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饮料的都知道,这东东的主要成本不是技术+生产,而是渠道和营销
【本文来自《我们产业怕的不是制裁,怕的是倾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闭嘴使人睿智
- 是否倾销,标准确实要看成本,我说全球统一价也内含这个意思,毕竟全球统一价格不会低于成本,否者无钱可赚,等同于商业自杀。但我也要指出,很多外国商品在中国很便宜,市场占有率很高不是人家故意低价,而是别人有技术优势。说一个很多人察觉不到的点,可口可乐公司的碳酸饮品在中国卖3块,几乎20年没涨过价,但仍然有不错的利润,可这个价格国产厂商是要亏本的,这也导致了天府可乐、非常可乐等国产饮料根本竞争不过,这是生产技术的差异导致的。所以尽管碳酸饮品市场几乎被外国品牌垄断,但我们却不能说人家是倾销。同样的道理,外国品牌依靠自身供应链管理优势和生产技术优势形成了价格优势,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倾销,毕竟我们不是小农经济国家了,我们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未来在于市场竞争不是市场保护。
首先,自主品牌碳酸饮料干不过美国的可口+百事,原因绝不是成本+技术,而是营销,包括产品定位、渠道建设、品牌宣传等,非常可乐曾经依靠打中国牌获得不错的市占率,但仅靠所谓“中国人的可乐”还是干不过全面本土化的可口可乐。另外,做过饮料的都知道,这东东的主要成本不是技术+生产,而是渠道和营销。还有,可口可乐为何不涨价(其实已经涨了几个价),看看近几年碳酸饮料的市占率,已经不到20%了。
其次,老外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有几个便宜的(即使他们能将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农产品算一个,因为美国政府大量补贴农民。挣中国人的钱,老外可是一点不手软。
最后,老外绝对不是慈善家,但绝对是优秀的演员,他们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提倡所谓看不见的手、所谓全球化、所谓契约精神,看看现在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些做到了,到了现在还在谈所谓市场经济,骗鬼去吧。
作为中国人,一切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洋人们的谎话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