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在他这九首歌里

500

华语乐坛曾经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小老头——

他被称作“词坛泰斗”,却常被小粉丝说“您真像一个瓷娃娃”;他写过的歌比起“宫廷玉液酒”的传唱程度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总爱写一些轻松愉快、和年龄相差巨大的歌,比如那首他在61岁时写的《大风车》,就连他自己也笑道:“没人会相信这首歌是个老头子写的。”

500

这个幽默风趣的小老头就是乔羽。

可能有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他的作品却几乎首首经典,陪伴着好几代人度过了童年、青春、中年、甚至老年,可以说,他写过的歌里,藏着四代中国人的一生。

去年的6月20日,乔老爷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依然能从他的歌词里收获无数经久不衰的回忆和感动。

500

一个充满童心的小老头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 地好看,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

500

大风车音乐:巧乐兹儿 - 儿歌大全

这首创作于1997年的歌曲称得上是我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旋律,因为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少儿频道,有时候偷偷看到电视机发热,还会手动给电视机降温。

因为歌词很简单,即便小时候没认得几个字,唱起来也毫不费力,没听几遍就会唱了,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很难不被这首歌轻松快乐的氛围感染。

鞠萍姐姐把这首歌称作“儿歌范本”,她说儿童歌曲就要像乔羽老师写《大风车》,四句话或者八句话,小孩都记得住;金龟子姐姐也曾提到,自己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就喜欢得不得了。

500

时隔这么多年,再次听到这首歌的我,依然会想起当时偷偷看《大风车》时,突然听到门外妈妈回家的脚步声时的慌张,小时候的风车到现在还在吱哟哟地转。

而写出这首歌的时候,乔羽61岁,时间没有带走他的童心,反而年纪越大,这颗难得可贵的“童心”越来越闪耀。

2003年,他写下了我第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我敢打赌,没有哪个90后能顺利地读完这句话忍住不唱!

500

少年英雄小哪吒音乐:杨采钰 - 儿歌精选

依旧是简单上口的歌词,把这个存在于中国古神话里几句反叛精神的形象勾勒得多了几分可爱,刚好符合孩子们对于哪吒的认知——一个勇敢机智、敢于和妖魔鬼怪作斗争的正义使者。

把一个颇具厚度的形象简化成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更像是孩子们身边的一个朋友,并且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歌词里写道“他的个头和我一般高”“他的年纪和我一般大”,有时聪明,有时犯傻,有时努力,有时贪玩,这么想想,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勇敢的小哪吒。

500

说出来也不怕丢人,谁小时候没有拿着呼啦圈和围巾扮过哪吒呢…

随着年龄的成长,哪吒的形象也不再囿于歌词里简单的描述,我们逐渐理解了一个更深刻的哪吒,但在这解读之外,这几个魔性且洗脑的“是他、是他、就是他”依旧是刻在我们DNA上的梗。

不过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吗?

Nononono!乔羽老爷28岁那年写的歌依然承包了我们的童年。

这回不用偷偷看电视也能学到乔爷爷写的歌了,因为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出现在了我小学语文课本上。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500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追寻红色的足迹

这首歌的年纪可能比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大,它是1955年的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所以,这不仅是我们的童年,还是我们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的童年。

在写这首歌的时候,乔羽坐在办公室里憋了好几天,一个字也没写出来,直到他去北海公园玩,看着身边一群少先队员划着桨从他们身边经过,欢声笑语,此情此景下,他立刻上岸动笔,坐在公园里就写完了歌词。

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白塔,船儿飘荡在水中,迎面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一句接着一句的白描,我仿佛看到了乔羽灵感迸发的那一瞬间所看到的画面。

500

这首歌词能够选入语文课本,正是说明了它不管从歌词的角度还是诗歌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篇经典之作,乔羽自己也说过,要是再让他写一首类似的歌,绝对超越不了这首。

而这首歌,将陪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长大。

500

一位朴实的作词者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500

我的祖国音乐:彭丽媛 - 艺术歌曲

每次唱起这首歌,我心中的感动和澎湃油然而生,除了国歌,这应该是最具情怀的一首爱国歌曲。

时代命题和其他主题的作词不太一样,需要更大的格局和更广的共情,但格局大了容易空洞,共情多了又显得小家子气,这之间的“度”很难把控。

500

从作词上来看,乔羽没有把格局拔高,反而从一条大河开始写,他认为,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有河的地方,是家,有家的地方,是国。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首歌写的是人民最朴素的爱,而不是什么政治思想觉悟,我们的爱顺着这条大河一直流淌,汇聚成浓烈的爱国情。

这首作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的歌,就这样成为了代代相传的经典。

500

其实这首歌最开始有另一个版本,是由林彬、曹辛、沙蒙合写的《我的祖国》:“祖国啊,我的母亲,你的儿女,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作曲家刘炽说却觉得头疼,读了几遍也找不到调,于是找了乔羽,这才拿到满意的歌词,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分析人们当时最喜欢的十首歌曲的旋律,还在门上贴了一个“刘炽死了”的条子。

最终,他终于捕捉到了最合适的旋律,这才有了现在的这首《我的祖国》。

另一首使得蒋大为老师“一曲成名”的《牡丹之歌》,这首歌则展现了乔羽作词的朴实和简练。

500

牡丹之歌音乐:蒋大为 - 蒋大为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1980年,电影《红牡丹》的导演邀请乔羽为这部影片写一首主题曲,按照导演的要求,乔羽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写出了歌词。

500

其实有很多赏析这首歌词的评价,说这首歌词体现了牡丹的品格,借物喻人,颂扬了人不惧黑暗的美好精神,对于这些评价我不置可否,不过总有人不太喜欢做这样的阅读理解。

在我看来,乔爷爷在写的时候应该也没有想那么多,他曾说过:“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

而这首歌,正是这句话的最佳范例。

500

对牡丹的赞赏就写“百花丛中最鲜艳”,为牡丹的争辩就写“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不堆砌什么华丽的辞藻,仅用最质朴的大白话就把想表达的东西写了出来,这就是直给的魅力。

在当下这个写歌词越来越云里雾里的时代,“说人话”反而是难得的优良品质。

正如乔羽说的那样: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作为乔羽所有的歌词创作中耗时最长的一首——从灵感出现到完成,跨越了20余年,毛阿敏演唱的《思念》被《歌曲》杂志选入了“1988年全国十大金曲”。

“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只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故事要从一个偶然的瞬间说起,乔羽独自在家里,一只蝴蝶从窗外飞他的卧室,盘旋一圈后又飞了出去,这一幕刚好被他捕捉到,于是就有了这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窗口”。

这首歌曲可以理解成爱情,也可以理解成友情,但不变的是歌曲中微妙复杂的情愫,它无需被定义。

我不禁想到乔羽曾说过的这句话:“我觉得好玩,就写,觉得没意思的东西,我才不硬着头皮着呢!”

也许正因为从不瞎编乱造,写一些莫须有的、虚的东西,他才能做到每一首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典。

500

一个平平无奇的“神曲”制造机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500

夕阳红音乐:佟铁鑫 - 放歌中国 第10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歌一共就这几句歌词。

1993年,央视准备推出一档名叫《夕阳红》的栏目,缺一首主题歌,在当时,给电影、电视剧写主题歌很普遍,但是给电视栏目写主题歌就比较少见,并且还有个很严格的要求——时长必须在1分钟以内

500

这可就有点难为人,众所周知,题目越短越难做,歌词越短越难写,想在短短一分钟里做出一篇命题歌词,就是难上加难。

不过乔羽似乎没有什么创作瓶颈,没多久就交了稿,当作曲家张丕基听到电话那头的歌词时,立刻就来了创作灵感,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谱曲

这首歌虽然是以老年人为主题,却并没有什么垂垂老矣的哀叹,反而充满温馨和美好。

后来,“夕阳红”也就成为了老年人们最贴切的代名词。

不过我更在意的是这首人人都会唱的《爱我中华》,小时候真的搞不明白到底是“五十六个星座”还是“五十六个民族”?

500

爱我中华音乐:宋祖英 - 海姑娘

于是我查了一番资料,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500

2003年新华出版社 乔羽 诗词集

这是乔羽的诗词集里的原文,很明显,是“五十六个星座”

其实这首歌原本是为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创作的主题曲,因为是在广西举行,歌词就得有广西的风格,但又不能全部是广西的风格,所以后面那段“赛洛塞洛塞洛塞”就很有云南山歌的味道。

在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后,这首歌还被编进了初中生音乐教材,还搭载着嫦娥一号飞上了太空。

500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这首《难忘今宵》是每个人心中“封神”的一首歌,它的地位无需多言,从1984年起,每年的春晚都有它,整整38年,它已经从一首普通的歌曲演变成了春晚必备曲目,没有它,整场春晚似乎都不够完整。

而乔爷爷创作出这首歌,只用了两个小时。

500

难忘今宵音乐:李谷一 - 李谷一个人专辑

就是1984年那年春晚的排练现场,总导演突然觉得缺一首和晚会相映衬的歌,于是找到了乔羽,开口就是“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

这从天而降的任务让乔宇有点懵,一时间不知道这个“马上”指的是什么时候,结果导演就说:“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

可以说,这是一篇插着三个鸡毛的急稿了。乔羽没有办法,只能先让导演回去,说自己5点交稿,结果低头一看,已经三点了。

导演也没说具体要写什么内容,然后他也来不及问,就联想到当时的晚会、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场景,挥笔而就,这首传唱38年的作品就成了。

500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

在乔羽的创作生涯里,几乎没有什么沉重的作品,他的歌词和他的性格一样,真诚、活泼、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和观察。

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写的歌会继续陪伴着我们,一代代人长大又老去。就像他在《我们永远是孩子》里写的歌词一样——

”人间有我们的微笑,人类永远不会衰老。

  世上有我们的歌谣,世界永远不会衰老。“

500

2023年6月20日,乔羽老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完)

文中图片、视频来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