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王牌:歼16完胜歼20?
曾几何时,类似《歼16单价不比歼20便宜多少,性能远不及歼20,为什么还大量服役》的新闻充斥网络,惹得吃瓜群众纷纷义愤填膺。
先消消气,说一个陈年旧事。
在2006年美国阿拉斯加“Northern Edge”演习中,F22对战F16和F18,打出了144:0的惊人战绩,一战封神。正当众人以为五代机轻松碾压三四代机的时代已经来临,事情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2009年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2009”军演中,F22像往常一样开雷达抽人,结果雷达特征被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截获,随后F22遭到了严重电子干扰,直接被戳瞎了狗眼。咆哮者趁机逼近,一闷棍敲下了F22。
EA-18G这家伙翅膀上挂的不仅是导弹,更多的是电子吊舱和天线。这是公开报道中F-22的唯一败绩,咆哮者身上的F22击落标志一直嘚瑟到现在。
这事儿多少让那些天天拿着参数比来比去的军事砖家们有些尴尬。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戳瞎对方雷达然后逼近敲闷棍的操作,是侥幸之举?还是有可能成为空战的常规操作?
六代机
在以前,二代机凭借高空高速和雷达导弹可以轻松拿捏一代机,后来的三代机则是依靠机动性稳稳压制了二代机,再后来的五代机叠加了隐身、超机动等多种性能,又把三四代机摁在地上摩擦。
但是随着各种材料性能逐渐逼近理论极限后,就战斗机本身而言,很难再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美国F35的发动机核心部件和F22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基于不同的需求重新做了设计而已(为了增加推力而降低了高速性能)。所以,六代机的概念提了这么多年,依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本僧斗胆预个言,按照传统路子走,六代机很可能永远也“下不了楼”,就好像芯片制程不可能无限缩小一个道理。
别急着和我争,咱们先给六代机一个笼统粗暴的定义:能够吊打五代机的战斗机(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按照这个狭隘的定义来看,亚轨道空天战机虽然是无敌般的存在,朝地面扔炸弹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是它无法攻击空中的战斗机。当然,这也可以成为六代机,不过咱今天就为了钻牛角尖,非要吊打五代机才算六代机,因此暂不讨论亚轨道高速飞行器(这个话题之前说过很多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吊打五代机呢?
空战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骑士单挑决斗的舞台了。空战是最讲究体系对抗的,这里所谓的“体系”,说的不是类似于古代八卦阵、雁翎阵那种以排列组合取胜的战斗技巧。
空战体系的核心,说白了就是雷达和通信,而雷达和通信的本质是无线电。也就是说,空战的体系对抗,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电子战。(对电子战没啥概念的小朋友,可以回顾前文《降维打击:电子战》。)
如果空战的核心是电子战,那么,从电子对抗的角度来发展六代机,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这条路注定不会是某个单一武器统治天空的路子。
不过“体系”是个大话题,三言两语说不清,咱只能捡个小件唠一唠了。
按照“摸着美帝过河”的原则,能打下F22的咆哮者当然是一块最容易被摸着的石头,于是,歼16D电子战飞机横空出世,军迷俗称:电石榴(电16)。
石榴姐
啥也不说了,先上猛料。
视频来自央视《歼-16飞行员的成长秘籍》专题片,在这段采访中,歼16飞行员说“完胜”了“高于我们一代的机型”。这里“高一代的机型”显然只能是歼20了。
虽然采访里没说是电石榴干的,也没说具体是怎么干的,但是采用传统对抽的空战路子,歼16怎么都不可能“完胜”歼20,必然是借助了体系优势。
要知道,歼20的近战能力并不弱,不但机动性超强,还配有光电搜索系统,能用可见光和红外线锁定对手,格斗弹也可以随时架在舱外。如果歼16只是找个空档冲上去贴身肉搏,结局大概率是自己找虐。
因此,要达到视频中说的“完胜”这种程度,最大可能还是超视距攻击。歼16能赶在歼20之前抢先发动超视距攻击,那么很可能是歼20的电子系统被干扰了。能干扰歼20电子系统的,或许是地面雷达,或许是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或许是电石榴,也可能几者兼而有之。
再结合专题片中歼16飞行员的说法,“我们让他们震撼了”,而且专题片通篇都在讲歼16,那么很可能是电石榴搭配常规石榴一起干的,不然靠预警机或地面雷达取胜也不至于让人震撼。
不过,这也可能是一个误会,专题片透露的信息实在不多,也许受访飞行员当时驾驶的并不是歼16。毕竟在央视之前的新闻里,有明确的歼20击败歼16的报道。
本僧没记错的话,在所有关于歼20对抗训练的新闻里,只有歼16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对手,歼10、歼11面对歼20几乎都是一边倒的碾压。在央视《正午国防军事》栏目的一次报道中,歼16冲到了歼20面前,两机脸贴脸相互发射了导弹,颇有一丝旗鼓相当的味道。
歼16凭啥能成为歼20的对手?答案只能是歼16的电子系统。实际上,歼16面对歼20之外的其他战机时,绝对也算空中一霸。
据某军事杂志报道,2019年中巴两国“雄鹰-VIII”联合训练演习,红方仅使用5架歼16战机就击落了蓝方51架战机,包括14架歼10C、3架歼11B、1架歼11BS、11架枭龙、13架幻影V和9架F-7PG。
报道还提到:此次联训,验证了歼16与某型飞机的混编战术、歼16机载雷达对某型编队的截获分辨能力。
报道中那么多的“某某”咱就不管指谁了,看得出来,歼16的电子系统绝对不虚,专为电子战而生的歼16D电子战飞机(电石榴)只会青出于蓝。关于这点,还有一个佐证,2017年7月30日5架歼16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央视解说词提到该机型“大幅提升了电子战能力”。
其实,电子系统因为有较高的保密程度和不太直观的性能参数,我们外行很难比较孰优孰劣,毕竟雷达无法像发动机那样用旱地拔葱来直观展现性能。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另找一个奇怪的角度来观察比较。
炸弹卡车
我们在谈论海军的时候,经常拿“吨位”来比较军舰,因为越大的船能装的东西越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这个前提很重要),更大的体积和重量往往意味着更强的性能。
但是我们在聊空军的时候,却很少关注飞机重量。其实,和军舰同样的逻辑,如果不考虑机动性和反射截面的话,飞机越大,携带的装备通常性能越强。
啥也不说了,看图。
歼20和歼16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歼10在两位大哥面前显得格外小巧。
论块头大小,就看空重、长度、载弹量。
歼20:17吨、21.2米、弹仓空间有限。
歼16:17.7吨、21.9米、12吨。
光看这些硬性条件,歼20也只能找歼16当对手了,这哥俩可以带着弹药飞几千公里,滞空时间相当离谱,有足够的耐心兜圈子寻找有利时机。要知道,前几年咱们六爷(轰6)的载弹量也只有9吨而已!
于是,军迷又给歼16封了一个新绰号:炸弹卡车。
大块头的歼16可不仅仅只是扔炸弹而已,雷达的体积和功率也不是一般小飞机能比的,TR组件数量很可能是世界之最。就算咱雷达技术差一点,也能靠组件数量来弥补性能,更何况咱雷达水平还不算弱,因此外界称其最大的特点是“远距离超视距打击能力”。
反正歼16力气大,配的装备可以不那么在意重量,更多的是考虑性能。正因为歼16有充足的载荷,而且完全不在意外形变化对隐身性能的破坏,可以进行各种魔改,因此,电石榴应运而生。
电石榴
预警机对于空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可以全场监视,还有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它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庞大的雷达,这固然好,但大也有大的烦恼,大雷达会导致飞机的机动性变差,不得不远远跟在后面。
作为战场监视,远远跟着当然完全没问题,但电子对抗这事儿,往往是一寸近一寸强,因为电磁波强度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
那么问题来了,能不能适当减小雷达体积,牺牲一些雷达性能换回机动性,从而让电子战飞机像战斗机一样靠近战场?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难度有点大。这么说吧,在歼16D亮相之前,世界上只有一款现役电子战机,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国EA-18G咆哮者。这家伙是以F18超级大黄蜂为基础改装的。
各位,F18是何许人也?妥妥的美帝海军绝对主力战斗机,可以甩开膀子冲进战团贴身肉搏的。把这么一个能近战的哥们儿变成低配版预警机,相当于一位具备法师技能的战士,玩过游戏的朋友肯定知道有多爽。
瞧瞧,这么点大的电子吊舱,就可以压制地面雷达,实施全频段通信干扰同时不耽误自己监听对方,指挥己方编队作战,功能数不胜数!关键时刻咆哮者还能携带空空导弹自卫,甩掉副油箱后,空战能力也不俗,平时并不需要同伴分心保护。
EA-18G咆哮者,虽然媒体关注不多,名气不大,但实际上早就是美军空战的关键节点,甚至是空战的开路先锋。翻开美帝的战争记录,从海湾战争开始算,电子战机在历次战斗中的功绩远在隐身飞机之上。
美帝是深知电子战重要性的,所以F35在设计之初也包含了这种思想,F35可以通过联网组成一个信息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充当预警机使用。人们只关注F35的隐身、速度、机动性啥的,其实信息化才是这家伙真正的拿手戏。
啥也不说了,该摸着美帝过河了。
如图所示,从外形上看,歼-16D电子战飞机的机翼下面挂载了4个大型电子吊舱,翼尖也挂载了小型吊舱,除此之外,还有多余挂点可以挂载导弹和副油箱,“炸弹卡车”名副其实。另外,机头雷达罩明显缩短,红外搜索系统和航炮全部拆除,这显然是腾出空间用来安装电子战相关的运算处理设备。
具体的参数咱肯定不知道,还是那句话,雷达和通信的保密程度仅次于核武器,谁要是削尖脑袋往里打听,八成就是行走的“五十万”。(“通信”指的不仅仅是打电话,可以理解为基于无线电技术的整套指挥体系。)
注意,下面本僧引用的是外媒说法:
“歼16加强了电子性能,可以担任小型空中预警机,具有空战管制能力,可以指挥一小队战机(10-15架)接战。”“长机会自动数据链结僚机,且可自动分配目标或由后座武器官手动分配,僚机可在完全不开雷达情况下进行隐密攻击。”“电子吊舱可具备主被动电子反制功能,能使用“交叉注视”型欺骗干扰对抗来袭的先进空空导弹。”
综上所述,咱们可以大致来捋一捋歼16的战斗过程。
1.预警机发现敌方机群。
2.电子干扰机在远距离开启电子干扰。
3.歼20潜出偷袭敌方预警机,暗剑无人机随同配合。
4.歼16D电子战机前出电子压制,歼16随后压阵,担任主攻任务(因为载弹量多)。
5.待敌方预警机被击落后,敌方五代机不得不自行开雷达,从而增加暴露风险,歼16机群可趁机发起总攻。
6.歼16利用载弹量和航程优势,可实施超视距攻击,同时歼16D压制敌方雷达,破坏敌方通信,协助己方导弹追击目标。
7.在防守方面,歼16D可干扰来袭导弹,提高己方战机对导弹的逃逸率。
8.万一己方预警机遭遇不测,歼16可充当小型预警机,接替指挥,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至于被一面倒屠杀。
9.空战细节颇多,暂不细数。
10.空战结束后,歼16机群可顺势长途奔袭,携带普通反舰导弹,直奔敌方普通水面舰艇。
11.掌握制空权后,轰6K可携带超大型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超大型水面舰艇。
这么一套流程,加一块能不能比六代机更香?
既然说到了六爷(轰6K),我得单独起一段,稍微细化一下这个环节。
南海对峙花絮:六爷还是六爷
一条新鲜出锅的新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央视报道大致如下:轰6K到达预定空域后,发现几艘外国船只,于是超低空突防靠近,并操作设备取证,最后成功驱离外国船只。
信息不够,本僧再凑一些。
时代楷模并不是一个非常罕见的荣誉称号,每年都有,比如,2022年11月授予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2021年12月28日授予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2021年02月03日授予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光这一点不足以说明问题。
从国防部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这支部队荣立过“集体一等功”。和平年代的一等功是什么概念,军迷们心里都有数吧?必然是完成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任务。
从新华社同时发表的《向着新的胜利,奋飞——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锻造空中铁拳纪事》中看到,这支部队“2015年8月,改装轰-6K后飞越巴士海峡;2016年7月,赴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巡航;2017年12月,与歼击机、侦察机等成体系飞越对马海峡;2018年5月,完成夜间绕飞台岛巡航”。同志们注意啊!这里有一个2016年7月,还记得那会儿南海发生的事情吧?
基于此,大伙都在怀疑,六爷曾经在南海干翻了一艘航母。
“操作设备取证”极不可能是照相,不然这说词未免也太诡异了,而且照相的距离非常近,就算美帝预警机是瞎子,也不至于轰炸机到了跟前都没反应。
但如果我方对敌方预警雷达实施了强力电磁压制,轰6在卫星引导下,从防空薄弱方向超低空突防,那还是有可能冲到反舰导弹射程内的。一旦轰6突进到足够距离(400公里~500公里),迅速拉起发射导弹,导弹就可在数据链引导下飞向目标,甚至不需要轰6自己开火控雷达。
反过来说,如果轰6开火控雷达锁定航母,那么敌舰队必然在第一时间就会做出反应,驱逐舰马上发射防空导弹攻击轰6。简单的数学题来了,驱逐舰比航母更接近轰6,防空导弹比反舰导弹速度更快,那么谁先遭到攻击就一目了然了。
综上所述,本僧推测,轰6K极有可能在体系支撑下完成了一次对美帝航母的模拟攻击,一次悄无声息的攻击,而且按演习规则应判定为重创或击沉。从公开的视频看,偌大的轰炸机紧贴着海面飞行,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超低空突防。
可惜,轰6完成模拟攻击后,美帝可能仍未发现状况,不然F18早就过来拦截了。于是,六爷不得不“操作设备”打开火控雷达,告诉美帝咱已经干完活了。这样双方对过眼,事情就算确认了,完成了“取证”。事后,美帝航母悄然撤离,当时双方啥话也没说。
这种大活,只有六爷带着那几枚专为航母量身打造的超大型反舰导弹才有可能完成。大家不要惦记轰20了,六爷永远是六爷。
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六爷,也不是反航母,话题点到为止,改天有机会再细说。
不要迷信单一武器(除了核武器)
网上有很多将歼20全能化的观点,拼命证明歼20可以外挂对地武器,一个人就可以把所有的活全干了。
好家伙,歼20为隐身花了那么大代价,好不容易把武器全塞进肚子里,这下倒好,翅膀上武器一挂,隐身全毁。
挂载副油箱长途奔袭的歼20,接近目标区域后抛掉油箱即可恢复隐身
打仗不是比赛绣花,看谁花样多。一个特种兵狙击手,完成狙杀任务之后,就应该继续躲在暗处监视全场,狙杀那些可能出现的高价值目标,而不是甩开膀子冲进战团和重装步兵一起平推。
歼20就是一名负责踹门、戳眼的特种兵,歼16才是负责洗地的劳模,扔炸弹的工作当然应该找炸弹卡车啊!
很多吃瓜群众总是痴迷于隐身飞机,殊不知,隐身一旦被破了,那些为了隐身而牺牲掉的其他性能瞬间就会成为短板。
举个例子。F22和F35为了不破坏隐身性能,平时把格斗弹藏在弹舱内,而格斗弹是怎么工作的呢?发射前先通电,让导弹上的红外导引头开始搜索目标,导弹在挂架上锁定目标后,才会发射。不然的话,先把格斗导弹打出去,再让红外导引头去锁定目标,那大概率是会丢失目标的。
所以,F35近战时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你能很快抓住目标,那么“开舱—发射—关舱”整个过程也就三五秒,问题倒也不算大,顶多就是在对方雷达上暴露几秒。可万一你没有在短时间内抓住目标,格斗弹就不得不长时间露在外面,那么不但隐身性荡然无存,还增加了飞行阻力,机动性也会大打折扣。
可能美帝在一开始就没想到自己的隐身飞机会遭遇近战,所以没太在意这些细节。相比来说,咱们的歼20就考虑得更周到了,格斗弹可以从弹仓伸到外面架着,一看就知道在设计时就认真考虑了近战,就是不知道打算找谁去贴身肉搏。
扯远了。
每一件武器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体系化的核心思想就是规避短处、发挥长处,而不是找一件全能武器亮瞎全场。
退一步说,就算你想亮瞎全场,那也得有这实力。就目前台面上正在趟路的几种六代机思路:太空战机、高超音速、空中航母、智能战机、忠诚僚机(详见《六代机候选:智能无人机》),看起来也不像有一举定乾坤的能力。虽说现在很流行武器装备无人化、智能化,但在工业强国面前,你也不敢全部押宝无人机,不然吃一发电磁脉冲弹就只能投降了。
从各种官方信息看,被称为“空战三剑客”的歼20、歼16、歼10C,应该是未来我国空军的主力装备(不包括海军)。
按照外界猜测,歼20装备数量大约200架,歼16和歼10C大约300架,而且三款机型的生产线还在加班加点,足见空军对三剑客的钟爱,这也直接证明了未来不会走“歼20全能化”的路线。
美帝原先打算走全能化路子的F35,并没有完全达到空军和海军的预期,最近几年反思也挺多。(这个话题参见前文《矛与盾》。)
反正一句话,不要指望单一武器包打天下,除了核武器。
顺带说个题外话,战略核武器,几乎是唯一不依赖体系作战的武器,这倒不是说技术做不到,而是核武器的使用逻辑决定的。你想想,轮到这种大杀器出马的时候,得是什么光景了?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保持独立作战能力的核武器才真正具备威慑力,才能保障世界和平!
极限与和平
如果让今天的美国和十年前的美国打一仗,结局如何?很可能是胜负难料!也就是说,美帝的军事科技在最近十年并没有跨越式发展,何故?
你可以找到一大堆美国自身的问题,经济停滞、社会撕裂、脱实向虚等等,但依我看,最大的原因是,在当前的科学理论框架内,人类剩余的技术潜力不如以前那么充足了。
其实这事在核武器方面已经有些苗头了,因为五大流氓谁也没能力完全拿捏别家的核武器,最终形成了威慑平衡,谁也不敢向对方直接动手。
同理,随着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也许有一天,大家所有的军事科技都趋于相同,以至于大家都明白谁都打不输、谁也打不赢,那么世界和平也就不远了。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