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张良的智慧

张良是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若论起为汉家天下建立的功劳,我以为张良之功远在韩信和萧何之上。韩信之功在行军打仗,连百万之众,攻必克、战必胜,功劳自然不小,否则,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不会兵败垓下,命丧乌江;而萧何则是一名称职的后勤部长,合格的管理专家,在他的努力下,汉高祖刘邦的军队军械粮草不用发愁,后方基地牢固可靠,为汉军取得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跻身“三杰”名至实归。

然而和张良之功比起来,萧何、韩信还是要略逊一筹。张良之所以居功至伟,是因为张良是汉家天下建立的总设计师,是他正确有效战略方针,被刘邦所用,虽历经挫折,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可以说,张良为刘邦出谋策划是基础和平台,正是有了张良运筹帷幄,才为萧何、韩信才华的施展提供了机会,使二人得以立功创建汉家天下,为后人所敬仰。

鸿门宴上由于有张良与项羽手下项伯的朋友关系,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成功周旋并逃过一劫,为日后卷土重来埋下伏笔。

张良为刘邦筹划,第一奇谋是“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楚汉相争之初,数楚霸王项羽势力最为强大,其它各路诸候都要小心翼翼敬事项王,否则就会引来灭顶之灾。刘邦当然也不能例外,所以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只有退出关中沃野,就封荒凉贫脊之汉中。在刘邦起程往汉中前,张良建议刘邦“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史记·留候世家第二十五》),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就封汉中,给项羽一个大大的迷魂阵:在项羽看来,刘邦烧了栈道表明了不会与他争天下,也就不再提防刘邦,放心地回他的彭城老家去“锦衣夜行”了(今江苏徐州)。而刘邦却在人汉中,心在关中。在时机成熟后“明修栈道,暗渡陈沧”,一举打过秦岭,占了关中,成为项羽势均力敌的对手。

张良给项羽布下的迷魂阵,让项羽错误的以为刘邦志不过在汉中为王而已,放弃了对刘邦的警惕,使刘邦得以空间换时间,抓住了宝贵的机会发展壮大自已的力量,才有机会重新打回关中,和项羽一争高低。假如没有张良的远见卓识,或者说张良的计谋被项羽看破,那么,项羽肯定紧紧的盯住刘邦,一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即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想要重回关中,自然是难上加难。好在张良的谋划使项羽蒙在鼓里,待到他发觉时刘邦已占了关中,军力足以和他这个西楚霸王决胜负了。

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张良给刘邦第二个奇谋,即:承诺破楚后将所获楚地分封给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以换得他们合力共击项羽。特别是在韩信以封齐王要挟刘邦信到后,刘邦大怒“‘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候,即为真王耳,何以假王!’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史记·淮阴候列传第三十二》),就这样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征调韩信、彭越、英布三家大军,和刘邦合兵一处,大破楚军,建立了汉家天下。

张良的计谋高明之处在于,他的谋划不但考虑到了汉王刘邦处境和想法,而且也研究分析、并准确判断出韩信、彭越和英布这三个实力派将领想得到什么,然后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例除。如韩信想做齐王,英布、彭越和韩信都想得到楚地以自立为王,张良都建议刘邦满足了他们,这三人自然会乖乖地发兵击楚了。

刘邦平定天下,“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史记·留候世家第二十五》),刘邦看到大臣纷争,怕出乱子,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建议,先给刘邦最憎恨的大将雍齿封候,别人方安心:连雍齿都给封候了,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在汉王朝定都问题上也是张良力主都关中,开创汉家四百年江山基业。因刘邦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刘邦建都洛阳,离家乡近。张良坚决反对,最终使刘邦决定建都关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中国历史一再证明,历代王朝凡建都在西边的都比建都在东边的王朝要强大,而西汉远比东汉要强大的多。

当然张良为刘邦所出奇谋远不止这些,由于篇幅所限只能举几例来说明问题。其实张良的智慧不仅在于屡有奇谋,助力刘邦取得汉家天下;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功成、名就,然后身退的智慧。刘邦得天下后大封功臣,“高帝曰:‘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房户’,张良曰:‘……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候足以矣,不敢当三万户’” (《史记·留候世家第二十五》),自愿放弃高官厚禄,隐居在野,“学辟谷,道引轻身”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学道修仙去了。

历史上有许多像张良一样立下大功的人,很少有像张良这样功成身退逍遥在野的。历史也一再上演了无数个功高震主而不知收敛退让,最后落个身首异处的惨剧,而张良却平安无事,得以善终。张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拿得起、放得下。人们最大的麻烦就是拿起了就放不下来,像张良那样,因功封候,高官厚禄到手的情况下,能完全放弃的确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张良的智慧给现代人最大的启迪应该是:到手的东西该放弃的一定要学会放弃,否则必招灾祸。学会放弃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便见如来”,人亲眼看到的尚不见得真,那么,执着地攥在手里的东西,就注定会是你的吗?当然不会,我们看到那些贪污百万、千万的贪官,有那几个把脏款花完了?还不是乖乖的给吐了出来,人倒失去了自由,身陷囹圄,就是不懂放弃的原因。因此,学会放弃,是留候张良给后人的最大智慧,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