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觉得这个豪华游轮的意义有多大
【本文由“易什么”推荐,来自《为什么中国首艘大型豪华邮轮爱达·魔都号的出坞,是一次辉煌的伟大胜利?》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影冬
笑死,这就是典型的一瓶水不想半瓶水哐当。
首先,目前全世界真正意义上的“邮轮”,只有玛丽皇后二号这一艘,其他的根本不是邮轮,只是有钱人的移动度假村罢了,最高航速均不足20节,结构强度也远远不能跟玛丽皇后二号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邮轮相提并论,也不存在什么高海况下的船体水型问题,因为别人就是看着气象云图慢慢划的,本质上就不能跑高速,对船体结构根本没什么很高要求,也不存在太高的技术含量。
玛丽皇后二号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邮轮,从外观上就跟这些大型移动度假村存在很明显的不同,倒是跟百年的泰坦尼克号这些跨洋班轮神似,因为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同类型船,要说欧洲在造船领域有什么积累的技术优势,也就是体现在这些船身上。
但是欧洲人掌握的所谓远洋班轮的技术优势,现在也快断档了,等玛丽女王二号退役之后,还有没有后继者都是问题。至于那些吨位巨大的龟速度假村,技术含量根本不值一提,只不过欧洲人仗着当年远洋渡轮时代的余威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看了半天,还是没觉得这个豪华游轮的意义有作者说的那么大。
单纯从产值上来说,我上网查了一下,2023年,全球豪华游轮交货量是19艘,总价值113.4亿美元。
C919面对的是未来几千亿接近上万亿美元的民航机市场,它的意义怎么超过C919?
如果从就业的角度说,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养活了少说上百万人吧,那假设这19艘豪华游轮都给我们造,能养活多少人?
从作用上说,它对国计民生的意义有大飞机大?大飞机是国家民用航空的必需品,2019年光中国的运客量就是13亿人次,而豪华游轮全世界一年的运客量才不到3000万人次,这个怎么比?
光从豪华游轮的制造上来说,每年一百多亿美元的市场,只能提供顶多十万人级别的就业,它的意义有那么大吗?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即使我国完全制造不了这个东西,只能从外国买,一年也就100亿美元顶天了(一年全球的购买量也就这些),是我国每年石油进口、芯片进口的几十分之一,就算外国向中国禁售这个东西,我们不买也就算了,这个东西在中国本来就属于极小众的市场,很多人根本没这种旅游休闲的习惯,不买也就不买了。
综上,如果作者觉得意义确实像你说的那么大,那至少这篇文章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