列。
合肥的水养人,合肥的空气也养人。合肥虽然是个工业立市的制造业强市,但这不妨碍荣登全国蓝天榜。2022年,合肥的空气优良天数高达314天(其中优71天)。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陆地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是每立方厘米650个,而合肥年均负氧离子浓度已经高于1500个。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合肥一方面拼命推动产业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拼命搞绿化。合肥的城市绿化率高居全国第二(2020年数据)仅次于帝都。
合肥的气候也养人。秦岭淮河,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而合肥位于江淮分水岭附近,是距离淮河最近的一座省会城市,要日照有日照,要降雨有降雨,气象灾害发生率较低。
这个也是得到最权威机构认证的。2023年初,合肥获得中国气象局认证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称号,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省会城市。
为了养人,合肥可是下了大功夫和大本钱。比如正在建设的合肥园博园,位于合肥寸土寸金的滨湖骆岗公园,面积接近5000亩……
这个园博园包括38个城市展园,一园一主题,将展示各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园博园将于今年9月28日开幕,然后永不落幕,免费对市民开放。
合肥的土地也养人。比如合肥长丰,那可是全国草莓第一大县。草莓主产区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是国家草莓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还比如合肥包河区大圩的葡萄,和其他地区的相比,品质明显高出很多。同样的品种,大圩的葡萄不仅整齐美观,关键是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经检测,大圩葡萄和其他地区葡萄相比含糖量高出不少,其中夏黑达到了24%,巨峰也有16%。这里有水土的原因,也有种植技术的原因,还有科学管理的原因。
大圩镇,运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手段,推广利用农家肥,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不仅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档次,也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在合肥,只要是卖葡萄的流动摊贩,都说是大圩的葡萄,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只要说是大圩的葡萄,分外好卖。享受如此殊荣的还有三十岗的西瓜。
同样,只要是卖西瓜的,都说是三十岗的西瓜。三十岗,已经成了好西瓜的标志。因为三十岗,就在合肥的大水缸——董铺水库旁边,也是水源保护地。
优质的水土,孕育出了优质的瓜果。这里的西瓜具有皮薄、甜度高、口感好、耐运输等特点。由于是水源地,不能乱用化肥农药,这里的西瓜也顺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三十岗的西瓜,不仅征服了合肥人民的胃,也赢得了华东多地人民的青睐。每逢节假日期间,大批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西瓜采摘。
三十岗往北,有个地方叫青峰岭(岗集镇)。这个地方有个特点,土壤富硒。于是当地开始发展富硒产业。特别是富硒碧根果,已经成了长丰县草莓之外的又一龙头产品和支柱产业。
合肥农产品养人,合肥的鸡也养人(不要误会,这里的鸡指的是两条腿且会叫的那种)。肥西老母鸡汤,是合肥的传统经典名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尤其推崇家乡的这道美味。
肥西老母鸡汤因原料好,在烹制时,不需要加入任何辅助材料。其汤鲜肉美,营养价值高。晚清重臣李鸿章曾说,若论食补,肥西老母鸡汤则为冬令最佳滋补品也。
合肥还有很多养人的美食,统称为庐州菜,是安徽菜的五大代表之一,颇具地方特色。庐州菜中还有吴山贡鹅、三河米饺、庐州烤鸭、泥鳅挂面、肥东瓦罐土牛肉、庄墓圆子、巢湖银鱼、李鸿章大杂烩等。
庄墓圆子,选料、做工和烹饪都非常考究,外观晶莹剔透、色泽清爽,里边的馅儿若隐若现,十分诱人。夹起来软弹且能拉丝,放下后又恢复浑圆。咬一口,香汁四溢,柔嫩爽口。
庄墓圆子不仅好吃,背后还有动听感人的故事。相传楚庄王出于政治需求,要把一个女儿远嫁异乡。他担心女儿吃不惯异乡的食物,便让人把女儿爱吃的食物揉成圆子,以解其思乡之情。
这种圆子在后来流传了下来,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美满幸福等,成为当地婚丧嫁娶、以及逢年过节的必备菜之一。
为什么叫庄墓圆子呢?因为这个镇上真的有楚庄王的墓(衣冠冢),而这个圆子只在这里流传了下来。《狂飙》中高启强喜欢吃的那种圆子,其实就是庄墓圆子。
合肥的硬菜养人,合肥的小吃也养人,比如鸭油烧饼、下塘烧饼、冬菇鸡饺、公和堂狮子头、合肥小刀面等。宿州路的庐州烤鸭店,永远在烤鸭油烧饼,永远要排长队,几十年如一日。
由于合肥不南不北,在安徽的中部,也在中国的中部,南北文化在此交汇,各路名吃也在此聚集。作为一名吃货,我有个愿望就是吃遍全国,然而二十年没吃出合肥,甚至连罍街都没吃出去。
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是一个人口仅仅是五万人的小县城,然而现在合肥已经是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五湖四海的人们把各种美食文化带到了合肥。
在合肥,可以吃到地道的川菜、粤菜、湖南菜,也可以吃到地道的卤煮和老北京涮羊肉,还能吃到地道的南昌拌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
也许这就是我减肥不成功的原因。因此蛋总郑重提醒,想减肥的人,千万不要来合肥,因为合肥太养人了。
正因为养人,合肥的老寿星也比较多。截至2023年6月,合肥共有百岁老人613人,较去年底新增了45人。最年长的是肥西县的楚*珍老人,1913年2月出生,已110周岁。
合肥的山水养人,合肥的美食养人,合肥的产业也养人。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养家。合肥为了养人,在2005年就确立了工业立市的战略,并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合肥逐渐培育形成了汽车、家电、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 在海尔、美菱、格力、TCL、长虹、荣事达等头部企业的带领下,合肥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养了大批的就业人口。
然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打破向上发展的天花板,所以合肥坚持不懈打科技牌、打创新牌,坚持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合肥,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就在前几天,合肥又添加了一个大科学装置——合肥先进光源项目。
这个项目将在9月20日举行开工典礼,这将是中科大一份沉甸甸的65岁生日礼物。中科大将承担合肥先进光源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中科大,源源不断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说,中科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夸合肥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了这些大科学装置,有了这些国家实验室,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留住和培养顶尖科研人才,有了科研才能给产业提供壁垒支撑。
战略新兴产业,是中美竞争的焦点。因为科技含量越高,在产业蛋糕分配上越占据主动。比如富士康加工一台上万的苹果手机,获得利润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块钱。
合肥在战略新兴产业上的布局,市委书记虞爱华用八个字概括:“芯屏汽合、集终生智。”“芯”代表芯片产业;“屏”代表新型显示产业;“汽”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代表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
“集”指集成电路产业,这个跟芯片产业是重合的;“终”指智能终端产业;“生”指生物医药产业;“智”指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
合肥的战略新兴产业,可以说是明星云集。比如中国第一大和第二大新型屏幕生产企业都在合肥(京东方和维信诺,分别是世界第一和世界第四)。卷死韩国,就看合肥了。
集成电路领域,合肥有全国第三大、世界第九大晶圆代工企业——合肥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工艺已经到了55纳米,可以解决工业电子领域的基本需求,包括最火热的车规级芯片。
合肥不仅养人,也养企业,当然养企业就是养人。晶合集成成长有多快?晶合集成2018年的营收只有2.18亿元,到了2022年已经突破了100亿,感谢美帝的制裁!
芯片领域,还有打破美韩垄断的内存生产企业——合肥长鑫。长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DRAM芯片供应商,也直接让三星、海力士、美光等芯片价格腰斩。
合肥的汽车产业布局也非常完美,集聚了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平均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差不多一星期就能生产一万Car。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几个明星企业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生态集群,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比如汽车产业,合肥已经拥有了上下游500多家企业。
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养活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进而就能养活更多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企业,就能养活更多的就业人口。所以合肥的人口急剧增加,2022年常住人口963.4万,比2021年增加了30万。
合肥有能力、有底气、有信心养更多的人。从五月起,合肥持续举办“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诚邀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肥留肥就业创业。
合肥不仅养人的身体,也养人的精神。合肥本身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
自秦设合肥县,至少已经有了2300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其实合肥也是周瑜、刘铭传、丁汝昌、张治中、李克农、吴邦国的故乡。
合肥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时候,也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合肥不仅要科里科气,也要文里文气。
事实证明,科里科气和文里文气是可以兼得的。合肥市除了疫情期间,几乎每年都会举办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龙舟邀请赛,比今年就有来自江浙沪皖的35支队伍。
端午龙舟赛,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围观,天鹅湖四周围得水泄不通,把警察忙得焦头烂额。龙舟赛之前,还有舞龙舞狮表演,把节日气氛烘托得非常到位。
然而大部分人想象不到的是,赛事的冠军却是中科大学生队。中科大没有体育专业,更没有体育特长生,队员全部是科里科气的理工学霸。多少年来,中科大龙舟队一直是国际国内赛事的金牌钉子户。
除了端午,合肥也不放过其他传统节日,或组织乡村春晚、或文化庙会、或组织书法家现场挥毫、或二十四节气直播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挑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团体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要想获得生命力,必须得俯下身,贴近群众。
合肥市发起了“庐韵飘香”文艺下基层巡演活动,全市各团体一年免费表演约4000场,农村免费电影放映高达14000场。
我其实挺喜欢戏曲的,除了听河南的豫剧、曲剧和越调,来到安徽后也喜欢上了庐剧、黄梅戏,尤其是韩再芬演的。黄梅戏曲调悠扬婉转,对白活泼俏皮。关键是女演员妆扮非常迷人。
文艺除了走群众路线,还要不断创新。今年二月,合肥搞了一场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这场晚会别开生面,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去展现博大精深的非遗艺术。
6月24日,全国首部科技创新题材舞台戏曲《逐梦》在合肥大剧院成功试演。这部戏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创新,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把年轻人甚至孩子都吸引进了剧场。
《逐梦》剧本有很强的科幻色彩,讲述的是芯片科学家在智能芯片的研发探索过程中,争夺未来智能机器人控制权的故事,情节很吸引人。
在效果上,《逐梦》也大胆使用多重科技手段,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听觉震撼感。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现场看看。
合肥的人文还体现在对革命先烈的纪念。合肥有一条路叫延乔路,而延乔路的命名,源自于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陈乔年牺牲时只有26岁。
更令人感动的是,每到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和春节,延乔路的路牌下和纪念碑下,总会摆满群众自发送来的鲜花,以及缅怀先烈的留言卡片。
令人深思而感动的是,延乔路的尽头则是繁华大道。而与延乔路平行的一条路叫集贤路。为什么叫集贤路呢?因为他们的父亲陈独秀葬在了安庆集贤关,集贤路也通往繁华大道。
市歌舞团以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的真实事迹为基础,原创了一部历史舞蹈剧《延乔兄弟》,今年四月在中国科大首演,好评如潮,最终入围了中国舞蹈最高奖。
而延乔路的另一侧,则是王步文路。王步文烈士是安徽省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革命领导人,1931年因叛徒出卖而牺牲,年仅32岁。王步文路的旁边,是邓稼先路,他们的终点都是繁华大道。
合肥是养身体的,也是养精神的。合肥是养人的,也是养企业的。合肥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正如合肥县衙的楹联上联:合则留不合则去。
合肥县衙的下联也写出了我的心声:肥吾心勿肥吾身,错了,是肥吾民不肥吾身。也就是希望大家都胖起来,除了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