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天鹅阁

现在,随便哪家饭店,想中就中,想西就西,西也明确了:法式、德式、泰国、土耳其、……。过去,西餐馆是沪上独特的一路餐饮,主打沪派西餐。这是20-30年代后在上海流行起来的改良西餐,炸猪排、罗宋汤、沙拉是最有名的老三样。

说是改良,是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正宗西餐里的。有西餐的根,但长歪了。世上本没有西餐,这是中国人对法餐、德餐、俄餐的统称,英国餐、意大利餐、西班牙餐等其实并不在内,因为当年上海滩不流行这些东西。

法餐在欧洲上层中流行,传到中国不奇怪。德餐在整个中欧流行,在捷克也有德国炸猪蹄,传到中国也不奇怪。俄餐是白俄带来的。除了早餐的培根、香肠,英国餐连他们自己都嫌难吃。意大利餐是借道美国流行起来的,20-30年代还没有传到中国。西班牙餐的流行更加晚了,至今很多中国人说起西班牙餐来可能还是一脸茫然。

旧上海的西餐馆屈指可数,红房子、德大、蕾西,还有一个就是天鹅阁。红房子搬地方了,从陕西南路马勒别墅附近搬到淮海中路上了。德大也从中央商场那里搬到南京西路上了。蕾西没了,天鹅阁也没了。

天鹅阁原址在东湖路、襄阳路、淮海路的三角地尖尖上,小小的,不比“72家房客”大多少。有二层,但一层只有收银台和两条面对面的“火车椅”(就像火车硬座一样),窄小的楼梯通上二层,多几张桌椅,也不大。如果有十几二十个客人到来,绝对爆满。

历史、特色什么的就不重复了,网上都有。这里对我特别重要,是因为小时候老外公带我来过好几次。老外公在华山医院照相室工作,从事医学照相,拍了大量病例照片。现在好多医学教科书里可能就有他拍的病例照片。周末或者放假我常到老外公那里去玩,跟着他下班后从华山医院一路走回永嘉路文化广场那里的家,不算远,走路30-40分钟样子,从长乐路、东湖路走过来,总要经过天鹅阁,有时就停下来吃顿晚饭。记得有奶油浓汤(现在叫金必多汤,从capital soup音译过来,其实西餐里没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cream of mushroon soup)和奶油鸡丝面(很像lasagna,但用面条和鸡丝置换)。

老外公对我影响非常深,以前写过《外公的琴声》纪念他,天鹅阁对我有特殊意义。

但天鹅阁在拆迁中消失了。直到后来有心人在进贤路恢复了天鹅阁,但改名天鹅申阁。据说复原了全套菜单,很正宗的。

这次回上海,特别想“重访”天鹅阁。说是重访,也不是重访,因为这是易地重建的,除了名字和菜式,已经与老天鹅阁没关系了。但还是特别想去。正好有机会请朋友,就提议这个地方了。朋友们竟然都没有去过这个地方,那正好。上海现在好吃的地方太多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来不及,除非特别好,反复到同一个地方真没必要。

那就是天鹅申阁了。

预订还费了点小周折。网上查来的电话号码是老的,停用了。结果朋友灵机一动,上大众点评搜,找到了正确的号码。后来发现,这地方除非赶上节假日,平日中午人不算多。但是预定总是保险点。

进贤路不长,但这一带是上海“上只角”中的“上只角”。不是说这里的建筑有多豪华,而是这里具有老上海最深厚的底蕴,或者说霉气,就看你怎么看了。法租界梧桐树、华山路什么的不接地气,虹镇老街、方浜路太“地气以下”,就是巨鹿路、长乐路、进贤路这些地方最老上海,大概对标老北京的后海吧。

500

一出地铁站,就是国泰电影院。当年这是上海少有的夏天开冷气的地方,在这里吹着冷气看《地下游击队》是少有的享受。对了,当年闲得无事,会和小朋友大争一场:南京路大光明和淮海路国泰,哪个更高级。现在想想,都是小孩子太闲了。淮海路的梧桐树还是那样茂盛,但交通清净多了。当年26路几乎头接尾巴,一辆接一辆,街上人也是熙熙攘攘。现在可去的地方太多了,买东西都不用上街,看电影更是情侣专供,普通人谁还来淮海路?呃,地铁站前停着一辆警车,好像没特别的任务,不知道在干什么

500

一转弯,马上就到兰心大剧院,现在都恢复老名字了,当年都改了很革命的名字,忘记叫什么了。这里前后有锦江饭店和锦江俱乐部,和争论大光明vs国泰一样,那时也喜欢争论国际饭店和锦江饭店哪个更高级。切,和我们有关系吗?锦江俱乐部据说级别更高,毛泽东住过的地方,那时高墙深院,房子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500

巨鹿路,很普通、很上海的一条老街

500

剥去光怪陆离,剥去前卫和伪古董,这才是真正的老上海,安静,亲和,在飞速变化的世界里努力保持镇定,又在豪华、显赫的邻居中有点揣揣不安

500

平淡无奇的街面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天外来物”,别管那Franks Store,说不出花格面砖立面是原来的,还是新装修的。估计是复原老的,这样的花式太复古了,还真是20-30年代的欧式,现在的施工队想不出来

500

探头往弄堂里张望,都是满满的回忆。真正的老上海就是住在这样的地方

500

没有显赫,不算舒适,但这是家啊。有家的地方,就有温馨,就创造回忆

500

500

500

500

一拐,就是进贤路了。显得破旧的沿街房子里,开出一些很新潮的小店

500

天鹅申阁到了。必须说,新老板很用心,特意在这样一个很上海的地方,复建了一个很上海的回忆。要是天鹅申阁开到哪个光鲜亮丽的玻璃盒子大厦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500

来早了,没什么人。嗯,比原来大多了,也气派多了

500

有一些小包间,稍微私密一些,但并不隔离

500

啊,这是我们的地方

500

半开放的包间之间用窗台和插花分隔,很用心

500

500

500

大厅也没多大,要是喜欢这样的氛围,这是不错的地方

500

出来后,朋友意犹未尽,到路边一个咖啡馆再坐了一会儿

都吃了些什么?咳,现在去饭店,有多少人是奔着那一口啊?还不是为了氛围和朋友。对了,也为了我的回忆。没有叫老三样,或许应该叫上。总的来说,菜式有点失望,这里的炸猪蹄不及申德勒加油站的,亏待朋友了,下次补吧。听说朝鲜饭店不错,还可以看阿里郎。

全部专栏