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恋歌》:拉祜族女人有规矩
《芦笙恋歌》是一部老电影,我起初是在央视电影频道看过一段,当时觉得不错,后来才在IPTV找到资源。
看完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少数民族爱情片。影片虽然是在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导演于彦夫也是执导《自有后来人》、《创业》这些主旋律电影的,但《芦笙恋歌》拍得很美,很感人。
大家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插曲《婚誓》:“阿哥阿妹的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即使没有看过电影,相信也能朗朗上口。清纯美丽的女主角娜娃和帅气健壮的扎妥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令人感动。这首《婚誓》也与拉祜族民歌有关。拉祜族是我国的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的歧视,也使得他们形成了反抗压迫的坚强性格。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对待拉祜族人民奸淫烧杀、蛮横掠夺,无所不为。每当谷子成熟时,总是被国民党匪军抢掠一空。拉祜族人民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但是他们反抗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一点没有削减。1947年8月15日,拉祜族人民根据传统的习俗,穿着美丽的衣服,载歌载舞地欢度节日。年轻的猎手扎妥在这天晚上向他爱慕着的姑娘娜娃表示了爱情。他们沉醉在甜蜜的初恋中。但这时候,国民党匪军却突然袭来,忍无可忍的拉祜族青年奋起抵抗,但土枪弓箭怎么能抵得住匪军的美式装备呢。青年们大多都被杀死了,寨子被烧了,拉祜人被赶进了原始森林。年轻的猎手扎妥也逃进了原始老林深处。
还有一首插曲,我不知道名字是什么,也听不清歌词,总之是娜娃半夜的时候在河边唱的。当时国民党军队攻入村中野蛮掠夺,扎妥带领的队伍被打散,扎妥生死不明,娜娃自己也被国民党军官俘获,面对敌人的施暴,娜娃骗军官说:“拉祜族女人的规矩,要花。”她骗军官到河边采花,借机把他推到河中方能脱身。娜娃在林中苦苦寻找却全无踪影。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河边轻声吟唱,动人心扉。
1949年,全国解放了。拉祜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在新中国科考队和解放军的帮助下,娜娃终于找到了扎妥,此时的郎君却成了一个“野人”。他怀着深深的仇恨,坚强地在森林里过了两年茹毛饮血的生活。陪伴他的,只有捡来的一只小熊。因为害怕眼前这支陌生的军队又是国民党老黄狗装扮的(拉祜族的村子就是被国民党军队乔装攻破的),扎妥向人群射箭,甚至连娜娃也认不出来了。最终,扎妥被娜娃吹奏的芦笙恋歌唤醒,相爱多年的两人终于重聚。 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