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猪肉是便宜,但得要票;冰棍倒是不要票,但是很多人连5分钱的冰棍也买不起

【本文来自《就算那时候商店的货架摆的满又怎样,老百姓家里都是空荡荡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所谓故国者2013
  • 农村的教师工资14块,估计您说的是代课教师。家父家母就是农村学校教师,工资不止14块。

    物价怎么才算便宜?我只记得那时候火柴2分钱1盒,冰棍5分钱1只,猪肉7毛4分钱1斤。

    84/85年的时候,地级市电影院门票1毛5分钱1张,普通信件邮寄贴8分钱1张的邮票就可以了。

每月14元,应该是代课教师。

像我母亲,师范毕业拿38元,教了20年书还是38元,没变过。大学毕业生的工作,50年代比70年代更高。

火柴、猪肉是便宜,但都是要票的,不是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猪肉就每人每月两斤,而且只有城市户口才有;火柴不知道是多少盒,而且都是一次性购买的,火柴这东西又很容易受潮,经常划好几根都点不着,所以我印象中,借火柴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冰棍倒是不要票,但是很多人连5分钱的冰棍也买不起。不要说冰棍,就连买盐和酱油的钱,农村人都要靠养鸡生鸡蛋卖了才有,我记得当时有一种“盐是从鸡屁股里扣出来的”这样的说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